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97-冯氏锦囊秘录-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火则愈,不必去火补阴,而火自息也。大抵诸脉有余,痹在表,诸脉不足痹在里。 
风者四时八方之气,从鼻而入乃天之气也。痰者五谷百物之味,从口而入,脾胃之 
湿所结乃地之气也。故风胜者先治其风,痰胜者先治其痰,风与疾相等,则治风兼治 
痰,此定法也,《经》云∶风之伤人也,先从皮毛而入,次传肌肉,次传筋脉,次传骨 
髓,故善治者,先治皮毛,次治肌肉,由此观之。乃从右而渐入于左也。皮毛者右肺主 
之,肌肉者右胃主之,筋脉者左肝主之,骨髓者左肾主之,从外入者转入转深,故治皮 
毛治肌肉不使其深入也。又曰∶湿之伤人也,先从足始,此则自下而之上,无分左右 
者也。从外入者,以渐而驱之于外,从下上者,以渐而驱之于下,此其治也。 
十指麻木,丹溪云∶是乃胃中有湿痰死血,宜二陈汤加苍术、白术、桃仁、红花、 
附子。 
有或腿足或肩背,一块肌肉木者,此阳气不足,不能周及,以致阴寒凝泣也。 
身上虚痒者,是血不荣于腠理也。用四物汤加黄芩煎,调浮萍末服之。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五痹汤
属性:治风寒湿之气,客留肌体,手足缓弱麻顽不仁。 
片子姜黄(一两) 羌活 白术 防己(各二两) 甘草(微炙,五钱) 每服五钱,姜水 
煎。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羌活汤
属性:治白虎历节风毒,攻注骨节疼痛,发作不定。 
羌活(二两) 附子 秦艽 桂心 木香 川芎 当归 牛膝(酒浸) 甘草(炙,各 
五钱) 桃仁(去皮、尖,麸炒) 防风 骨碎补(各一两) 每服四钱,姜水煎温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虎骨散
属性:治白虎风,肢节疼痛,如虎啮状。 
虎骨(酥炙,二两) 甘草(炙) 全蝎(去毒,各五钱) 麝香(一分) 天麻 防风 
牛膝(酒浸) 僵蚕(去丝、嘴,炒) 当归(酒浸) 乳香(另研) 白花蛇(酒 
浸,取肉,二两) 桂心(不见火,各二两) 为末,每服三钱,豆淋酒调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续断丸
属性:治风湿流注,四肢浮肿,肌肉麻痹。 
当归(炒) 川续断 萆 (各一两) 川芎(七钱五分) 天麻 防风 附子(各一两) 乳 
香没药(各五钱) 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温酒米饮任下。 
x三痹汤x 
方见前中风门。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麝香丸
属性:治白虎历节,疼痛游走,昼静夜剧。 
川乌(大者三个,生用) 全蝎(二十一个,生用) 黑豆(二十一个,生用) 地龙(五 
钱) 为末,入麝香少许,研匀,糯米糊丸绿豆大。每服七丸,甚者十丸,夜卧须令膈 
空,温酒下,微出冷汗一身便瘥。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虎骨丸
属性:治经络凝滞,骨节疼痛,筋脉挛急,遇阴寒愈痛。 
乳香 没药(各另研) 赤芍药 熟地 当归 血竭(五钱) 虎胫骨(酥炙黄) 
为末,用木瓜一枚,切破去核,入乳香末在内,以麻线缠定,勿令透气,以好酒六升, 
煮酒尽,取木瓜,去皮,研如泥,入熟蜜少许,杵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看病上下服。 
治白虎风历节风肿痛,以酽醋五升,热煎三四沸,切葱白二三升,煮一沸,滤出布 
帛色裹患处熨之。以搓为度。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活血丹
属性:治遍身骨节疼痛如神。 
熟地黄(三两) 当归 白术 白芍 续断 人参(各一两) 为末,酒糊丸,桐子大, 
或作五剂,煎服更效。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二妙散
属性: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有气加气药;血虚加血药;痛甚者加生姜汁热辣服。 
黄柏(炒) 苍术(米泔浸,炒) 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 
气。表实者加酒少许佐之。若痰带热者先以神芎丸下之,次以趁痛散类调治。 
治酒湿痰痛风。 
黄柏(酒炒) 威灵仙(酒炒,各五钱) 苍术 羌活 甘草(三钱) 陈皮 芍药(各一 
钱) 为末,每服一二钱,沸汤姜汁调服。 
x活络丹x 
见前中风门。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方脉疠风合参
属性:大风病是受得天地间杀疠之风,古人谓之疠风者,以其酷烈暴悍耳。须分在上在 
下,在二者,以醉仙散,取臭涎恶血于齿缝中出。在下者,以通天再造散,取恶物陈虫 
于谷道中出,所出虽有上下道路之殊,然皆不外乎手足阳明二经,盖肠胃如市,无物不 
受,脾膈二经之腑,脾主肌肉肺主皮毛,乃腑病及于脏也。治此病者,须看其疙瘩与 
疮。若上先见,在上体多者,病在上也。下先见,三下体多者,病在下也。上下同得者, 
在上复在下也。胃与大肠无物不受,此风之入人也。气受之则在上多,血受之则在 
下多,气血俱受者甚重,是非医者神手,病者铁心,罕有得愈。若从上或从下,由渐而 
来者,皆为可治。但人易缓忽,不能断味绝色,则难免再发。再发则终不救矣。 
风起于八方,应其时则物生,违其时则物杀。凡人中气不足,如持虚受物,乃感受 
此杀物之气,变而成湿,久而成热,气浊血污,历传脏腑,生虫溃肌,流行为害,虫食 
心则足底穿膝肿,食肝则眉落,食肺则鼻崩声哑,食肾则耳鸣啾啾,耳弦生疮或痹或 
痛,如针刺状,食身则皮痒如虫行,自头面来为顺风,自足心起者为逆风,总由湿热之 
毒,污结而成也。先以再造散下之,稀粥调理,勿妄动作劳,后以醉仙散,取臭涎恶血 
于齿缝中出,或吐或利以泄越其邪,面黑渐白而安。 
大风症者所因不一,或色欲当风,或醉卧湿地,或乘热脱衣,或汗出入水,或空心 
饥饿山行,感山岚瘴气,或劳役奔走途中,冒寒雨阴露,皆由内伤形体,不知避忌,外 
感风湿毒瓦斯,入于皮毛血脉肌肉筋骨之间,当时失于驱散,停积既久,以至营卫不内联 
外熏蒸,内则生虫,外则生疮,脏腑经络皆受患矣。眉毛先落者,毒在肺,面发紫泡 
者,毒在肝,脚底先痛或穿者,毒在肾,偏身如癣者,毒在脾,目先损者,毒在心,此 
五脏受病之重者也。古人谓大风疾,三因五死。三因者,一曰风毒,二曰湿毒,三曰传 
染。五死者,一曰皮死,麻木不仁;二曰脉死,血溃成脓;三曰肉死,割切不痛;四曰 
筋死,手足缓纵;五曰骨死,鼻梁崩塌,与夫眉落眼盲,唇翻声噎,皆为难治。所以然 
者,由邪正交攻,气血沸腾,而湿痰死血,充满于经络之中,热胜则肉腐,故生虫生 
疮,痛痒麻木也。治法内通脏腑,外发经络,养荣益卫,补正逐邪,大剂峻药久服, 
而虫疮痛痒麻木自愈矣。亦须首尾断酒戒色,忌食发风动气、荤、腥、盐、酱、炙、 
爆生冷之物,清心寡欲,方保无虞。 
疠疡所患,非止一脏,然其气血无有弗伤,兼证无有弗杂,况积岁而发现于外,须 
分经络之上下,病势之虚实,不可概施攻毒之药,当先助胃壮气,使根本坚固,而后治 
其疮,盖病有变有类之不同,而治法有汗有下有砭刺攻补之不一。兼症当审重轻,变症 
当参后先,类症当详真伪,而汗下砭刺攻补之法。又当量其人之虚实,究其病之源委而 
施治焉,盖虚者正气虚也。实者病气实也。再造散治其病在阴者,用皂角刺直达病所, 
出风毒于荣血中,肝主血,恶血留止属肝也,且虫亦生于厥阴风木所化,用此以治其 
脏气,杀虫为主。白丑者,专入胃与大肠,既走下焦血分,复去气中湿热,追虫取积, 
从大小便而利出之。郁金者,因性轻扬,善治郁遏气血之凝滞,因味苦辛,善消阳毒积 
热之亢炎,以大黄引入肠胃荣血之分,利出瘀血虫物,醉仙散治其病在阳者,用鼠粘子 
解散阳明风毒。偏身恶疮,胡麻遂诸风,润皮肤,蒺藜散恶血而清胃,通鼻气而祛风, 
防风为诸风之总司,栝蒌根解烦热之要领,枸杞润肾燥而祛风,蔓荆散风淫而明目,苦 
参专攻湿热,扫除溃疡,以祛赤癞眉落之毒,八者祛风散霉,上下内外周而至矣。 
风有三十六症,而疠风为最酷,感之难免于死者,以其更多不守禁忌也。《经》曰∶ 
脉风盛为疠,疠者恶也。脉主血,血热而杀疠之气袭之,则血脉凝结,卫气不行其气不 
清,鼻为呼吸之所要,宗气由之出入也。今营运之气不能上升为用,故鼻柱腐坏,肌肉 
溃疡也。经文治法,有发汗与刺血二法,汗出以泄荣卫之拂热,刺肿以出恶血之留蓄。 
子和曰∶一汗抵千针,盖以刺血不如汗之周偏也。尤宜助胃气以固根本,实卫气养荣血 
以继之,盖原其本,皆由嗜欲劳动气血,不避邪风冷湿,使湿气与胃气相干而致,是正 
虚为本,而湿热是标也。虽名曰风,不可纯作风治。 
一贫妇因无膏粱浓味,故服醉仙散外。又服加减四物汤百余剂,半年之间,月经行 
而风症亦愈,故贵薄滋味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疠风合参
洗药方
属性:地骨皮 荆芥 苦参 细辛各等分锉片每用二两,水煎熏洗,遍身血出为效, 
务要汤宽,浸洗良久方佳。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疠风合参
敷药方
属性:治疮大烂,遍身涂之,不烂不必敷也。 
黑狗脊(二两,如无,以杜仲代之) 蛇床子(一两) 寒水石 白矾(枯) 硫黄(各二 
两) 朴硝 为末,腊猪油或香油调敷。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疠风合参
柏叶汤
属性:用东南枝上柏叶一秤,水一桶,煎三沸,去渣瓮盛,旋熬蚕砂调服,初服此苦 
涩,三五日后甜,十日四肢沉重,便赤白痢,一月后发出疮疙瘩破,用乌龙散搽之。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疠风合参
乌龙散
属性:乌龙尾(即倒吊尘灰)二钱) 乌鸡子皮 共为末,搽之。 
一法用苍耳叶为君,以苦参为佐,更以酒煮乌蠡鱼,细研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 
十丸;加至七八十丸,热茶清下,日三服。一二月而安,入紫萍尤妙。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疠风合参
加减大造苦参丸
属性:治大风疮,及诸风赤白癜风神效。 
苦参(一斤) 蔓荆子 牛蒡子 何首乌 禹余粮 黄荆于 枸杞子 蛇床子(各三两) 
防风 荆芥 角刺 胡麻子(半生半熟) 苍耳子(各十两) 香白芷(一两五钱) 为末, 
用皂角捣烂熬膏,入前药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茶酒任下。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疠风合参
醉仙散
属性:须量人大小虚实用之,症候重而急者,先以再造散下之,方投此药,须断浓味盐醋 
椒果茄子,煎炒烧炙等物,止可淡物淡粥,及煮淡熟菜,或乌梢白花蛇以淡酒煮熟食 
之,以助药力也。 
胡麻子 牛蒡子 蔓荆子 枸杞子(四味俱炒黑色,各一两) 白蒺藜 栝蒌根 苦 
参防风 上为细末,每一两,入轻粉一钱,拌匀,每服一钱,茶清调,晨午夕各一 
服,服后五七日,先于牙缝内出臭涎,浑身痛,昏闷如醉,后利下恶物臭积为效。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疠风合参
通天再造散
属性:须调补气壮,方服此药。 
郁金五钱) 皂角刺一两(独生者去尖) 大黄(炒)一两) 白丑(头末,六钱五分, 
半生半熟) 上为末,每服五钱,日未出时,以无灰酒调,面东服之,当日必利下 
恶物,或臭脓,或虫,如虫口黑色,乃是年深者,赤色是近日者,数日后进一服,无虫 
积乃止。 
一法下用桃、柳、桑、栀、楮五枝,浓煎汤,大缸坐没颈浸一日,汤如油为效。 
又法,紫背浮萍,煎汤浸,妙。 
x一方x 
用苍耳草于五日五日,六日六日,五更时带露采捣汁,熬膏作锭子,取一斤半重鲤 
鱼一尾,剖开,连肚肠入药在内,以线缝之,用酒二碗,慢火煮干为度,令患人吃尽 
鱼,不过四五尾即愈,忌盐百日。 
x一方x 
治大风肌顽麻,皮肤瘙痒,遍身疥癞瘾疹,面上游风,或如虫行,紫白癜风,贼 
风,攻注腿脚生疮。 
川乌 白芷 苦参 胡麻 荆芥 防风(各三两) 当归 川芎 独活 羌活 白蒺藜 
赤芍药 白附子 山栀子(各一两) 何首乌 大风子(去壳) 葳灵仙 地龙(各二两) 
蔓荆子(一两五钱) 为末,先取乌蛇一条,好酒浸,煮熟,去骨取肉晒干,或焙,同为 
末,酒糊丸,桐子大,每四十丸,茶汤下。 
x一方x 
治大风疮,令眉发再生,用柏叶,九蒸九晒,为末,蜜丸,如桐子大,日三服,夜 
一服,白汤下。每服五六十丸,百日后生眉发。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疠风合参
马齿苋膏
属性:治两足血风疮,并两肩背风湿疮疼痒至骨。 
马齿苋(切碎,焙干,五钱) 黄丹(飞) 黄柏 枯白矾 孩儿茶(各三钱) 轻 
粉(一钱) 为末,和匀,后入轻粉,用生桐油调,摊于浓桐油纸上,用葱椒汤洗净患处,贴之。 

杂症大小合参卷九
寒门(儿科)
属性:夫严冬凛冽,万象收藏,犯之者反少,以其能知避也。若夫早晚寒热,风雨非时, 
形寒饮冷,皆人自致之寒也。肺为脏首,受寒则喘嗽,气逆发热毛焦。胃为腑首,受寒 
则呕逆恶心,渴烦发热,质薄者受即陡成,质浓者积久病发,如《经》曰∶冬伤于寒, 
春必温病,此积久而发者也。如中寒之症,手足厥冷,寒颤口噤,口吐涎沫,不能啼哭 
者,此受即陡成者也。更有胎中受寒,生下面色青白,四肢厥逆,盘肠气钓,噤口不 
开,脏寒腹痛,而为胎寒者,此又积之最深者也。然寒症最类于热,因逼阳在外在上, 
但知其显而不知其微,切宜深察。如脉数者,或饮水者,或烦渴动摇者,皆为热病。 
若新咳嗽者,水液清澈,而尿不涩者,手足厥冷者,大便完谷不化,身凉不渴,脉迟 
者,皆属寒症。但手足厥冷,固多属寒,间亦有阴阳偏倾,不能宣行,是以阳气蓄聚于 
内,不能营运四肢,所谓热深厥亦深者,又宜细辨。故曰∶寒热如水火,误治即杀人。 
丹溪曰∶寒症须投热药,然热药须加凉剂以向导之,或热药冷冻饮料,使同声易于相应, 
《经》所谓从而逆之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九寒门(儿科)
理中汤(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
属性:治脏腑中寒,四肢强直。 
人参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各等分) 水煎服。 
x一方x 
干姜 橘红 半夏 白术(麸炒) 浓朴(姜汁炒) 茯苓 桂心 甘草 水煎服。 
x一方x 
用食盐,同吴茱萸炒,绢包,熨儿脐腹。 

杂症大小合参卷九
方脉寒门合参
属性:夫天气下降则清明,地气上升则晦塞,故阴邪为害,不发则已,其发必暴,是以中 
寒一症,乃仓卒感受天地大寒肃杀之气,其病即发,非若阳寒之邪,由表循经,以渐而 
深也。有卒中天地之寒者,有口得寒物者,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治法主乎温散,多 
从补中益气汤,用参 以托住正气,加入温散药以治之。气虚甚者少加附子,以行参 
之势,是症多因中气大虚,肤腠疏豁,故外寒内冷,得以感中,不分经络,惟当温补, 
其脉沉细,手足厥冷,息微身倦而懒言动,虽身热而不渴者是也,宜急温之,迟则不 
救,必藉姜桂附子之猛,方能胜病,即四君元老之剂,不可以理繁治剧也。与热症相 
似,而大不同,盖逼阳在外,易相类耳。凡阴邪上冲,孤阳扰乱,急进纯阳之剂,以驱 
阴气,辟乾坤而揭日月,光明之用,岂不彰哉!若脉数有力者,或壮热饮水者,烦燥动 
摇者,方为热病。寒热如水火,误治则杀人。可不细辨欤! 
夫寒症或外受或内伤,皆当时受病之 
名。若稍久则郁而成热,故伤寒经名病热也。然有终不能成热者,由其人阳气素虚, 
向已阴盛阳微,今一感外寒,微阳益损,焉能有力变热也?然阴症俗论必归房劳,又必 
归伤寒,而不及杂病,且专责男子,而不及妇人小儿,殊为可怪。夫阴症即虚寒症,亦 
即亡阳症也。男女老幼杂病伤寒皆有之。如产妇亡血及崩漏过多;又如卒然大吐血不 
止,与霍乱吐泻无度,或因汗吐下太过,及为寒凉药所伤,或暑月咨意追凉,冬月忍饥 
劳倦,为寒所中,凡此之类,皆能令人元气暴脱,忽变为手足厥冷,体疲无气,脉微欲 
绝,与房欲脱阳之症,无丝毫异,而治法总不外人参、附子、肉桂、干姜救之。急则 
生,缓则死,同归一辙,胡可歧为二也?能明乎此,则阴症未尝必犯于有欲之人,及伤 
寒一症也。总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