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庄子译注于长春-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也就不指责我了。这就叫做与世人同类。援引成说上比古人,和古代贤
人同类。援引的言论虽然都是教训和诤谏的根据,但是古代就有这种情况,
并不是我创造的。象这样,虽然直率而下出毛病,这就叫做和古人同类。这
样做可以吗?”孔子说:“不!不可以!纠正的太多了,办法不通达,虽然
固陋也可以免罪,然而,只不过如此而已,怎么能够达到感化呢!你太坚持
自己的成见了。”颜回说:“我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请问你有什么办法?”
孔子说:“你以斋戒清洗心中的欲念,我将要告诉你的是这种方法,你有诚
心去卫国做事救人,哪里有这么容易的呢?你以为容易,可暤天也不容许,
便是违背了天理。”颜回说:“我的家境贫寒,不饮酒,不吃荤,已经有好
几个月了。象这样,就可以算是斋戒吗?”孔子说:“你说的是祭把的斋戒,
不是我所说的内心斋戒。”颜回说:“请问什么是内心的斋戒?”孔子说:
“你要使心志高度集中,屏除一切杂念,而要用心灵去体认,不仅用心灵去
体认,而要用气去感应,声音只在于耳,思虑只在于概念,气是以空虚对待
万物。只有道才能集结在虚之中,这种虚静,就是心斋。”颜回说:“我没
有听到心斋时,实在觉得我颜回自身的存在。听到了心斋之后,就觉得未尝
有我颜回存在了。这可以叫做虚吗?”孔子说:“你说得十分详尽了。我告
诉你,假如能够进入这种藩篱之中邀游,而不为名位所动,能听进的话,就
说;听不进的话,就不说。不开启门户就不会遭到毒害,把心志专一起来寄


托于不得已而为之的境地,就差不多了。不走路容易,走路不留痕迹困难;
为人情所驱使容易造假,为自然所驱使难以作弊。只听说过有了翅膀才能飞
翔,没有听说过没有翅膀也能飞翔的;只听说过有了知识才能认识事物,没
听说过没有知识却可以认识事物的。看那空明的心境,就会了解,只有把内
心空虚起来,才可以产生纯洁的状态,吉祥就来临了。如果不能止其所当上,
这就叫做形坐而心驰。使耳目感觉向内通达而排除心灵的理性,鬼神也会前
来归附,何况是人呢?顺应这样万物的变化,正是禹和舜所把握的关键,伏
牺和几蓬也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何况是普通人呢?”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1),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2),齐之待使者,
盖将甚敬而不急(3)。匹夫犹未可动(4),而况诸侯乎(5)!吾甚栗之(6)。子尝语
诸梁也曰(7):‘凡事若小若大(8),痹不道以欢成(9)。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
之患(10);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11)。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
能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12),爨无欲清之人(13)。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
我其内热与(14)!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
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15)。子其有以语我来(16)!”仲尼曰:
“天下有大戒二(17):其一,命也(18);其一义也(19)。子之爱亲,命也,不可
解于心(20);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21),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
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
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22),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
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23),何暇至
于悦生而恶死!夫子其行可矣!丘请复以所闻(24):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25), 
远则必忠之以言(26);言必或传之(27)。夫传两喜两怒之言(28);天下之难者也。
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29),两怒必多溢恶之言,凡溢之类妄(30),妄则其信之
也莫(31),莫则传言者殃(32)。故法言曰(33):‘传其常情(34),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且以巧斗力者(35)始乎阳(36),常卒乎阴(37),大至则多奇巧(38); 
以礼饮酒者,始乎治(39),常卒乎(,) 乱(40),大至则多奇乐。凡事亦然。始乎谅

(41);常卒乎鄙(42);其作始也简(43),其将毕也必巨(44)。夫言者,风波也(45); 
行者,实丧也(46)。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47)。故忿设无由(48),巧言偏辞
(49)。兽死不择音(50),气息莽然(51),于是并生心厉(52)。剋核大至(53),则必
有不肖之心应之(54),而不知其然也。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55)!故
法言曰:‘无迁令(56),无劝成(57)。过渡益也(58)。’‘迁令’‘劝成’,殆
事(59),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
中(60),至矣。何作为报也(61)!莫若为致命(62)。此其难者(63)。”
'注释'

(1)叶(shè)公子高:楚庄王侣的玄孙尹成子,被封于叶,名诸梁,字子高。使于齐:出使到
齐国。
(2)王:楚国的国君。使:派遣。重:指任务重大。
(3)甚敬而不急:态度十分恭敬而办事却不着急。
(4)匹夫:一般人,普通人。
(5)诸侯:国君,指齐王。
(6)栗,害怕,恐惧。

(7)子:先生,指孔子。
(8)若小若大:不论小大。
(9)寡:很少。道:大道。欢:欢快,双方乐意。成:成功。
(10)人道之患:指人为的刑罚之患,即国家的刑罚。
(11)阴阳之患:阴阳气失调的病患,即人身的忧苦。
(12)执粗:用粗茶淡饭。臧:美好,精细。
(13)爨(cuàn):烧人做饭的人。清:凉。
(14)内热:心中有火。《阳则》有“使其君内热发于背。”
(15)不足以任之:不能够承受它。
(16)其:请求的语助同。
(17)大戒,指应当遵守的戒条或法则。
(18)命:天命,天性,必然性。庄子是讲命定论的,所谓命定论就是“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19)义:人义,行为适宜,人为的。庄子的义就是不得已而从之的忠君之德,是他的义命观的
内容之一。
(20)解:解释。
(21)适:到,往。无适:不论到什么地方。
(22)易施:改变移动。前:当前。哀乐不易施乎前:指不依前境哀乐为之转移,即《养生主》
中所说的“哀乐不入”。
(23)行:实行,执行。情:情实。行事之情:按实际行事。忘其身:忘掉自己的得夫哀乐。
(24)复以所闻:再把听到的说一说。
(25)交:交往,国家间的外交。靡(mǒ):通摩,顺,爱。《马蹄》有“喜则交颈相靡”即此
意,相靡以信:即以信相靡的倒装,指以信任相亲怜。
(26)忠之以言:用语言表达相互忠诚。
(27)言必或达之:语言必定要有人传达它。
(28)两喜两怒:双方都高兴,双方都愤怒。
(29)溢:夸张。溢美:夸大好处。
(30)类忘,类似谎言。
(31)莫:通漠,薄,淡漠。信之也莫:不着人相信。
(32)殃:遭殃。
(33)法言:指古代的古语、格言。
(34)常情:合乎平常情感的言词。
(35)以巧斗力:以技巧角斗争力。
(36)阳:明朗,公开。
(37)阴:阴谋,暗算。
(38)大:通太。大至:大至,大甚,太过分。奇巧:特别的机巧,即指阴谋诡计。
(39)治:指规规矩矩。
(40)乱:迷乱。
(41)谅:信,诚实,谅解。
(42)鄙:鄙陋,庸俗,鄙视。
(43)简:简单,单纯。
(44)巨:艰巨。
(45)风波:捉摸不定。
(46)行:行为,做事,作为。实丧:得失。
(47)危:危难。

(48)忿:忿怒。设:设置,引申为发作。无由:没有别的原因。
(49)偏辞,偏面的言词。
(50)音:叫。不择音:狂呼乱叫。
(51)茀(bó):犹勃,气息急促的样子,怒气发作的表现。
(52)厉:恶,害。心厉:心中的恶念,指客人的意识。
(53)剋核:苛责。
(54)不肖:不善,不贤。应:报答。
(55)所终:结果,下场。
(56)迁:变迁,变更,更改,迁令:改变命令。
(57)无劝成:不加主观劝解的作用促进它。
(58)益:增加,添加。
(59)殆事:害事。
(60)养中:修真养性。
(61)作:作意。报,指齐国给的报答。
(62)莫昔:莫如。致命,指传达国君的指令。
(63)难者:指不难。
'译文'

叶公子高将出使齐国,问孔子说:“楚王派遣我的任务是重大的,齐国
接待使者,表面上很恭敬而实际上不着急。普通人尚不能说服,何况是诸侯
呢!我很怕他。你曾跟我说过:‘凡事不论小大,很少不按大道去办能达到
双方满意而成功的。事情如果办不成,就必然有人为的刑罚之祸患;事情办
成了,也必有阴阳气失调的病患,无论成败都不遭祸患的人,只有得道的人
才能做到。’我吃的是粗茶淡饭而不精细,烧火做饭的人没有请求乘凉的。
现在我早晨接受使命而晚上就要喝冰水,我是心中有火吧!我还没有了解事
情的真实情况,就已经发作阴阳气失调的病患了。事情如果办不成,必定遭
到人为的祸患。这双重祸患,做人臣的实在承受不了,你有什么办法告诉我
吗?”孔子说:“天下有两种引以为戒的戒条:一是天命,一是人义。子女
爱父母,就是天命之性,无法用心思解释;臣子奉君主,就是人为之义,无
论到哪里都不会没有君主,是没有什么办法在天地之间所能逃避的。这就是
所谓的戒条。所以子女事奉双亲,不论在什么去处都不停止它,是孝道的最
高境界;人臣事君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熊停止它,这是忠道的最高境界。
自我修养心性不以哀乐为转移,知道事难无可奈何而安心去做,是德性的最
高境界。为人臣子的固然有所不得已。按实际行事而忘掉自己的得失,哪里
还有时间去乐生而怕死呢!你这样去做就可以了!我再把听到的告诉你:凡
是结交邻近的国家就必定以信用相亲顺,远道的国家就必定用语言表达相互
忠诚,用语言就必定用使臣传达。传达双方都高兴或都愤怒的言词,是天下
最难的事情。使双方都高兴必定要多说好话,使双方都愤怒必定要多说坏话。
凡是添加都类似谎言,谎言就不着人相信,不相信传话的使臣就遭殃了,所
以古语说,‘要传达合乎常情的言词,不要传达过当的言词,就差不多可以
保全自己了。’况且用技巧角力争胜的人,开始时明朗公开,到后来则搞阴
谋暗算,太过分时就搞阴谋诡计;以礼喝酒的人,开始规规矩矩,到后来迷
辞无章,大过分时就淫乐百出了。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开始时相互谅解,到
后来就相互鄙视;做事开始时很简单,到结束时就艰巨。语言就象风波一样


捉摸不定;传达语言的人,有得有失。风波容易刮动,得失容易危难。所以
忿怒发作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由于花言巧语和片面言词。困兽要死时狂呼乱
叫,怒气发作,于是产生害人恶念。苛责过分时,就必定产生不善的恶念报
复他,而自己还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如果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谁能知道
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所以古语说:‘不要改变使命,不要强求成功,过渡
就是‘溢’。改变使命,强求成功,都是有害的。成就好事要很久,做成恶
事便来不及改正,可以不慎重吗!心神顺着外物的变化而邀游,寄托于不得
已而保养心性,最好了。何必专门去考虑齐国的报答呢!莫不如如实地传达
国君的意见,这会有困难吗!”

颜闺将傅卫灵公太子(1),而问于蓬伯玉曰(2):“有人于此(3),其德天杀

(4)。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5)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6); 
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之何(7)?”蓬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8), 
慎之(9)正女身也哉(10)!形莫若就(11)心莫若和(12)。虽然,之二者有患(13)。
就不欲14),和不欲出(15)。形就而且为颠(16),为灭(17),为崩(18),为
蹶(19)。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波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
彼且为无町畦(20),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兀崖(21),亦与之为无崖。达之,
人于无疵(22)。汝不知夫螳螂乎(23)?怒其臂以当车辙(24),不知其不胜任也,
是其才之美者也(25)。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26),几矣(27)汝不知夫
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
之怒也(28)时其饥饱(29),达其怒心(30)。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夫爱马者,以筐盛矢(31),以娠盛溺(32)。适有蚊虹仆缘(33), 而拊之不时(34),则缺衔(35),毁首碎胸(36)。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37),可不
慎邪?”
吾奈(,) 入((,) 入,(,) 
'注释'

(1)颜阖(hē):入名,姓颜名阖,鲁国的贤人。《让王》有“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
市先焉”,哀公欲见颜阖,而颜阖不士的故事。傅:师傅、老师。
(2)蘧(jù)伯玉,人名,姓蘧名媛,字伯玉,卫国的贤大夫,孔子的朋友。《阳则》有“蘧伯
玉行年六十而六十仕”的记载。
(3)人:指蒯聩。
(4)天杀:天性刻薄。
(5)与:相与。方:法度,原则。
(6)适:只。适足:只能。知:通智。
(7)之,指太子。
(8)戒,警惕。
(9)慎:谨慎。
(10)女:同汝,你。身:自身,自己。
(11)形,外形,外表。
(12)和:和顺。
(13)之:此,患,祸患,危险。
(14)人:进入,陷入。
(15)出:露出,显现。
(16)且:将。颠:颠倒,堕落。

(17)灭:灭亡,毁灭。
(18)崩:坏,败坏。
(19)蹶:跌倒,失败。
(20)町畦(tingqi):田园所限的区域,引申为限制、约束。
(21)崖,通涯。无崖:无拘束。在庄子看来,正人先正己。正已与孔子的正己不同,是成为婴
儿,为无町畦,为无涯,而归于无疵。这是对老子的“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思想的发展。
(22)疵:病,引申为毛病、缺点。
(23)妆:你。
(24)怒:奋举,奋发,与《逍遥游》中“怒而飞”的怒意同。当,通“挡”。辙:本指车轮碾
过的沟痕,俗称车道沟。此处则指车轮。
(25)是:自是的是,指自负,美:美化,夸大。
(26)积:多次,屡屡。伐:夸。之:指为声、为名、为妖、为孽。而:你。
(27)几矣:危险了。
(28)决:决断。
(29)时其讥饱:食之以时。
(30)达其怒心:不触犯他的怒心。
(31)盛(cheng 成)。矢:屎的借字。
(32)蜄(shen):回蜃,大蛤壳,溺:尿的借字。
(33)适:偶然,蚊忙:牛蛇,俗称瞎蛇。仆缘,附着,叮着。
(34)拊:拍打。
(35)缺衔:咬断口勒。
(36)毁首,毁掉宠头。碎胸:挣碎肚带。
(37)意:主意。亡:夫。
'译文'

颜阅将要做卫灵公太子蒯聩的老师,向蘧伯玉请教说:“在这里有一个
人,他天性刻薄,对他不用法度管教就会危害我们的国家,对他要加以法度
管教就会危害我的人身。他的才智只能认识别人的过错,而不能认识之所以
产生过错的原因。象这样的人。我怎么对待他呢?”莲伯玉说:“问的好啊!
要戒备他,要审慎地对待他,先正你自身!外表要随顺迁就,内心要浑融和
顺。虽然这样,这两者也述避免不了祸患。迁就不要陷入太深,随和不要过
于显露。表现出迁就得太深,就要颠败毁灭。浑融随和过于显露,他以为你
为了争名声,就会招致不祥的祸患。他如果象婴儿那样无知,你也和他一样
象婴儿那样无知;他对事毫无分别,你也随他对事毫无分别;他要无拘无束,
你也随他无拘无柬。这佯就会万无一失,引导他达到不犯错误的地步。你不
知道那螳螂吗?奋力举起他的臂膀去阻挡车轮前进。它不知道自己不能胜
任,这是因为它把自己的力量看得大大的结果。要戒备啊!要审慎啊!你要
屡次夸耀自己的长处去触犯他,那就危险了。你不知道那个养虎的人吗?他
不敢用活物喂它,怕它捕杀活物时引起它的愤怒;不敢用整个的物喂它,怕
它撕裂整个物时引起它的愤怒;知道它什么时候饥饱,不触犯它的怒心。虎
与人虽然异类,然而它却亲近饲养它的人,就是因为饲养者能顺从它的天性。
所以被它吃掉的人都是逆它的天性的。那爱马的人,用筐盛马屎,用大蛤壳
盛马尿。偶然间有只牛蛇叮在马身上,而拍打牛虹在马不在意时,马就咬断


口勒,毁掉宠头,挣碎肚带。本意在于达到爱马,而这种爱的结果却适得其反,这可以不审慎吗!”

匠石之齐(1),至于曲辕(2)见栎社树(3)。其大蔽数千牛(4)絮之百围(5), 
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6),其可(,) 以为舟者旁十数(7)。观者如市(8)(,) ,匠伯不顾

(9),遂行不辍(10),弟子厌观之(11),走及匠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