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178-狼市-中国股市还有救吗?-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熟的市场经济文化是抑制狼道的文化    
    西方国家是最自由最开放的社会,但也是最稳定最和谐的社会,其原因之一有赖于社会心态的平和,这与基督教文化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社会的“狼性”逐渐受到抑制有关。企业制度、市场制度都更加人性化。这是文明的继续进步。我们一些大腕标榜“狼性”的自白,在这儿受到追捧,可要是原话登在美国媒体上,他们只会受到谴责,甚至引来官司。美国有“反歧视法”,轻侮穷人是犯法的。什么是文明?这就是文明。    
    中国社会目前变本加厉的权力崇拜、拜狼哲学,是一种文明的倒退。有人偏颇地认为市场文化就是“狼”吃“羊”的文化,实际上,成熟的市场文化,是一种崇尚平等和公平竞争,追求创新,日益趋向人性化自然化的文化。商人之间,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再也不是一味强调你死我活的绝对竞争关系,而是越来越追求一种繁荣共生的经济生态。你看比尔·盖茨,在他的那本《未来之路》的书里,对竞争对手都表示了充分的尊重,这不仅仅是一种大气,更是一种文明。如果比尔·盖茨也像中国的一些大鳄那样拍着胸脯说一句“我要做吃人的狼,不做吃草的羊”,会发生什么?他的形象马上会一落千丈,招来一片谴责,并且会引起微软的股票大跌。陈天桥也不会公开说自己要学吃羊的狼,人家的素质也没那么低。    
    中国人开始讲“狼道”,美国人越来越崇尚温文尔雅。比如,我们中国人讲“勤劳致富”,美国人不这样讲,他们讲“劳动快乐”。因为,勤劳不一定都能致富,把致富作为唯一和最终目标,致不了富的人岂不就有失败感,成了“失败者”?讲劳动快乐,勤劳快乐,人人都能做得到,都可以有成功感,这社会心态就平和,就和谐。过分强调“成功”与“失败”,“赢”与“输”这是宣扬一种以邻为壑的思想。美国人讲劳动快乐,不是高调,最鄙视劳动轻贱劳动者的,是今天的一些中国人,都想成为食肉的“狼”,走捷径一夜暴富,所以才会去崇拜狼性、狼道。中国股市,就是一个狼性大发的市场。    
    市场浪潮最终会荡涤那些非市场的    
    污泥浊水    
    策划人:那么,你对中国股市还抱有希望吗?有人说过要推倒重来,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作  者:当然抱有希望。中国股市不可能玩完,不可能推倒重来。说推倒重来的话的人,是很不负责任的。市场的力量是无坚不摧的,人为因素可以扭曲于一时,但它终究会荡涤那些非市场的污泥浊水,市场会用报复来逼着市场的主导者去顺应它的规律。没有哪个政府负得起让股市垮掉的责任。要救市,你只有去顺应市场规律的要求,铲除那些非市场和反市场的扭曲力量。可以这么说,股市越往下跌,就越安全,反转的希望与空间也越大。关键是管理层把“脉”要准,投“药”要对症。    
    中国股市走势预测    
    策划人:目前股市已有回暖的迹象,甚至有人认为中国股市已进入牛市,你能预测一下股市的走势吗?    
    作  者:我在今年初出版的《中国房市警告》一书中,就分析今年下半年股市有机会。7月份,股市已开始回升。上市公司大面积地实施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东对流通股东对价补偿,会进一步摊低盈率,使一些股票凸显投资价值。比如石油类股票和封闭基金。另外,过去炒房的资金也可能进入股市炒一把,如果管理层对股权分置改革的节奏把握得好,短期会有一波上涨行情。说A股市场已转牛,我不认为市场已具备了长期走牛的条件。一是我们的股价目前与周边市场差不多,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还在下滑,加上市场腐败与“狼性”问题并没解决,市场还会反复。一切取决于如何改革。    
    当然,也不排除短线资金进场把上海指数炒到1700点以上,但那又会起泡沫,平均市盈率会超过30倍。上海股指今年能回升到1300~1400点,应属比较正常。我不认为上海指数近5年能回到2000点,因为上市公司的质量撑不起那么高的股价。    
    策划人:炒股是炒未来。中国股市是新兴股市,上市公司高成长,因此有人认为市盈率高一些属正常。    
    作  者:中国股市诞生十几年了,选上市公司就像选美一样,据说挑的都是“榜样”公司,可这1000多家“榜样”公司,有几家是高成长的?就海尔、中华区区几家,似也已走到强弩之末。倒是烂掉的、垮掉的上市公司一大群,光ST、PT的就有100多家。还有一大群隐性问题公司。我们在发行初始股时,就把甘蔗的甜头全让圈钱的吃了,只扔给投资人一个无味的尖尖。加上市场内掏外挖腐败猖獗,投资人面临的到处是“地雷”的道德风险,这样的股市市盈率达到世界平均市盈率水平,都谈不上有多大投资价值,个别股票又另当别论。    
    上市公司的形象不仅是股市的形象,也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形象,如果美国股市上没有微软、IBM、思科、GE、Google、BACC(美国银行)、Yahoo、Ebay等等,美国股市会是什么形象?美国又会是什么形象?    
    我们的股市还处在婴儿期,并且是一个病入膏肓的婴儿,而它的股价,却已超过壮年的价格。许多股票,即便不是“地雷”,也是鸡肋。这样的市场,不可能长期走牛。


《狼市》 政策救市为何不灵了?政策救市为何不灵了?(1)

    是调控抑制“圈钱集团”,还是    
    “圈钱集团”试图搬动政策方向盘?    
    策划人:中国股市正在上演大跳水。全流通试点序幕刚刚拉开,沪深两市即以滚坡式的持续暴跌,直破千点的大跌来回应被管理层称之为“振兴股市的最根本的大利好”股权分置“改革”。6月末尚福林再送六大利好,市场仅出现有气无力的一日反弹,又重归跌市。这无疑让管理层非常尴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与愿违南辕北辙的“改革效果”?    
    作  者:有“中国特色”的股市,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观。对股权分置改革可能导致股市崩盘,一些市场人士在事前疾声警告。早在全流通试点开始之前,李志林先生就在多家报纸上发表题为“股权分置试点之日就是股市崩盘之时”的文章(见2005年4月23日《四川金融投资报》)。李志林在文章中痛心疾首地呼吁:“近期股市最大的悲哀并不在低迷市道宝钢巨量增发,而是证监会迎合少数集团的私利,作出误判,主观臆断地宣布:‘解决股权分置的条件已经成熟’。如果说此前‘唯解决股权分置才有大牛市’的说法还能蒙骗相当多的人的话,那么,这七天来大盘节节溃退的态势,足以让人们从迷梦中惊醒。”    
    李志林强调:“搁置论才是大智慧,而解决股权分置试点之日,即是中国股市崩盘之时。”因为:“第一,政府随意改变15年来股市股权分置的‘游戏规则’,但如何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却毫无举措。而今证监会拿出‘炸药包’,准备‘决’15年来作为契约的三分之二非流通股不能流通这道‘堤’时,竟然连如何疏散群众、如何保护15年来高成本持股的投资者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的举措一条也没有,只字不提流通股是否含权,含多少权,要不要给予流通股东以补偿,补偿多少,今年搞多少试点,计划用多少年实现全流通,用哪些新资金来应对大扩容。这怎能不吓得投资者争相逃命?    
    “第二,此次政府一改以往自上而下进行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试点的做法,变为自下而上的试点方式,更造成了股市乱哄哄的无政府状态。既为试点,那么就应明确试点上市公司的标准,例如上市年份、股权结构、净资产、业绩、股价、市盈率等。但现在一切都是黑箱,信息、题材、传言满天飞,弄得上市公司的股价上蹿下跳,暴涨暴跌,实令人恐惧不已。    
    “第三,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的讲话表明,股权分置试点仍将以向流通股东配售非流通股为主,这无疑是崩盘的方案。上周五李荣融讲到,解决股权分置‘无论是价格高一点或低一点,但扭曲的价格不可能持久。’这表明,在国资委心目中,最后的防线仍然是以净资产价格配售,前一两个试点配售价可以低一点,但随后便是就高不就低,否则就是‘价格扭曲’。这些讲话实际上已将‘补偿’的幻想彻底粉碎。    
    “第四,少数试点上市公司尽管可以提出上佳方案,使试点个股产生利好效应,但人们对大盘的预期无疑是利空的(作者注:亦如谢百三先生所言,试点只会使投资人卖了其他股票去短炒试点股票,因此大盘还会大跌)。(1)试点个股可能推出大比例送股方案,引发市场一阵热炒,但必造成大盘失血。(2)民营上市公司试点可以送股,但不代表国企上市也有送股,将引发对国企上市公司的抛盘。(3)试点个股大比例送股后除权,因盘子扩大,即使填权,空间也有限,最终无权可填。超低股价作为定海神针,必使其他未试点个股的股价中枢大幅下移。(4)试点个股哪怕是10送5,甚至10送10,也会造成放大投资者对全流通后一个股市变成三个股市的大规模扩容的预期,加剧市场的恐慌性抛售。(5)试点后整个股价就会与净资产接轨,然后管理层在一个早上就可宣布自然全流通,股权分置不破自解。这是非常残忍的解决方式。”    
    “第五,由证监会发言人发布股权分置破题,是缺乏权威性的。人们还记得,2001年10月22日,是国务院出面纠正证监会的国有股减持试点,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2002年6月24日,又是国务院出面纠正证监会向全国征集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做法,宣布:‘停止国有股减持,今后不再出台二级市场减持国有股的任何方案。’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决定股权分置试点破题的竟是证监会,显然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并为国务院今后再次纠偏留出空间。这本身就表明,高层对解决股权分置的后果也心中无数。在此,我再次呼吁某些市场人士不要再损人不利己地用舆论误导管理层,呼吁一心想救市的管理层果断抛弃试点幻想,尽早作出股权分置30年搁置的决定……”    
    除李志林先生之外,还有顾铭德等许多市场人士也曾警告过证监会不要“自毁股市自毁长城!”严词厉语抨击证监会对市场判断一再失误的失职和不称职(见《四川金融投资报》2005年4月23日)。    
    策划人:既然试点之前有那么多警告和呼吁,难道管理层可以充耳不闻吗?


《狼市》 政策救市为何不灵了?政策救市为何不灵了?(2)

    作  者:担心股权分置改革会导致股市崩盘的,只是部分市场人士的担忧,也有一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改革是一项利好,是市场反转的根本性措施。这种意见显然占了上风。股权分置应该搞,但要警惕政策被操控。在有“中国特色”的环境里,能够左右决策的从来就不是民间的声音,而是能够接近管理层并与之有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的利益集团代言人的声音。我在《中国房市警告》一书中就指出过,中国房地产市场早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他们所掌控的权力、资源和拥有的能量已经非常惊人了,并且一度到了要左右调控政策,搬动政策方向盘的地步了。同样,在中国股市,也已经形成一个利益集团,这个由证监系统和国资等系统的一些腐败官员和专以“圈钱”掠夺侵害广大投资人利益的上市公司不法大股东及腐败高管、黑嘴恶庄形成的股市利益集团,权且将其称之为“圈钱掠夺者集团”。它们可能是松散的、无组织的只是利益上的个别联盟。之所以称之为“圈钱掠夺者集团”,因为圈钱掠夺既是他们的目的,也是手段。他们能为所欲为,是因为腐败权力的加盟。在市场狂热时,数以千计的公司排队挤向圈钱的天堂,把持审批环节、长于暗箱操作的要害人物可以不用递眼色,轻而易举就能获得数百万上千万元的权力提成,而“圈钱者”可以以三十几倍、五十几倍的超出世界股市平均市盈3倍的高价售股“圈钱”,并且还可在上市后没完没了地源源不断地通过增资扩股继续“圈钱”,通过做假账、“重组”坑害投资人掠夺投资人的血汗钱,有如此巨大的好处,圈钱者当然会不惜以分量最重的糖衣金弹去“炸”开层层审批环节的门槛。到后来市场信心终于崩坍,股市一泄四年,气息奄奄,新股发不出去了,融资功能几乎丧失,监管系统的审批官员也“凉”得心慌了。你没见,对股权分置试点改革,包括基金在内的所有投资者都用脚投票,只有监管机构的官员气定神闲,“开弓没有回头箭”!还有非流通股股东兴高采烈,终于熬到了“解放”的一天。股权分置试点改革该不该现在搞?这已不是见解、看法之争,而很可能是利益之争,就像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之争,早已不是学术争论,而是利益集团的博弈。君不见,证监会官员讲“开弓没有回头箭”之后,一些上市公司的国有法人股开始出现交易异动,有人欲以低价将国有法人股转到私人手中,等着上市牟利。    
    策划人:为什么市场主流群体的呼声、专家学者的警告、舆论的监督对决策产生不了任何影响,他们为什么还是要一意孤行呢?    
    作  者:民意、舆论、专家意见越来越“人微言轻”,反映出权力的放荡无羁与利益集团的强大——他们已经强大到可以对民意、舆论不屑一顾的地步了。《证券时报》一位资深女记者对笔者讲,前些年媒体对上市公司的问题及市场上一些不轨行为批评曝光还能管点用,至少人家当时还在意一下。就像一个西装革履的人走在大街上,你指出他领带没系好,他出于维护形象还理理领带;而现在可不是这样了,你要指出他的形象有问题,人家索性把衣服衬衣都脱了光着膀子冲你一声:“怎么着!”摆出一副我是流氓我有钱我怕谁的态势。你说他脚臭他干脆把臭脚丫放到桌子上来。现在股市里一大群这等脱光了膀子敢把臭脚丫放到台面上的角色,谁拿他们有治?    
    再有,你没见,股市越跌、越乱,投资人叫苦喊冤的声音也越来越微弱。就像一群人,被狼咬成轻伤,他们还能喊叫几声;待到狼群多了把他们都咬成了重伤,连叫喊也喊不出来了,这才是最危险的时刻。中国有句老话,哀大莫过于心死。投资人对中国股市已心如死灰,这是股市崩盘的根本原因之一。


《狼市》 政策救市为何不灵了?给“虚脱”的股市开泻药

    策划人:管理层原本以为解决股权分置才是治本之策、救市良方,殊不知刚刚试点就成了溃市炸弹。你认为全流通试点改革是合时宜的吗?    
    作  者: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对股市的冲击,目前是暂时的。当投资人理性地看到越来越多的股票凸现投资价值时,市场就会回暖。关键在于措施是否得当。管理层在短时间内只经过两批试点后,就宣布股权分置问题将在短时间内全面解决,它的解决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共赢的机会。这显示了管理层的魄力。股权分置迟早要解决,但我认为还是要循序渐进。内地股市已连跌四年,政府救市的“施刀令牌”已经用光,仍然挽救不了市场信心,人气涣散,去年底以来加速大跌,事实上已经形同崩盘,崩得一切利好都起助跌作用。中国股市早已像一个病入膏肓、元气丧尽的垂危病人,对一切施救药物只有副作用反应,这么一个奄奄一息、气若游丝的市场,哪能承受全流通巨额扩容预期的冲击?只需要证监会、国资委说一声“股权分置改革时机已经成熟”,就足以形成对危市的灭顶压力。不用他们补充“开弓没有回头箭”,市场也会崩坍。    
    策划人:可是,许多市场人士也认为,唯有解决股权分置才能从根本上拯救、振兴股市,才会有大牛市的到来。    
    作  者:我们不认为光解决了股权分置就能振兴股市。而且,就是要解决,也得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分步推进,不可能一夜之间全流通。股市已危如累卵,哪堪巨额扩容的泰山压顶。退一万步,就算股权分置问题顺利解决了,市场总体市盈率降到10倍左右了,投资价值凸现了,也不意味着股市就能反转为牛市。关键在于:如果投资人还是对市场的种种违规违法行为提心吊胆,没法分辨哪些上市公司的业绩是真的,对虚假信息、内幕交易、假重组等欺诈行为防不胜防,上市公司遭遇内掏外挖,甚至一些绩优蓝筹股转眼间变为“地雷”的市况下,就根本谈不上恢复重振市场信心。即便一些股价跌破净资产的股票,也并不意味着持有这些股票就是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