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通心理学(1)-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心与注意边缘经常变化着,新的对象不断地变为注意中心, 
原来注意中心的对象可以退到注意的边缘,甚至完全不被注 
意了。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的状态,使心理活动具有一 
定的方向。例如,当工人注意一个信号灯光的时候,知觉便 
处于积极的状态,使他有选择地知觉这一信号灯光,而不去 
知觉其它东西。这样,对于被知觉的对象的感受性便提高,信 
 
 
? 024? 
普 通 心 理 学 
号灯光看起来强度增加了,知觉得更加清楚。又如当人注意 
思考某一问题的时候,思惟便处于积极的状态,思维活动集 
中于解决这一课题上,离开其它课题,使思考的问题更易解 
决。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 
记忆、思惟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人在注意着什么的 
时候,就在感知着什么、记忆着什么、思考着什么或者想象 
着什么。人在知觉过程中从许多事物中区分出知觉对象,在 
这种场合,注意就是知觉的特性。在记忆、思惟、想象等过 
程中也都有注意现象。我们常说:〃注意灯光〃、〃注意铃声〃, 
并不是说注意本身就是独立的活动过程,只是由于习惯,我 
们把〃注意看灯光〃、〃注意听铃声〃中的〃看〃字和〃听〃字 
省略了。 
人在注意的时候可以采取分析的态度,也可以采取综合 
的态度。在采取分析态度的时候,客观刺激物或意识中的某 
一部分便突出出来。如在听音乐的时候,可以注意乐曲中的 
某几个音调,这几个音调对于听者来说便在整个曲调中占有 
突出的地位,听起来格外鲜明;在回忆的时候也可以着重把 
过去经验中的某一部分情节复现出来。在采取综合态度的时 
候,客观刺激物的许多部分或已往的许多经验组成整体作为 
注意对象。如将许多音调作为一个完整的乐曲来欣赏,或者 
回忆过去的一段完整经验。由于在注意时所采取的分析或综 
合的态度,可以使被反映的事物的局部或整体相应地突出出 
来,获得更清楚的印象。 
人在清醒的时候,每一瞬间总是注意着某种事物。当谈 
到没有注意的时候,并不是说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注意,而只 
 
 
普 通 心 理 学 
? 025? 
是对当前所应当指向的事物没有注意。我们说一个学生的注 
意不集中,是指他的注意没有指向和集中于当时所应当进行 
的作业,而指向于其它无关的事物。 
注意可以由某种客观事物引起,也可以由内部刺激物引 
起。当事物对于人有一定意义的时候就会引起注意。在日常 
生活中可以观察到,人的心理活动常常指向和集中于对他最 
有意义的事物。因此,注意也受人的个性特征所制约。不同 
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兴趣、信念、世界观等,因而他们的心理 
活动会有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内容,所注意的事物也就会有 
所不同。 
注意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保证人能 
够及时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变化,使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周围 
环境。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注意含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问 
题,从而能够更好地观察和思考这些问题,根据自己对这些 
问题的认识来采取一定的行动。 

第二节 注意的生理基础和外部表现 

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定向反射是 
由周围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刺激物的出现、消失、增强、减 
弱以及性质上的变化都会引起定向反射。在刺激物持续作用 
的进程中和刺激物多次重复出现的时候,定向反射便逐渐消 
退。人在发生定向反射的时候,刺激物引起身体的许多种反 
应—— 如感受器官朝向刺激物,肢体血管收缩,头部血管舒 
张,手掌皮肤电阻降低,前额皮肤电阻增高,大脑皮层?节律 
 
 
? 026? 
普 通 心 理 学 
暂时抑制,皮层进入兴奋状态,等等。在定向反射发生之后, 
随即发生适应性反射。这时,人的各种分析器的活动与刺激 
物的关系便专门化了,只有跟刺激物有关的分析器进行活动, 
或者说,分析器只对适宜刺激物发生反应。有关的分析器的 
活动在刺激物的全部作用时间内维持着,随刺激物的性质和 
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着。如对光刺激物的瞳孔反射和网膜的光 
化学反射都属于适应性反射。机体的这些反射活动都是为了 
保证能够清晰地感受周围环境的刺激物,对刺激物作出适当 
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 
根据巴甫洛夫学说,注意的中枢机制是神经过程的诱导 
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在大脑皮层上发生的每一个兴奋中心, 
都引起周围区域的抑制。因此,兴奋就不会均匀地沿着整个 
皮层扩散开来。在每一瞬间,皮层上都有一个最优势的兴奋 
区域,在这个优势兴奋区域最容易形成暂时联系和进行分化, 
所以它是与最清楚的意识状态相联系的。由于大脑皮层的一 
定区域产生了优势兴奋中心,以及由此产生机体的各种反射 
活动,人就能够更清楚地反映引起优势兴奋中心的各种刺激 
物,这也就是注意。与此同时,皮层的其余区域就由于负诱 
导而多少处于抑制状态,与这些区域有关的刺激物,就不能 
引起平时所能引起的反应,就是处于注意的边缘或未被注意。 
优势兴奋中心不是长时间地保持在皮层的一个部位上, 
而是不断地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先前处于优势兴 
奋状态的区域,过一些时候可以转为抑制状态;而先前处于 
抑制状态的部位可以转为兴奋状态,出现新的优势兴奋中心。 
巴甫洛夫描述这种情况说:〃如果能够透过头盖骨来看,如果 
 
 
普 通 心 理 学 
? 027? 
大脑两半球具有优势兴奋性的地方能够发光,那么,我们在 
思考着的有意识的人的脑中就会看见一个发光的斑点是如何 
地沿着他的大脑两半球转移着;这个斑点的奇妙而不规则的 
轮廓,无论在形式或大小上都经常在变化着,而且这个斑点 
是被大脑两半球上所有其余空间内的或深或浅的阴影围绕 
① 
着。〃  这个〃发光点〃就是这里所说的优势的兴奋中心,而 
围绕着它的〃阴影〃就是其它区域的抑制状态。皮层内这种 
优势兴奋中心的转换,就引起注意方向的变化。 
优势兴奋中心的存在以及诱导规律的作用,说明了在一 
个人所遇到的各种对象和现象中,有许多刺激物是被抑制起 
来,未受注意;而另一些刺激物则被加强,形成注意的中心。 
按照诱导的规律,加强优势兴奋中心的兴奋,也就加强了皮 
层其它区域的抑制。因此,一个人对于某一个对象注意越集 
中,那么,对于其它对象也就觉察得越模糊 
现代神经生理学和脑电图的研究还表明,注意不仅和大 
脑皮层有关,而且脑干的网状结构,包括丘脑的某些部分也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脑干的网状结构把由感觉器官传来的 
刺激传导到大脑皮层,增强皮层的兴奋水平。刺激脑干的网 
状结构可以使机体从睡眠状态进入兴奋状态,在脑电图上表 
现为棘状的慢波转化为低电位的快波。网状结构的这种机能 
使大脑皮层和整个机体保持觉醒状态,使注意成为可能。这 
个脑干网状结构、丘脑与大脑皮层的联系系统就是〃上行网 
状激动系统〃。现在一般的倾向认为,上行网状激动系统的机 
①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讲演集》,人民卫生出版社1954年版,第166页。 
 
 
? 028? 
普 通 心 理 学 
能是注意、意识状态和睡眠的共同的神经生理机制。 
注意常常伴随着一些特有的外部生理变化和表情动作。 
在紧张注意外界对象的时候,除了感官朝向刺激物进行倾听 
或凝视之外,身体肌肉还处在一般紧张状态,多数无关的运 
动都停滞下来。静止是紧张注意的特征,当演员能够抓住观 
众的注意的时候,观众就会停止身体的运动,剧院里出现一 
片寂静。注意的时候,呼吸变得轻微和缓慢,呼与吸的时间 
比例也改变了,一般吸得更加短促,而呼得愈加延长了。当 
处在非常强烈注意状态下,常常发生呼吸暂时停止的情况,即 
所谓〃屏息〃现象,同时心脏跳动加速,牙关紧闭,紧握拳 
头。在沉浸于自己的思考或想像中的时候,眼睛常常是〃呆 
视着〃,如同看着远方一样,因此周围的对象就被感知得模糊 
起来而不分散注意了。但是注意的外部表现有时也可能跟它 
的内部状态不相符合,如貌似注意一件事物而实际的心理活 
动却集中于另一件事物上。所以除了注意和不注意以外,还 
有似注意和似不注意的现象。 
人在进行视知觉的时候,眼睛的视线总是对准所注意的 
对象的某一点,这一点成为眼睛的注视点,并且不断地转动 
着视线以转换注意的目标。眼睛是以跳动的方式将视线转换 
到新的目标上去的。在每次转换目标以后,眼睛稍许停顿片 
刻,注视这一目标,然后再跳动到新的注视点上去。在注意 
对象的时候,眼睛就是这样不断地以注视、跳动、再注视?? 
观察着所知觉的对象。可以利用照相、电影摄影,或者记录 
眼球运动时眼肌的电位变化,来研究注意时眼球运动的轨迹, 
以确定注意时对象的不同部分所起的作用。 
 
 
普 通 心 理 学 
? 029? 
第三节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 

一 无 意 注 意 

人在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在许多情况下是不随意的,既 
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加任何努力。这种注意是无意注意。例 
如一个人沿着街道走的时候,突然听到救火车尖锐的笛声,他 
就会不由自主地注意这一情况。 
产生无意注意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客观刺激 
物本身的特点;第二类是人的主体的状态。前者是产生无意 
注意的主要原因。 
首先,无意注意主要是由周围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当周 
围环境中出现了某种新异的刺激物,人就自然地把注意指向 
这种刺激物,并试图认识它。巴甫洛夫说:〃对于我们起作用 
的每一种新刺激物,在我们这方面引起一种相应的运动,以 
便更好地而且更充分地把这个刺激物报告给我们自己。我们 
留意出现的每一个图形,倾听所有发出的声音,用力地嗅闻 
奇异的气味,并且如果一个新的物体接近我们,我们就设法 
去触摸它;一般说来,我们用适当的感受表面,即相应的感 
① 
觉器官,尝试去抓握或攫取每一种新的现象或物体。〃 
刺激物的强度对于引起无意注意具有重大作用。强烈的 
刺激物,如强烈的光线、巨大的声响、浓郁的气味都容易引 
起无意注意。按照条件反射的强度规律,刺激物在一定限度 
①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讲演集》,人民卫生出版社1954年版,第218页。 
 
 
? 120? 
普 通 心 理 学 
内的强度越大,它所引起的兴奋就越强,对这种刺激物也就 
越容易进行分化和形成条件联系。在这里,刺激物的相对强 
度有重要意义。一个强烈的刺激物如果在其它强烈刺激物构 
成的背景上出现,就可能不引起注意;相反,一个不甚强烈 
的刺激物,如果在没有其它刺激物的背景上出现,也可能引 
起注意。例如在喧嚣的地方,甚至很大的声音也不会引起人 
的注意,而在寂静的环境里,即使很小的声音,也会引起人 
的注意。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在引起无意注意上也是有作 
用的。客观刺激物之间的任何一种显著的差别—— 形状、大 
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别,都会引起无意注意。在 
一些大物体中间,很容易把一个小物体区分出来;在一些断 
续的、短促的声音中,很容易把一个长的声音区分出来;一 
个有彩色的物体很容易从无彩色的物体中区分出来;一个外 
国文字在汉字中间会特别引人注意。 
刺激物的变化和新异性也会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当周围 
环境发生某种变化,在环境中出现了某种新异刺激物的时候, 
人很容易以各种方式去探询这种刺激物。如在熟悉的人或事 
物的外貌上突然有了显著的变化,光线、声音的加强或减弱, 
以及物体的运动等等,都会发生这样的作用。新事物很容易 
成为注意的对象,而刻板的、千篇一律的、多次重复的东西 
就不易引起人的注意。 
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外界刺激物引起的,但是也决定 
于人本身的状态。同样的一些客观事物,由于感知它们的人 
的本身的状态不同,就可能引起一个人的注意而引不起另一 
个人的注意。这首先是由人们的需要、兴趣和对那个事物的 
 
 
普 通 心 理 学 
? 121? 
态度决定的。一切事物,如果它们跟满足需要 (不论是机体 
的、物质的需买或者是精神、文化的需要)有关,如果它们 
跟人的兴趣相符合,如果人对它们抱有积极的、特别是富有 
感情的态度,那么,它们就很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 
兴趣是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有兴趣的事情吸引着一个 
人的注意。凡是那些与人的生活活动、与当前的任务、与从 
事的工作密切联系着的东西,都是有兴趣的事物,因而便对 
它们集中注意。一个正在研究某一问题的学者,会立刻注意 
到那些为别人注意不到的、然而与问题有关的细节。 
  当然,人们所感觉兴趣的,也并不只是那些与生活中重要事 
件直接联系着的东西。读书,听讲,看戏剧和看电影,这些事情 
不一定是和工作有直接联系的,但也能引起兴趣。能够引起人的 
兴趣的事情需要有下面两个条件。 
第一,它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与已经具有的知识有联系,它 
们的主题不是完全不知道的。例如一个从来没有研究过心理学也 
不大理解生理学的人,就很难对〃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的讲 
演感到兴趣。 
第二,它们必须能够提供某种新知识,就是说,它们必须包 
括尚未理解的某些内容。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的通俗讲演,对 
于一个心理学专家来说,是不会引起兴趣的。因为他对于这个题 
目的内容是完全熟悉的。 
人对比较熟悉的事物,能够提供新知识的东西,特别是能对 
已有的问题作出解答的东西,往往都是有兴趣的。人对那些虽然 
还不知道但是愿意知道的东西,也是有兴趣的。有趣的、引人入 
胜的小说就是在这一原则上构成的。作者在故事过程中,为读者 
留下了许多问题,使读者期待能得到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因而他 
 
 
? 122? 
普 通 心 理 学 
的注意就经常处在紧张状态,要求继续读下去。 
人的心境对无意注意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着什么事物容易引起注意。疲劳或精神健旺的状态也 
对无意注意有重大的影响。一个人在过度疲劳的情况下,常 
常不能觉察到那些在精神健旺时很容易引起注意的事物。人 
在精神健旺状态下最容易对新鲜事物发生注意,注意也能持 
久。 

二 有 意 注 意 

有意注意或随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在 
有意注意时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人要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某 
种事物或完成某种任务。例如青年工人在开始学习机床操作 
的时候,对于操作过程还不熟悉,稍不注意就会出废品或发 
生事故,他要集中注意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容易发生错误的 
地方更要密切地注意,甚至要克服一定的困难来使注意指向 
和集中于当前的工作。 
有意注意常常服从于活动的任务。人自觉地提出的任务, 
决定着在进行活动的时候要区分出哪些对象和现象,以及它 
们的那些方面、特点和性质,也就是决定着在这种情况下要 
注意些什么。 
人的这种有意地集中和保持注意的能力,是在劳动过程 
中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这种能力,要实现持久与有组织的 
劳动活动是不可能的。在任何一种活动中,无论人是多么爱 
好这种活动,也往往包含一些无兴趣的、引不起注意的作业。 
 
 
普 通 心 理 学 
? 123? 
因此,为了完成一项劳动任务,必须善于把自己的注意有意 
地集中和保持在这些作业上面。一个优秀的工作者,是能始 
终把自己的注意集中于工作对象上的人。 
有意注意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在词成为心 
理活动的组成因素的时候产生的,就是说,有意注意是由第 
二信号系统支配的。由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参加,人就能够通 
过词来按照一定的任务确定自己的活动,注意于一定的事物 
或活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