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如获至宝,问明没有别的东西,即带到楼下,同前来搜查的人详细检阅,发现有应桂馨与赵秉钧、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往来密电本及函电多件。电报多用隐语或别号,破解颇为费劲,经过几小时的努力终于找到了重要证据。
正当搜查人员准备离开应宅时,有一人忽然向被软禁在厢房的来客高声问道:〃谁是武士英?他在这里吗?〃他本来是随便说说,姑妄试之,以为武士英必不在应宅,即使在也不会承认。岂料刚刚问完,就有一个矮子急急站起来承认道:〃我就是武士英,有什么吗?〃搜查人员不由分说,立即将他拘捕,押进法捕房。后来据两位四川学生辨认,果然是武士英。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也算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上海,接到孙文查获凶手的…
搜查出的函电同宋案有关的有:
2月2日应桂馨致程经世转赵秉钧电云:〃孙、黄、黎、宋运动极烈……民党急主举宋任总理……已向日本购孙、黄、宋劣史……警厅供抄宋犯骗案刑事提票用照片辑印十万册,拟从横滨发行……内外多事,倘选举扰攘,国随以亡,补救已迟,及今千钧一发,急宜图维。〃
4日洪述祖致应函:〃冬电(2日)到赵处,即交兄(洪自称)手,面呈总统,阅后色颇喜,说弟颇有本事,既有把握,即望进行云云。兄又略提款事,渠说将宋骗案情及照出之提票式寄来,以为征信。〃
8日洪致应函:〃日内宋辈有无觅处,中央对皮颇注意也。〃
……
3月13日洪致应电:〃蒸电(10日)已交财政长核办,债止六厘,恐折扣大,通不过。毁宋酬勋位,相度机宜,妥筹办理。〃
同日应致洪函:〃……读之即知其近来之势力及趋向所在矣……事关大计,欲为釜底抽薪法。若不去宋,非特生出无穷是非,恐大局必为扰乱。〃
14日应致洪电:〃梁山匪魁顷又四出扰乱,危险实甚,已发紧急命令,设法剿捕,乞转呈,候示。〃
18日洪复应电:〃寒电(14日)应即照办……〃
19日洪电应:〃事速进行。〃
20日夜2点(21日凌晨2点)即宋被刺后,应致洪电:〃22时40分钟(按:即20日晚10时40分,宋被刺时间),所发急令已达到请先呈报。〃
21日应致洪电:〃匪魁已灭,我军一无伤亡,堪慰,望转呈。〃
这些确凿无疑的证据证实,谋杀宋教仁的主谋者不是别人,就是堂堂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和国务总理赵秉钧,同谋犯是洪述祖,具体指挥者是应桂馨,凶手为武士英。当时黄兴满腔悲愤,奋笔书写了一副挽宋教仁的对联,揭露袁世凯杀人,联为:〃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
3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当晚即到黄兴寓所,并召集陈其美、居正、戴季陶等人商讨对策。
孙中山说:〃钝初死谜已经揭开,主凶袁世凯已丧失国民人心。我们应该联日速战,万不可坐失良机!〃
〃先生说得对,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陈其美、戴季陶道。
〃我不这样认为。〃黄兴说,〃人已死了,再哭也迟了,再追也无济于事。现形势刚安定,重起战事,百姓遭殃。我认为诉之法律解决为宜,民国初建,应该冷处理,不该热处理。〃
〃黄兄,〃戴季陶激动地站起来,〃依你这样说,袁大头杀人不是什么大事。他有预谋,今天杀宋,明天可能就轮到你和我了。看不到这一点,我们就要成为历史的罪人。〃
〃季陶,你不要太激动。南方武力不足以战,现在人心已散,如发难,则必南方大局混乱,不可收拾。再说武力倒袁,也会被人们认为是我们国民党的偏见。〃黄兴道。
〃那杀人就随便杀了。〃戴季陶反驳道。
二人唇枪舌剑一阵子,没有结果。
接着孙中山又劝说黄兴:〃我们当初联袁统一,是有原则性的,关键是拥护共和制。如果他不坚持这个原则,先斩拥护共和制的人,我们就不能熟视无睹了!〃
黄兴不以为然地说:〃民国为重,大局为重,人心思安,人心思定。有人说我把袁的亲信赵秉钧也拉入国民党,我也是出于大局,决无私心。〃
此时,两位领袖,亦称生死之交,意见迥然不同。孙中山隐隐感觉到:连我们自己的意见都相差甚远,还怎么能团结对敌呢?考虑到再争论下去,必伤战友感情,于是他便决定按黄兴的意见组织特别法庭处理宋案。最后宣布散会。
上海,接到孙文查获凶手的…
讨袁战争讲究时机,时机一过,岂有不失败之理!为此,孙中山心里好痛苦啊!革命几十年来,人心不齐,始终制约着他。眼看辛亥革命之果被袁摘取、践踏,他心里阵阵不安起来。他本来对袁寄予较大的希望,可是血案铁证如山,使他清醒了!可是当他清醒的时候,他的伙伴却还睡着……
再说对目前这个残局,他有责任,难道这历史责任完全要他一个人承担吗?此时,他心里又涌起难以言状的痛苦来……他只好等待,等待黄兴的觉悟,因为他手中握有军权,可时间不等人啊!
无可奈何间,只好再与袁世凯周旋。当夜,他披衣坐起,致书袁世凯,陈述宋案,希望决定联日方针。同时另电北京参议院,国务院各省议会、都督,呼吁共同致力于联日倒袁方针。
3月27日,黄兴致电北京梁士诒,有对袁不咎既往、与其妥协之意,以求善策,但梁竟拒不回电。黄兴电云:〃宋案连日经英廨审讯,闻发现证据甚多,外间疑团,实非无因。兴以钝初已死,不可复救,而民国根基未固,美国又将承认,甚不愿此事传播扩大,使外交横生障碍。日来正为钝初谋置身后事宜,亟思一面维持,而措词匪易,其苦更甚于昔者。公有何法解之?请密示。〃
宋教仁被刺真相大白后,《民立报》连日发表抨击袁世凯文章与消息,揭露袁的野心,人心激昂……
3月27日,上海六万人集会,揭露袁世凯暗杀宋教仁的政治阴谋和违法借款的行径,要求袁世凯辞职,并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
4月13日,国民党上海交通部为宋教仁举行追悼会,陈其美于张园主祭。居正、徐天福、于右任、黄郛、沈漫云等相继致悼词。孙中山、黄兴因故未至。孙中山以马君武出席,力主严究宋案主谋。
26日,孙中山再三做黄兴的工作,在证据确凿面前,联名通电全国,提出严究宋案主谋。电云:
宋案移交内地以后,经苏程都督和民政长会同检查,证据完毕。有关于应夔丞、洪述祖、赵总理往来函电,已于有日(25日)摘要报告中央,并通电各省都督在案。此案关系重大,为中外人士所注目。一月以来,探询究竟者,无时不有。今幸发表大略,望即就近向都督府取阅原电。诸公有巩固民国、维持人道之责任,想必能严究主谋,同伸公愤也。特此奉闻。孙文,黄兴,宥。
这封电报,已经是孙、黄二位先生对袁氏展开不妥协斗争的开始,只是尚未明言讨袁而已。
同日黄兴又发电报致袁氏等,公开反对袁世凯擅自与五国银行团订立善后大借款协定,力持尊重约法,尊重国会,不经国会批准,大小借款均不得进行。他批评袁无视国会的存在。
27日,孙中山向五国银行集团声明,袁世凯属非法借款,中国人民绝对不予承认。同日,国民党籍众议员联名弹劾袁世凯,弹劾理由即为在借款事上蔑视国会。
同时众议院开会,退回袁世凯大借款咨文。参议院开会时,因进步党议员逃席,无法表决。
27日,吴景濂等七十二名前参议院议员发表否认汤化龙等伪造前参议院曾通过大借款通电。
参议院议长张继、副议长王正廷,反对袁世凯大借款,并质问袁世凯。通电痛斥袁氏祸国殃民,蹂躏国会。国民党和袁世凯的合法斗争已经拉开战幕,但尚未提出推倒袁政府的要求。
28日,中国新闻界致书五国银行,略谓:〃此次借款,未经国会通过,又未交国会审议,以数人私意,竟行签约,违法莫此为甚。现敝国人民痛愤已极。不特于敝国内政,激起动摇,即贵国资本前途,亦将陷于危险,万望暂缓支款,俟敝国临时政府,按照约法提交国会通过后,方生效力。〃
接着,新闻界也投入了反对袁世凯践踏国会的斗争。袁氏暗杀宋教仁,毒死沈秉堃、林述庆,是暗杀吴禄贞的继续。此时又公开践踏国会,实行专断独裁,是他和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公开反目的开始。此后,反袁倒袁声浪,一浪高于一浪。
自4月中旬起,国民党中的一些激烈分子就在公开场合演说或在报章上著文猛烈抨击袁世凯,宣言将其打倒。在4月13日国民党上海交通部为宋教仁召开的二万多人参加的追悼大会上,共同宣言:北京政府为〃专制政府〃,〃强盗政府〃,〃杀人机关〃,〃吾人须预备对付之方法,对付不了,则推倒之。不胜,则继之以血战〃。潘仲荫大呼:〃杀宋先生者非他,袁世凯是也。吾人继宋先生未竟之志,第一当不承认袁世凯为总统。〃陆颂桔说:〃主犯并无别人,必是要想做皇帝的那一个人。〃黄郛讲:〃杀宋者袁,破坏民国者亦袁。〃袁有做皇帝之心,〃故非推倒袁氏不可〃。戴季陶在《民权报》著文,历数袁氏武昌起义后之罪恶,论证其实为〃民贼〃,呼吁将其除去。刺宋证据公布以后,更有一些人公开斥骂北京政府为〃杀人之政府〃,〃背叛民国之政府〃,号召大家〃亟起推翻此杀人之民贼〃。双方的斗争越来越趋于公开化。袁的御用报纸登出〃伟人造反〃的特大新闻,国民党报纸用〃总统杀人〃予以有力还击。有的刊物万分愤怒地写道:〃以堂堂民国之大总统、国务总理,而行此狠心辣手之暗杀,是则古今中外所未闻,而为人神所共愤,天地所不容者。夫袁、赵之杀宋,志不仅在杀宋也,所以去平民政治与政党内阁之主张者,藉以放胆厉行专制,为变更国体之张本也。〃一针见血地揭穿了袁的反革命阴谋。
丑事败露,主谋袁世凯辣手…
北京,铁狮子胡同。
袁世凯正做着复辟皇帝的美梦,不过这美梦并不像他自己想象的那样顺。他如走钢丝,每一步不慎,都将身败名裂。作为刺宋血案的主谋,他本想借刀杀人,神不知,鬼不觉。谁知人家也不糊涂,根子追来追去,竟追到了自己头上,倒霉!真相大白,铁证如山,新闻已经披露出来,使他好被动!一连多日,睡不好吃不好。一想到此事难脱罪责,心里上火,牙也就格外疼起来,腮部红肿得足有馒头高。
当初,袁世凯得悉宋教仁被刺,佯装十分惊讶的样子,当即电令江苏都督程德全、民政部长应德闳等人前往医院慰问,立悬重赏限期破案,按法重惩。程德全等立即悬赏一万元,通饬军警加派探员,勒限时日缉拿凶犯。这实际上是袁氏贼喊捉贼的妙唱,做样子让人看的。
22日下午,人告宋已逝世,袁世凯〃愕然〃地说:〃真有此事乎?〃看过电报,又〃愕然〃说:〃确矣!这是怎么好?国民党失去宋钝初,少了一个大主脑,以后越难说话。〃遂又贼喊捉贼地明文下了一道命令:〃……民国新建,人才至难,该凶犯胆敢于众目昭彰之地狙击勋良,该管巡警并未当场缉拿,致被逃逸,阅电殊堪发指……方今国基未固,亟赖群策群力,相与扶持。况暗杀之风,尤乖人道,似此逞凶枪击,藐法横行,匪惟国法所不容,亦为国民所共弃。〃
这时谭人凤正在北京,看了袁的电文,便去见袁世凯探听口风。袁故作婉惜之状说:〃钝初,中国特出之人才也,再阅数年,经验宏富,总理一席固胜任愉快者。何物狂徒,施此毒手!〃说完装出要哭的样子。
谭说:〃外间物议谓与政府有关,不速缉获凶犯,无以塞悠悠之口。〃
袁面红耳赤,急急分辩说:〃已悬重赏缉拿矣,政府安有此事!〃
接着,谭又望风赵秉钧处,赵坦然应之曰:〃外间议论,我不与辩,久后自当水落石出也。请先生静待,勿惑浮言。〃
袁世凯矢口否认与政府有关,赵秉钧态度平静坦然,是何原因?因为凶手已经逃逸,他们断定这桩大血案永无大白之日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他们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破案的速度也惊人的快,似乎有宋教仁的英魂在暗中佐助。
有关宋案的人证物证均已查获的消息传到北京,袁世凯心慌意乱,脸上阵青阵白,电催程德全速告。赵秉钧吓得魂不附体,六神无主,要求辞职避嫌。袁以为越是避嫌,嫌疑越大,劝其请假。赵约国务院秘书长张国淦至其家,见面后即连连作揖不已,口称请张帮忙。张问何事,赵说:〃此时只求免职,方可免死。〃张问宋案究竟如何,赵不敢明言,含混答道:〃此事此时不能谈,但我不免职非死不可。〃次日又致张一信,讲了同样的意思。短短几句话,不打自招地供认了刺杀宋教仁的主谋者就是袁和他自己。
宋教仁被刺以后,稽勋局局长冯自由送上呈文,请求给宋一次恤金三千元,遗族年抚金一千六百元,将宋丰功伟绩饬令国史馆立传。3月26日,袁世凯批示同意,并让该局查明宋有子几人,派遣游学深造,比冯自由想得还要周到。
袁世凯知道罪行已经暴露,仅凭优恤褒扬绝难平息众怒,急急召集亲信策划新的阴谋。接着国务院通电各省说:据应夔丞23日函称,沪上发现一种监督政府党之裁判机关,并附有简明宣告文,杂列宋教仁、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赵秉钧、黄兴、汪荣宝、李烈钧、朱瑞等之罪状,谓俱宜加以惩创,特先判决宋教仁之死刑,即日执行。这个裁判机关完全是虚构的,目的是迷惑世人,转移视线。袁以为只要把这个宣告文公布出来,人们一看他和赵的名字与宋教仁等一起列入黑名单,就会真的相信世界上有那么一个机关存在,并且暗杀宋的正是它,而袁自己也就可以洗清满身的血污了。
殊不知伪造者的水平太拙劣,显见得是个低能儿,以致不分好坏,把各类人物都视为〃神奸巨蠹〃,扬言处决,甚至把毫不引人注目的汪荣宝、朱瑞一并列入了黑名单,使人一望而知是个弥天大谎。
袁世凯内心非常紧张,表面上又装得若无其事,大讲静候法律解决,对来自各方面的责难,一概不加〃深辩〃。他答复柏文蔚说:〃钝初之死,正为人才痛惜。而一般昧者,乃以风影之词,嫁祸政府。无论钝初人物为有识者所宜爱护,即以手段而论,政府虽愚,亦何至卑劣至此!现在罪人既得,自可按法穷治,无庸深辩。〃后来对汪精卫说得更加轻松:〃此案发生后,一切搜查审讯,中央极端放任,正因法律问题,不容牵入政治,使其静候判决,横生枝节,未免气矜之隆。鄙人以国事为重,激则召争,平则息事,一以淡字诀处之。〃企图以此证明他是清白的、坦然的,与宋案毫无牵连。4月26日,在孙中山和黄兴的强烈要求下,程德全、应德闳将宋案证据分电袁世凯、参众两院、国务院、各省和各报馆。宋案真相昭然于天下,人民对袁的狠毒无不切齿痛恨。
丑事败露,主谋袁世凯辣手…
袁世凯恼羞成怒,决定用武力消灭国民党。当日夜,命赵秉钧、周学熙、陆徵祥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了二千五百万英镑的〃善后大借款〃合同,作为发动战争的军事费用。
袁世凯是个政治无赖,尽管证据已经公布,仍千方百计进行抵赖。胡说宋案证据影射政府之处不近情理;诬蔑公正舆论意在〃倾覆政府,动摇国本〃。同时竭力为赵秉钧开脱。
24日,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合并为进步党,由黎元洪为理事长,而梁启超实主其事,以与国民党相对抗。
袁世凯见宋被刺杀后,国民党议员群情愤怒,怕选举总统时对其不利,即致电孙中山〃请教〃。孙中山于4月26日复电云:〃选举总统办法,事属立法机关,文不敢妄参私见。至组织政府,一俟总统选出,定有完善政策,谋强有力政府……心绪不宁,先此布复。〃同电又谓:〃美国对我,情同手足,投资一法,未始非救吾国雅意。〃
于是袁世凯便来了个一不做二不休,当国民党在行动上迟疑不决和思想上发生分歧时,他已经完成了进攻的军事准备工作。
接着,袁世凯又进一步修改了军事计划,决定分三路大军南下:第一路由段芝贵统率第2师师长王占元、第6师师长李纯两部,由京汉线南下进军江西;第二路由冯国璋统率张勋、雷震春等部沿津浦路南下进军南京;第三路由倪嗣冲统率,由汴梁、周家口经颍州、正阳关及太湖方面进攻安庆。同时,派海军中将郑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