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178-狼市-中国股市还有救吗?-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回头再看看A股市场,弥漫着强势者向弱势者掠夺的残忍氛围。可以这么说,当今中国A股市场的黑暗、腐败与不公,远远超过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股市刚兴之时。而且,有一些远比老祖宗马克思批判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行径还要丑恶的东西,在我们这儿反而成了被崇拜的图腾。中国A股市场,可以说是被狼道搞垮了的。    
    中国股市可以被称为“狼市”的由来    
    策划人:你们的书名取为“狼市”,是以狼来比喻股市里的贪婪,但你们不觉得这样带有谩骂的口气吗?因为,在我们幼小的时候就知道,“狼”是恶的代表,是用来谩骂坏人敌人的,比如“打败美帝野心狼”,“狼子野心”,“狼心狗肺”,“大灰狼”等,都是骂人的。    
    作  者:股市可以叫“熊市”、“牛市”,为什么不可以叫“狼市”。难道你不知道在我们国度,狼早已从坏蛋变身为被崇拜的图腾偶像了吗?你去书店逛逛就知道了,歌颂狼对狼顶礼膜拜的书满目皆是:从《狼图腾》,到《狼道》、《狼魂》、《狼性》、《狼群哲学》……过几天没准还会推出《狼祖》、《狼宗》,从狼书的洛阳纸贵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的人文追求。你没见,连中国第一CEO——海尔的总裁张瑞敏不也被人拉去为狼书捧场了吗(当然不知那些话是不是张瑞敏真谈过)?那些狼书开篇就是“以狼为师”,并且在封面上公开宣示:“所有强者身上都具有赤裸的狼性”,“所有卓越团队都是以狼为师的铁血战队”,“生存的本质永远是赤裸血腥的战斗”,还大肆赞扬狼们贪婪的“必须食肉的胃口”,狼道是“绝对竞争的血酬定律”。狼书还喊出“向狼群致敬!”“向比人类拥有‘更高智慧’的狼群学习。”就差没喊出“狼爷万岁万万岁”了。以上述狼论度之,称A股市场为“狼市”,还算抬举了它哩!    
    策划人(笑):你很尖锐但也很幽默。    
    作  者:说起中国股市,我没法幽默。你想想,那些类似法西斯哲学的狼道被捧上祭坛,崇尚狼性竞争的血酬定律,这社会还能和谐吗?崇尚狼性、狼道的股市,会发生什么情景呢?不错,当今中国A股市场,就是狼性狼道的试验田,拥有掌控资源和垄断信息优势的强势者是“狼”,而既无内幕消息又无话语权更无操控权的散户股民(尽管身为股东或叫“老板”),只能是任“狼”撕咬吞噬的“羊”。按照狼论的血酬定律,这是天经地义的,应该为“狼”的胜利举杯“Cheers!”而那些被吃的“羔羊”,背时活该——谁让你辈生性为羊?这就是狼性狼道的价值观和生存哲学。唯因如此,我们才要说,中国内地股市,既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是狼市。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称谓,是“中国特色”的市场。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也不敢张扬    
    “颂狼贬羊”、“助狼食羊”    
    策划人: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金融证券市场的角逐本身就是很残酷的,弱肉强食是市场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狼道是不是市场生存哲学的灵魂?    
    作  者:不光股市,商品市场的竞争也是残酷的。但是,即便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弱肉强食的“血酬定律”也不会被公开推崇乃至颂扬。尤其是股市,它是现代商业文明的一种高级交易形式,其灵魂是公平。所有的成熟市场经济体,强调和捍卫的都是公平自由竞争。请注意,自由竞争面前一定不能少了“公平”二字,公平是放在最前面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保护公平自由竞争,这才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无论是股市还是商品市场,公平交易是第一位的。保护弱者是政策法规的基点。成熟的股市繁荣的基石是投资大众——受到政策法令规则保护拥有公平的权利的中小散户。股市是一个比商品市场更敏感的市场,少数人的违规内幕交易就意味着对多数人的掠夺,其所引发的市场震荡和社会后果是很可怕的。正因为如此,成熟的市场经济体政府对股市的监管是非常严厉的,制定了完善的法规和构建了严格公正执法的监督制约机制,以保护市场弱势群体。他们繁荣市场的真谛是“抑狼护羊”,维系市场生态;而我们一些人却要“助狼食羊”、“颂狼贬羊”。    
    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也不敢张扬的“助狼食羊”的原则,有人却可以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公开宣扬,希望其大行其道。从崇拜“厚黑学”到推崇“狼道”,又是一大跨越。“厚黑学”还讲点委婉、伪善哲学,“狼道”连一切假面具都不要了,而且更赤裸更直接更贪婪更凶狠。中国内地股市今天的现状,就是被“狼道”蹂躏的结果。一位上市公司的高管私下向笔者坦言:上市公司去争取上市的过程,就是目睹和见识腐败贪婪,领略“狼道”的过程。早年股市圈内就有“裸体上市”的说法,意思是一个上市公司在争取上市的过程中,要被层层无数审批环节的关键人物盘剥敲诈,几乎被扒光了才“裸体上市”。他所在的公司在审批上市的过程中,一位荐商的中间人开口就想白要400万法人股。一些上市公司在争取上市过程中已被“狼”咬得遍体鳞伤,上市圈到钱后也学会了“狼道”,并且互相攀比着“狼”,越来越“狼”,开始还只是做假账“圈钱”,炒高股价牟利,到后来“狼”到干脆把股民的数以亿计的血汗钱卷走。从亿安科技、银广夏、红光、托普、啤酒花、中川国际到东北高速……有多少不法上市公司耍弄欺诈坑害股民于股掌之间。股市像一个肌体,坏细胞越来越多,并且互相传染扩散。中国股市,早已是群狼乱市。就像大自然中的狼多以七匹为一群一样,中国股市的“狼”也大致分七种:    
    永远喂不饱的“狼”——掌握着上市公司审批大权的腐败官员;    
    疯“狼”——疯狂内掏外挖上市公司的高管;    
    肥“狼”——上市公司侵占小股东利益的大股东;    
    饿“狼”——股市里勾结上市公司高管搞内幕交易坑害散户的恶庄;    
    嚎“狼”——又弹又唱的股市“黑嘴”;    
    高智“狼”——以高知识和高技术武装的以假重组等方式掠夺股市的高手;    
    战“狼”——吃里爬外的操盘手。


《狼市》 序破译中国股市病灶DNA(4)

    可以这么说,中国的股民,早已被“狼”群咬怕了。一朝被“狼”咬,十年恨股市,哪里还敢有信心。从某种意义上讲,股市等现代金融市场,是靠信心来支撑的。股市本身是“神经质”的,是由万千股民的心态合力决定走势的。市场信心的崩坍,比市场本身的崩盘还可怕。信心崩坍了,一切救市措施都是苍白无力的。国务院振兴股市的“国九条”出台一年多,市场不领情,上海股市又跌去了500多点,一年多时间跌幅近40%;“温六条”也未起到安抚市场作用;及至“全流通”试点推出伊始,上海股指轰然坠破1000点,“千点论”已然实现。有“中国特色”的股市,早已被折腾得气若游丝。有人说中国股市是“扶不起的阿斗”,有人干脆喊“推倒重来”(笔者:这当然不可能)。为啥出再多的利好,市场也只有一个声音:“逃”!为啥学者专家绞尽脑汁,政府“施刀令牌”几乎用光了,就是救不了市?原因有千条万条,但最根本的一条,是我们未能改变“狼市”生态,未能恢复广大股民被“狼”咬怕的信心。如果他们早已领教并依然看到股市里的“狼”越来越多,越来越狠,他们就只有选择逃离;如果连那些机构投资者也把握不了为何一些“蓝筹”公司瞬间变成垃圾的做假欺诈,也会被惊出市场。吴敬链先生几年前说中国内地股市是一个“赌场”,其实,我们内地股市连一个赌场的规矩都没有。赌场的几率无论对下大注的还是下小注的,基本上是均等的,而中国股市连赌场的这点公平都没有,变成了掌控资源和信息的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掠夺。腐败已经不满足于瓜分公有资产——有油水的早已被瓜分得差不多了,不能满足其胃口了,现在转而升级为向民间掠夺,股市就已经变成这样一个掠夺场——强势者对弱势者进行“文雅”的打劫并且堂而皇之。《证券时报》一位资深记者对笔者说,过去上市公司有猫腻,交易所谴责几声,媒体批评一通,他们多少还会做点姿态,就像冒充绅士的人,你指出他领带没系好,他还注意一下形象,理理领带,现在可不,你要指出他形象有问题,他干脆脱光了膀子冲你喊:“怎么着!”现在股市黑,一大群这种脱光了膀子敢把臭脚丫放到写字台上的“狼”越来越没治了。    
    几百年前创造股市的是天才,今天    
    能搞掂中国股市的人也是天才    
    策划人:我想管理层也早已看到了股市里种种欺诈和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愈演愈烈的问题,早就在强化监管措施,并且在寻求治本之策。不少学者、专家认为,中国A股市场许多痼疾的根源,在于股权分置,流通股东的权益得不到保证。因此,管理层下决心解决股权分置,试行全流通,就是要从所有权的核心部位解决大股东侵犯小股东利益的问题。    
    作  者:我们不认为全流通能解决中国股市的症结。把股市的一切问题、腐败都推到股权分置这个“筐”里去,是逃避责任和谴责,是转移矛盾的最好托词。股权分置的问题迟早要解决,关键在于什么时候改怎样改。有不少股民担心现在可能不是时机。今天的中国A股市场,早已是弱不禁风,气若游丝了,哪里还承受得起全流通巨额扩容的冲击。    
    在证监会宣布“解决股权分置的条件已经成熟”之后,市场接连势如破竹的暴跌直破千点大关之时,人们才惊觉深渊还在后头。李志林先生对此指出:“政府随意改变15年来股市股权分置的‘游戏规则’,但如何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却毫无举措。而今证监会拿出‘炸药包’,开始炸坝,‘决’15年来作为契约的三分之二非流通股不能流通这道‘堤’时,竟然连如何疏散群众、如何保护15年来高成本持股的投资者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的举措一条也没有,只字不提流通股是否含权,含多少权,要不要给予流通股东以补偿,补偿多少,今年搞多少试点,计划用多少年实现全流通,用哪些新增资金来应对大扩容。这怎能不吓得投资者争相逃命?”(见2005年4月23日《四川金融投资报》)。    
    策划人:尽管市场内外对解决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持激烈反对,但是管理层还是顶着压力完成了试点,并迅速进入全面股权分置改革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终于有了回暖迹象,这是否也可以说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的回暖产生了积极正面的意义呢?    
    作  者:本届证监会在股权分置改革问题上显示出了巨大的魄力和勇气。我在前面也说过,股权分置问题非改革不可,关键是时机选择和怎么改。目前A股市场处于历史底部,下跌空间小,加上非流通股东对流通股东的对价补偿,目前含权的股价就更具有了吸引力和投资价值。因此,这个时机选择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股权分置改革就会一帆风顺了。我担心的是,股权分置改革只是被当作题材短炒了一把,市场又重归弱势。毕竟市场面临着扩容两倍的巨大压力,“三公”问题又没得到解决,大扩容之后,对价的甜头对市场的短暂刺激过去了,我们还 能拿什么去刺激股市?如果股权分置改革半途而废,那将给市场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无穷的后患。几百年前创造股市的人是天才,今天能够真正解决中国A股市场根本问题的人也是天才。我们期待着今天证监会里有这样的天才。    
    策划人:李志林先生是我的老作者、老朋友,他以哲学家的眼光看股市,的确是入木三分,我很佩服。对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强调,一是要有节奏控制,分步解决;二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试点公司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通过协商,达成方案,由非流通股东向流通股东出让的部分利益,是非流通股股东为获取流通所有权所支付的对价。至于对价的高低以及如何支付等问题,要由各家公司股东协商确定。从前几批已经公布的公司的试点方案看,非流通股东都对流通股东或多或少作了补偿。方案公布之初,这些公司的股价都有了一定涨幅。但大盘还在持续下跌。为什么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对试点公司的股价是利好但对大盘却未能形成利好?    
    作  者:这印证了谢百三先生此前的判断,试点只是让投资人卖了其他股票去买试点公司的股票,股指还要大跌。而且,我认为就是试点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也只是昙花一现。近水楼台者有内幕消息者短炒一把就走人,并不能支撑股价的持续上涨。从市场首批试点品种三一重工、金牛能源的表现来看,公布消息后的上涨的确只是昙花一现,对价补偿后投资者反倒出现大幅贴水。这实际上就是未来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市场走势的缩影。宝钢权证经短暂疯炒后迅速打回原形,意味着其对流通股东的权益补偿可能毫无市场意义,也显示机构信心严重不足。试点推出太草率太匆忙,只会给内幕交易的违规者提供更多的机会。试点公司非流通股股东的股票一旦上市套了现,高管和内部人士就有大把的办法继续掏挖公司利益,比如增加开支、提高内部人员及高管工资福利以减少公司利润,导致股价大跌。    
    迟来的公正:对流通股东的对价让利


《狼市》 序破译中国股市病灶DNA(5)

    要一步到位    
    策划人:是不是说,非得要试点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对价让利要到位,才能形成真正的利好重振市场人气呢?    
    作  者:有这种因素。对价让利太小,还是流通股股东吃亏。加上巨额扩容可能导致的股价下跌,流通股股东可能会得不偿失。考虑到这一点,一些投资人仍然会逃离股市。即便是在试点公司改革方案公布之初(或之前得到内部消息)去抢试点公司股票的投资人,也只是短炒一下题材,并不打算持股等到配股分红那一天,所以股价还会跌。试点公司的股票一跌,对市场人气影响更大。所以我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对价让利要一步到位。把国有股那一块,割一大块送给流通股东。这样,即便非流通股上市大扩容股价下跌后,流通股东至少不会受损失。而这样做了之后,股市整体市盈率拉低了,下跌的风险、空间小了,股票投资价值凸现,上涨的空间大了,股市才可能走牛。    
    国有股东多让点利也不存在吃亏的问题    
    策划人:你这些建议投资人肯定欢迎,但国资委能认同吗?国资委要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国家不能吃亏。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说股权分置改革,价格不能扭曲,言外之意是国家不可能对流通股股东作太大让步。分析人士认为守住净资产价格是底线。    
    作  者:国家哪里吃亏?当初发行公众股时,国家以二十几倍、三十几倍甚至五十几倍的市盈率向公众发售股票,卖了比世界股市平均价格高了3倍左右的超高价。算起来吃亏的是A股流通股东。而且,当初就是“公有制必须占主导”、“国家必须控股上市公司”的观念害了中国这个新生的股市,留下这些后遗症。我们在13年前出版的《中国1992:背水之战》一书中就提出过,国家不一定非得要去“所有”社会财产的大头,国家的最大利益是税收和充分就业。现在国家在许多行业“所有”的资产比例小了,这些行业反而生机勃勃,政府也因税收猛增而越来越滋润。民富才能国强,这是千载不破的真理。死抱着国家一定要去“所有”的观念,不利于改革向纵深推进。    
    策划人:即使如你所愿,国资委能开恩向流通股股东让利一步到位,A股市场就能振兴了吗?    
    作  者: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持续下跌。当然,我在前面就讲过,股权分置并不是A股市场一切症结的根源,即便全流通一朝解决了,流通股股东得到了实质性的让利的实惠,能够宽慰一时,但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后市依然有信心。如果A股市场还是像今天这样黑幕重重,内幕交易,违规违法行为猖獗,群“狼”乱市,中、小投资者随时都可能遭“狼”咬被“狼”吃,他们还是不敢在股市恋战。一个让投资人失去信任和信心的市场,仅仅靠暂时给点甜头是拯救不了市场人气的。中国股市最重要的,是要恢复投资人的信任和信心。    
    上市公司的国企DNA    
    策划人:本来,股份制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