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貌:相貌,形状。与(yù):共,指两只脚共行。
(6)泽雉:野鸡。
(7)蕲:期,求。富:畜养。樊:笼子。
(8)王(wàn8):通“旺”,旺盛。
(9)不善:不自由。
'译文'
公文轩看到任右师的人惊讶的说:“这是怎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只有一
只脚呢?这是天性,还是被人砍掉的呢?”公文轩又说:“这是天性,不是
人为。这是天性使他只有一只脚的,人的天性的形体本来是两只脚并行的,
因而可知这是天性,并不是人为。野鸡十步一啄食,百步一饮水,也不期求
被畜养在笼子里。精神虽然旺盛,但行动不自由。”
老聃死(1),秦失吊之(2),三号而出(3)。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4)”
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5),
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6),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7),必有不蕲言而言之(8),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9),忘
其所受(10),古者谓之遁天之刑(11)。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12)。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13)。”指穷于为薪(14),火
传也(15),不知其尽也。
'注释'
(1)老聃(dān):即老子,春秋末期道家的创始人,对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有较大的贡献,
著有《道德经》(亦称《老子》)一书。
(2)秦失(yì):人名,姓秦名失,老聃的朋友。
(3)三号(háo):三,指古代的概数,非指三声,号,哭而不哀为号。三号,指大哭一阵。
(4)弟子:指老聃的弟子。夫子:指老聃。
(5)其人:指老聃的弟子。
(6)向:刚才。
(7)彼:指老聃弟子中哭的人。会:聚集。
(8)言:言说。
(9)遁:违背,违反。倍:增加,添加。
(10)受:禀受。
(11)刑:过错,过失。
(12)适:有时。来:指生。去:指死。
(13)帝:天帝或自然。县(xuán)解:悬解,道家对生死、得失等都持无所谓的态度。
(14)指:手。薪:薪柴。
(15)火传:火种的流传。
(16)不知其尽:指不尽其性而言。
'译文'
老聃死去,秦失吊唁他,哭一阵就出来了。老聃的弟子说:“你不是我
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那么这样吊唁,行吗?”秦失说:
“行的。以前我认为你们都是得道之人,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刚才我进去吊
唁时,看见有年长的哭他,象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的人哭他,象哭自己的
父母。你们聚集在这里,必定有不想说的话而说了,不想哭而哭了。这是违
反天性增加俗情的,忘记了天性的享受,古人称之为违反天性的过错。有时
出生,是你们老师的应时;有时死去,是你们老师的顺乎自然。应时而生而
又顺乎自然而死,那么哀乐就不能进入身心,古人称这是自然的悬解。”用
手掰薪柴有穷尽,但火种流传却不穷尽。
人间世
'题解'
《人间世》以义名篇,所谓“人间世”即指人间的社会。本篇主要是庄子对待人与
人的关系的处世哲学。这篇文章由五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颜回与孔子的对话,说明世故人情的难处,指出只有忘我才能处世,而
忘我必须作到心斋。第二部分,通过仲尼告诫诸梁的对话,说明了庄子的义命观。这种义
命观就是不得已而从之的忠君之德和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让人们达到不言不行的游世游
心为主的极端消极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第三部分,通过颜阖与蓬伯玉的对话,说明了庄
子厌恶暴君的思想、但又无能为力,只好以顺世代争,使自己返回到婴儿无疵的状态来对
待人事。第四部分,通过匠石见栋树的寓言,阐明了无用是大用的观点。庄子主张以无用
的避世态度来对待社会的一切,才是绝对的自由,才是神人、至人的最高境界。第五部分,
通过南伯子紊游商之丘见大木和对支离疏长相的描绘以及孔子与接舆相会得到的讥讽,说
明了有用之害和无用是大用的道理。
但是,本篇有“与天徒”的平等思想和“心莫若和”而“和不欲出”的不走极端的
辩证思维的极积意义。
颜回见仲尼(1),请行(2)。曰:“奚之(3)?”曰:“将之卫(4)。”曰:“奚
为焉?”曰:“回闻卫君(5),其年壮,其行独(6);轻用其国(7),而不见其过
(8);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9),若蕉(10),民其无如矣(11)。回尝闻之夫
子曰:‘治国去之(12),乱国救之(13),医门多疾(14)。原以所闻思其则(15),
庶几其国有廖乎(16)!”仲尼曰:“。。(17)!若殆往而刑耳(18)!夫道不欲杂,
杂则多,多则扰,扰者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19)。
所存于己者未定(20),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21)!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
所为出乎哉(22)?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23);知也者,争之
器也(24)。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25)。且德厚信矼(26),未达人气,名闻不
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27),是以人恶有其美也,
命之曰菑人(28)。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曹夫(29)!且苟为悦贤而恶
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若唯无诏(30),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31)。而目将
荧之(32),而色将平之(33),口将营之(34),容将形之(35),心且成之(36)。是以
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37),必死于暴
人之前矣!且昔者桀杀关龙逢(38),纣杀王子比干(39),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
人之民(40),以下拂其上者也(41),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42)。是好名者也。昔
者尧攻丛枝、肯、敖(43),禹攻有扈(44),国为虚厉(45),身为刑戮。其用兵不
止,其求实无已(46)。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
能胜也,而况若乎!虽然,苦必有以也(47),尝以语我来(48)!”颜回曰:“端
而虚(49),勉而一(50),则可乎?”曰:“恶!恶可(51)!夫以阳为充孔扬(52),
采色不定(53),常人之所不违(54),因案人之所感(55),以求容与其心(56)。名
之曰日渐之德不成(57),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比(68),外合而内不皆(69),其
庸讵可乎(60)!”“然则我内直而外曲(61),成而上比(62)。内直者,与天为徒
(63)。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64),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
(65),蕲乎而入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
与人之为徒也(66)。擎跽曲拳(67),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
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68),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
言虽教,滴之实也(69),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
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70)。法而不谍(71),
虽固亦无罪(72)。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73)。”颜回
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74),吾将语苦(75)!有心而
为之,其易邪?易之者(76),暤天不宜(77)。”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
酒不茹荤者数月矣(78)。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
也(79)。”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80),心止于符(81)。气也者,虚而待物者
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82),实自回也;
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人游
其樊而无感其名(83),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84),一宅而寓于不得已
(85),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86)。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
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
波阂者(87),虚室生白(88),吉祥止止(89)。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90)。夫徇
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91),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
纽也(92),伏戏、几蘧之所行终(93),而况散焉者乎(94)!”
'注释'
(1)颜回:人名,姓颜名回,鲁国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仲尼:孔丘的字。
(2)请行:辞行。
(3)奚:何处。之:往。
(4)卫: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国名。
(5)卫君:指出公輙。一说卫灵台蒯聩,非是,因颜回此时已死。
(6)行独:行为自专独断。
(7)轻用其国:指轻率处理国事。
(8)不见其过:不自知自己的过错。
(9)死者以国量乎泽:死尸填充国中的泽地。
(10)蕉:通焦,焦枯。
(11)无如何:无可奈何。
(12)去:离开,离去。
(13)就:趋从,此处为作官、就任。
(14)医门多疾:良医门前多病人。
(15)则:道理,办法,一本则前有“所行”二字可供参考。
(16)庶几:也许可以,差不多。瘳(chōu):病愈。引申为恢复元气。
(17)。。:同“嘻”,叹词,表示惊惧、惊叹。
(18)若:你。殆:将要,恐怕。刑:刑戮。
(19)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指先立己而后立人。
(20)未定:没立稳。
(21)暇:空闲。暴人,残暴的人,指卫君出公輙。
(22)荡:犹溢,过分,过量。
(23)轧:亦作礼,倾轧。
(24)器:工具,手段。
(25)尽:善于。
(26)德厚:道德纯厚,信矼(qiāng):信行确实。
(27)术:通述,陈述,叙述,绳墨:木匠打直线的工具,比喻规矩或法度。
(28)命:命名。
(29)菑:灾的异体字,灾害。
(30)若:你。诏:告,多用于上告下。
(31)王公:指卫君。乘:凭借。人:指颜回。捷:胜。
(32)而:同汝,你。荧(yíng):指迷惑不解,与《齐物论》的“是黄帝之所听荧”的荧相同。
(33)而:同汝,你。色:气色。平:平静。
(34)营:营救。
(35)形:外形,表现。
(36)成:行成,妥协。
(37)厚言:忠厚的言论。
(38)桀:夏朝的最后一帝,是暴虐无道的暴君,关龙逢(páng):桀的贤臣,因谏桀而被害。
(39)纣:殷朝最后一帝,也是暴君,他的庶叔比干因忠谏而被他挖心而死。
(40)伛拊(yǔfù):怜爱抚育,伛同妪。拊同抚。人:指国君。
(41)拂:违背。
(42)修:好,善。挤:排挤。
(43)丛枝、胥、敖:小国名,《齐物论》为宗脍、胥、敖。
(44)有扈:禹时的一个部落。
(45)虚:同墟,废墟。厉:厉鬼。
(46)实:实利,指土地财赋等。
(47)以:因。
(48)尝:尝试。
(49)端:端正,端庄。虚:谦虚,不做。
(50)勉:勤勉。一:不二。
(51)恶可:不可。
(52)阳:指气质刚强。孔:甚。扬:张扬,宣扬。
(53)采色:表情的轻易变化。
(54)常人:一般人,普通人。不违:不敢拂逆。
(55)察:凭据,压抑。感:想。
(56)容与:自快,放纵。
(57)渐:逐渐,指小德一天天长进。
(58)执:固执。执而不化:执一而不化。
(59)外:外表,表面。内:内心。訾(zí):说人坏话,说人短处。不訾:不能批评自己的短处。
(60)其:这样。
(61)内直:内心正直。外曲:外表委曲。
(62)成:自以为得当的看法。上比:上比古人的见解。
(63)与天为徒:与大自然交结为友。
(64)子:儿子。所子:所生所养的儿子。
(65)而,同尔,你。人:别人。
(66)人:世人。
(67)擎(qing):执,指执笏,即大臣上朝拿着手板。跽:长跪,屈膝点地,挺身而跪。曲拳:
曲身抱拳鞠躬。
(68)疵:缺点,毛病,作动词用指诽谤。
(69)谪(zhè):诤。
(70)大,通太。政:通正。
(71)法:法规。谍:犹谍,当。
(72)固:浅陋,固陋。
(73)师心:以自心为师,坚持己见。
(74)斋,本意为斋戒,引申为心地平静专一。
(75)若:通“汝”,你。
(76)易之:轻易失去。
(77)暤(hào):通“皓”,明白。暤天:自然之天。《天地》“无为为之之谓天”即指暤天而
言。不宜:不如。
(78)茹:吃。荤:肉食。一说指葱、蒜、韭一类的菜非是。
(79)心斋:庄子哲学的专有名词,指的是绝对的排除感觉,取消认识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停
止人的思维活动去体认道的一种方法。
(80)止:停止。下止同。
(81)符:征,概念。《荀子·正名》的“心有征知”即此意,心止于符:即心止其所。
(82)使:使用。此使后宾语斋省略。
(83)樊:笼子,潘篱;这里指卫国的领域。
(84)无门无毒:承前“医门多疾”说的。毒:药。
(85)一宅:心灵聚一。
(86)无行地难;走路不留痕迹困难。
(87)阕(què):空明。
(88)白:纯静。虚空生白:空明纯静的心静生出光明来。
(89)止止,止其所止,止其宁静的心。
(90)坐驰,指形坐而心驰。
(91)徇:同循,顺。徇耳目内通:即《养生主》中所说的“官知止”。
(92)纽:枢纽。
(93)伏戏(牺、羲)、几蘧:上古时代的帝王名。
(94)散:指散人,没有才识的一般人。
'译文'
颜回去见孔子,向他辞行。孔子问:“要到什么地方去?”颜回说:“我
将到卫国去。”孔子又问:“去做什么事情?”颜回说:“我听说卫国君主,
他年壮,他行为自专独断;他轻率处理国事,而不认识自己的过错;他轻率
地用兵而不爱惜人民的生命,战死的人填满国内的沟壑,如同枯干的薪材一
样,使人民无可奈何。我曾听先生说过:‘社会秩序安定的国家要离开它;
社会秩序混乱的国家要去拯救它,就象良医门前多病人一样。’我愿意依据
先生所说的道理,考虑治理卫国的办法,也许可以把卫国的症结治愈吧!”
孔子说:“哎呀!你去了恐怕要受刑戮的!道是不能杂乱的,杂乱就多事,
多事就干扰,干扰就有忧患,有忧患就不可救药,古代的至人,先立己而后
去立人,如果自己的脚跟还没站稳,怎能有闲空去纠正暴人的行为呢?况且
你也知道追求道德之所以过分而才智之所以外露的原因呀!道德的过分在于
求名,才智的外露在于争胜。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
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而且德性纯厚,信行确实,未必达到投合别
人的气味,即使不与别人争名夺誉,也未必达到投合人心。如果你强用仁义
规范的言论陈述于暴人的面前,这是用别人的过失来显示自己的美德,认为
你是害人。害别人的人,别人必定反过来害他。你恐怕要为人所害了。况且,
假如卫君喜欢贤人而厌恶不肖之徒,何必用你去追求有异于人呢?你除非不
向他诤谏,否则卫君必定乘你言论的漏洞而争他的胜辩。你将会眼目迷惑,
面色平平,口里营营自己,态度恭顺,内心就会迁就他的主张了。这是用火
救火,用水救水,叫做愈救过错愈多,顺从一始就会没有穷尽,假如一开始
他就不信忠厚的言论相劝,那你就一定会死在暴君的面前了。况且,过去夏
粱杀关龙逢,殷纣杀王子比干,都是由于他们是注重修身以下位怜爱人君的
臣民,以在下的地位违背君主。所以君主因为他们修身来排挤他们。这是好
名者的下场。过去尧攻打丛枝、胥、敖,禹攻打有扈氏,使这些国家成为废
墟厉鬼,国君被杀,他们用兵不止,他们追求土地田赋不已,这也都是追求
名利的结果,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名利问题,就是圣人也无法战胜它,何
况你呢!虽然如此,你必定有你的办法。试说给我听。”颜回说:“态度端
庄而内心虚静,勤奋自强而精神专一,这样可以吗?”孔子说:“不!不可!
卫君气质刚强,张扬不止,表情无常,一般人都不敢违背他。压印别人的劝
告,以求内心的放纵。这种人每天用小德感化都不成,何况用大德来劝说他
呢!他将固执不化,即使外表附合而内心也不能批评自己的短处。你用的方
法怎么说可以呢!”“那么我就内心正直而表面委曲求全,以自己认为得当
的看法上比古人的见解。内心正直是与大自然结为友。与大自然结为友,知
道人君和我,都是天生的,而偏要将自己的言论祈求别人称善呢,祈求别人
不称善呢?象这样的人,人们都把他叫做天真无邪的童子,这就叫做和自然
同类的人。外表上委曲求全的人,是与世人同类的人。擎笏跪拜,曲身拱手,
这是做人臣的礼节,人们都这样做,我敢不这样做吗?做一般人都做的事情,
人们也就不指责我了。这就叫做与世人同类。援引成说上比古人,和古代贤
人同类。援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