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职业还是很有前途的。我也喜欢这一行,觉得有激情、有想象力。我的职业规划就是自己将来单干,还是干专业。原来那个公司不行,一是离家远,二是觉得在公司该学的学完了。所以,我准备换一家新公司。在这家新公司,我可以去谈客户。自己独立核算,谈判、要价、做工,都是自己干,很锻炼人。原来的公司发展再高都不能跟客户接触。他不让你见客户,不让你接触全面的东西,你就是一个环节一个工具。



我现在准备去的公司全是我以前公司的精英,一个人走了,把我们这帮人全拉过来了。都看到弊病了。一个私人公司最后弄成大锅饭形式,肯定不行。前两年每年利润几个亿,去年要搞国际化接轨,ceo是美国的,cfo是新加坡的,还有德国的,花了好几百万请国外的专业管理人才,结果管理矛盾非常大。一是他们来了之后把一批元老给顶了下去。那批元老都是当年跟着公司老板打天下的。现在,给刚来的这些老外工资太高了,比他们高几倍。最低的给人家年薪六十万,而那批元老最高年薪不到二十五万。二是,来的人眼高手低,管理模式不一样。不能说人家不对、不好,关键是不符合咱这边的国情。他们是重视人,买材料是买好的;中国的企业是不重视人,买材料买次的,不重视工人的健康。新领导来花了一大笔钱,进行重建。结果老板自己坚持不下去了。蜜月期已经过去,估计老板又要炒他们了。



其实,如果全部朝国际化的方向走,可能也行,给元老们一大笔钱,全部走,建立全新模式,也可以。但是,老板自己又舍不得花钱,舍不得在工人和材料上花钱,抠得很。今年春节开年会,老板在年会上哭穷,说公司利润低,没有钱,所以大家多担待一点。年度奖金没有了,你能想象得出吗?每个员工现场发了二十块钱的红包!大家不光是愤怒,而是都很鄙视他。你公司赚钱的时候也没有给员工多发福利,赚钱少了你让大家分担,凭什么?!发二十块钱,连打出租车的钱都不够。那天晚上我打车回家,花了六十块钱。中国的私企确实还不正规,不拿员工当人使。



户口问题当然对我有影响。因为是农村户口,住房公积金都交得少。城市户口是工资的百分之十二,农村户口是百分之六,少一半,养老金也少将近一半,我的工资条都有。医疗标准都降低,是最低医保。我在那个公司还是比较正规的,到那些小公司,你要是农村户口,什么都没有,啥都不给你交。



我原来的同事大部分都是北京人,有车有房,父母都操持好的,不用自己操心。人家挣一点都是自己花,轻松得很,逛逛街,上上网,看看电影,喝喝咖啡,谈谈朋友。咱哪敢去看电影啊,结婚前还进去过几次,结婚后连看一眼都没看。



前段时间我刚回咱老家给儿子办个农村户口,还是找人办的,请人家吃饭。生孩子时没有回去上户口,一直拖着。现在农村户口不好办,有各种补贴,有地,你可以不种,但得有。最关键的是,万一儿子以后混不下去了,还能回家,还有一亩三分地可以守住。倒不是稀罕这一亩三分地,主要还是有危机感。



前几年没有压力,从去年开始,感觉压力太大了。说实话,在职业方面,我一直很向上,我一直在进步。但是,没有感觉越过越好,是越来压力越大,还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觉社会不稳定。坐公交车莫名其妙在想,这一车人,要是出事咋办?我现在每天在国贸那里倒车,看着人来人往,头晕、胸闷,莫名其妙地就觉得恐惧,感觉空气都是恐惧的。每天在办公室坐着害怕下班,在家里害怕上班,感觉危险。莫名其妙,感觉在家、在公司都危险。刚上班那两年挺高兴的。现在,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就好像是一条腿插进城市,另外一条腿一直举着,不知道往哪儿放。



来北京八年,还是有奔头,比待在家里强,但是没有家里安逸。2011年以前我一直生活在生存线上,今年我会转回来,摆脱生存线,往生活上发展,再过三五年,估计能往优质生活上发展。



(那你想过有一天回穰县吗?)



真实想法是,我想回家,太压抑了。但是回家之前,我要先挣一笔钱。我与你侄女不一样,她喜欢竞争激烈的生活。如果不是和你侄女结婚,不是她推我,我还是过很安逸的生活,我是喜欢悠闲自在的生活,我从来不在乎穿,我在乎生活质量。



所以我比较喜欢回穰县,开个小卖部,抽个烟,喝个茶,晒个太阳,看着人来人往,就行。我自始至终还是想着挣一笔钱回家,没有想着在北京安家。因为它不接纳我,在没有钱的情况下,一切问题都不能解决,户口、房子、交通,都不行。我想要的安逸生活根本没办法实现。在北京,就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有机会我还要回去。不过,现在看来,指望我的工资挣大钱可能性还是不大,就看你侄女的服装生意怎么样。



我现在是没有一点休息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忙工作,到星期六、星期天更忙,得去照顾生意。但是,我又舍不得放下我的职业,虽然挣钱少,毕竟,那是我的专业,说不上是精神支撑,就是舍不得。如果完全辞职去做小生意,像现在的生意,每天乱糟糟的,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为几块钱在那儿吵啊磨啊,我是真的做不来。那些人素质都很低,老想把我们赶走,欺负你侄女。有一天,我拿着一把刀,有六七寸那么长,站在过道中间,骂,妈那个×;,谁再欺负我们,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侄女最近在通州一家商场的地下室租了一个摊位,卖服装,生意还不错。说到拿着刀子在商场叫骂的时候,正林坐直身子,挽起袖子,用手比画着刀的长度,表情特别强悍,我不禁有些好奇:“你真能做出来了?”



“狗急了都跳墙,这是为生存而战。不这样你根本就干不下去。所以,我经常说,要是买彩票中大奖了,我就回俺们庄,弄个大房子,弄个池塘,养个鱼。我可能和别人不一样,我喜欢那种很安静、很清静的生活。人,总有一个梦想,因为我有这个梦想,所以我得挣一大笔钱。如果挣不来,我肯定回不去。我不会在北京住,我最终还是要回家。家乡的生活比这儿安逸,每次回家感觉呼吸都是舒服的,空气很充分,精神很振奋。”



其实,几年前,在闲聊的时候,我们曾经劝过正林,不如干脆放弃他的工作,和侄女一起去做生意,跟着侄女的父亲、我的一位堂哥到云南校油泵,那样,一年至少可以挣十来万元。以正林现在的工资,只能维持生存,永远不能买房,不能让孩子上好的幼儿园,不能去商场购物,不能相对放松地生活,发展的可能性很小。正林一直没有正面回应我们的建议。他没说原因,我觉得,他连想都没想过,有一天他要在灰天泥地里挣钱。他是有专业的人。



正林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我的堂侄女走过来,把他手里的烟拿掉,掐灭,扔到烟灰缸里,又把烟盒和烟灰缸拿走。正林没有反抗,连看都没看一眼,任凭老婆处置。



我又一次追问他:“真让你回穰县,你回吗?”



“回,肯定回。”



正林确定地回答了我,他的语气有点虚弱。“穰县”“梁庄”或许只是虚拟的一个理想之地,一个失落了的寄托而已。



从正林家出来,暗灰色的光笼罩着整个城市,阴郁、杂乱。要下雪了。回想坐在正林家的感受,有一种冷硬之感,像石头一样没有生机。恐怕正林自己也难以相信他能够实现那个梦想—回穰县,回村庄,坐在池塘旁边安静地做梦、发呆。因为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梦,但慢慢地,都把它遗失了。正林挤车的情形,他粗糙、仓促的家,他拿着刀在那个地下商场的叫骂,和他的奢华的、高雅的、能够展示城市内在活力和想象力的职业,刚好就是现代都市生活两个相反方向的端点。他每天就在这两个反差巨大的端点里频繁转换,这使他的生活显得特别错位。我在很多年轻人那里都看到这种错位,还有因这错位而带来的卑微感和深深的苦恼。



本文选自梁鸿新书《出梁庄记》。



梁鸿,学者


tXt,coM



VOL。275 远大志向

t?xt_小_说天堂

作者毛路



 



几年前我去昆明旅游。一天下午,我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对方自称是我的表姨,寒暄一番后,问我在干嘛。我的表姨们从来不给我发短信,找我有事儿都让我妈转达,我那腐尔摩斯的第六感告诉我:此事有诈,小心骗子。我没理会那条短信。到了晚上的时候,我又收到从同样的号码发来的同一条短信。当时我正跟新认识的朋友把酒聊天,兴致不错,便搭理了骗子一下,顺手回复道:傻逼,你好。



 



电话立马响起,是刚才那个号码打来的。犹豫片刻后,我接了起来。我还没来得及说“喂”,就听对方就说:毛路呀,你是不是发错短信了?



 



我顿时一身冷汗。



 



聊了半天,我终于想起来了,我有个远房表姨住在昆明,很久以前她来过我们家几次。她听说我要来昆明,便问我妈要了我的手机号。她在电话里,邀请我第二天去她家吃午饭。挂掉电话后,我打电话给我妈,证实了表姨的说法。



 



第二天中午,我去了表姨家。姨夫在上班,表弟在上课,吃饭的时候就我跟表姨两人。原以为会有点尴尬,但表姨是个比我还话唠的人,完全没给我留出尴尬的时间。我本来还纳闷,为什么是邀我吃午饭,而不是晚饭,原来是趁着其他人不在好说闲话。她把我认识和不认识的亲戚都挨个儿跟我八卦了一遍,也包括她自己的老公和儿子。我不知道她跟我妈一直有联系,不过就像她说的“你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言谈中,我能感觉到她对自己的老公不是很满意,对自己的儿子更是不满。“你说他怎么就继承了他爸的缺点,胸无大志,将来准没出息。”她希望我帮忙教育教育自己的儿子。在她眼里,我向来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希望我能影响一下她儿子。我对这个表弟,只有一个很模糊的印象,他貌似不太合群,很安静,独自跟泥巴也能玩上一整天。



 



 



 



我不知道姨妈觉得我是个好孩子的误会源自哪里,也许是我妈在我背后说了很多我的好话。其实我从小就是个心理阴暗的人,那时候碰到大人吵架,恨不得在旁边帮忙递喇叭。记得学习《我选我》那篇课文,男主站起来跟个傻逼似的说“我选我”时,我在心里直嘀咕:缺心眼吧!换了是我就塞给同桌两块糖,让他站起来说“我选毛路”。长大后,当我头一次听到“腹黑”二字时,就觉得这个词是为我发明的。就算现在我走在街上看到有人吵架,也会暗自配上阿姆的调子,脑补为黑泡模式。心理阴暗的同学不妨也试试,当你们抱着说唱的态度去理解泼妇骂街时,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说“艺术源于生活”了。这样说吧,我从来不是什么懂事的好孩子,我,只是演技出众而已。



 



可怜的姨妈并不知道,教育他人并不是我的强项,误人子弟倒还可以。如果有人想让孩子学坏,我可以底气十足地拍着胸脯说:“请给我三天时间,准给你带坏!” 但要让我把孩子教好,我就不太会了。不过姨妈也挺聪明的,她说:“你不要直接教训他,他不会听的。这几天,你多跟他一起玩玩,旁敲侧击,多方位刺激他,激励他。对啰,你的奋斗目标是啥子嘛? ”



 



“可能是我比较迷信,我总觉得理想这东西吧,说出来就多半没戏了。还是等实现以后,我再告诉您吧。”



 



 



 



“不告诉我,我也知道你娃娃志向远大。我们需要让他明白,一个人得有点追求,才会有成就。他简直是个完全没有追求的人,就跟你姨夫一样(此处省略五千字对姨夫的声讨)。”



 



我实在不想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本来想找理由推掉姨妈的请求,但由于之前我骂了人家是傻逼,心里有点歉疚,所以决定帮她这个忙。



 



周末的时候,表弟来我住的旅馆找我。当初的腼腆小正太,已经成长为一个腼腆小帅哥了。之前我居然不知道自己有个表弟长得像周渝民。他说:“你在昆明人生地不熟的。我妈让我陪你逛逛。”看来姨妈也挺“腹黑”的嘛。



 



我俩走在步行街上,因为心想着姨妈交给我的“重任”,说话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自然,还好表弟比我更不自然。尴尬的时候肿么办呢?我努力回想自己的尴尬交谈经历以及解决之道,某个主意从一锅浆糊的思绪中挣脱出来,越来越清晰,最后汇成两个字——啤酒。 



 



我在路边的咖啡厅里点了两瓶啤酒。当表弟把吸管插进啤酒瓶的时候,我才想起,他也许还没到能喝酒的年纪。



 



当我快喝完自己那瓶时,气氛仍旧很尴尬。面对尴尬气氛,我还有一个绝招——自爆八卦。于是,我跟他讲自己刚刚失恋,小子还挺会说话:“哪个不开眼的把你甩了?下回我帮你揍他一顿。”



 



“失恋不代表被甩,你明白吗?”



 



“不明白,对我来说,失恋就是被分手。”



 



“将来你就明白了。”我故作沧桑地说。



 



“我觉得自己也快失恋了。”他郁闷地说。 



 



“要我帮忙揍她一顿吗?”



 



两人都笑了。然后大家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聊天了。我听他讲学校里的故事,他听我讲单位上的故事。末了,我想起姨妈交给我的任务,便问他:“你想考哪所大学?”



 



“还不知道呢。我现在才高一,想那么多干嘛?”



 



“有个目标,才好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呀。”



 



他“喔”了一声,接着不说话了。



 



我第一次觉得,“喔”跟“呵呵”是一家的。



 



我继续说:“你没想过将来要干嘛吗?”



 



“没有。”



 



“难道你没有任何理想吗?”



 



“理想是什么?”



 



“就是你想要实现,但还没有做到的事情,人生志向什么的。”



 



“这样说的话,我还是有理想的。”



 



我乘胜追击,连忙追问:“那你的理想是什么? ”



 



他用吸管吸了口啤酒,“我想要自己这辈子天天都过得有点意思,哪怕每天只有十分钟的时间有趣就好。”



 



“今天为止,你觉得自己每天都过得有意思吗?”



 



“当然啦。不然我早上爬起来干嘛?”他嘿嘿地笑了笑说,“啤酒真难喝!不过尝尝也挺有意思的。”



 



笑容在他脸上停留了一会儿。我不知道这个孩子将来会不会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我有种感觉,他很快乐,就算以后经历再多的失恋和挫折,伤痛之后,他也总会快乐起来的。幸福不是目标,而是种能力,这孩子多半已经具备此种能力了。



 



突然觉得自己的远大志向,在这个孩子面前简直弱爆了。有时候教育者才是最该被教育的对象吧。“每天都有点意思”,看似稀松平常,实际上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其实生活本身就可以是理想,生活本身就能鼓舞生活。为什么我从来没想过,就用每一天庆祝每一天?而总是舍近求远,用一个“远大”的理想支撑自己,激励自己,一旦发现无法实现,就觉得自己当了卢瑟,却从不停下来想一想:今天我过得有意思吗?



 



为什么我不能容忍自己理想破灭,却放任自己麻木地度过一天又一天? 我需要好好想一想。



 



毛路,出版人


wW w。xia oshuotxT。



VOL。276 少帅禅园

t,xt,小,说,天,堂

作者甘鹏



 



“少帅禅园”在北投的山里面。朋友薇薇安之前去了,她在查台北周边哪家怀石料理好吃时查到这家餐厅。一吃觉得不错,再又发现居然是张少帅昔日的住所。知道我会感兴趣,我再访台北,她便特意开了车带我去。当然也再大快朵颐。



那天下午我们先去了林语堂故居——从蒋介石到胡适、林语堂、梁实秋、张大千……昔日民国风云人物,书写历史的枭雄与偶像,如今都化成一座座故居,散布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