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萧克回忆录-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动出击平汉路,发起保(定)南战役。以第4 纵队为主力,另以冀中和冀
晋的各1 个分区配合,其他主力部队以战备姿态继续休整,准备打击出援的
敌人。

1947 年1 月21 日拂晓,战役开始,这天正值农历除夕,第4 纵队的指
挥员们冒着风雪严寒向保南地区的敌军据点突然发起攻击,一举攻克望都城
和王京村,全歼守敌。与此同时,参战的分区部队也分别破击了定县城至新
乐县城间的铁路。

初战告捷,我们继续向南攻击,乘胜扩大战果。当晚,第4 纵队分路隐
蔽南下,转至定县、新乐间,以奔袭分散孤立之敌先打援后攻城等灵活战法,
至1 月28 日,先进占新乐又夺取定县。这次保南战役,共歼敌3200 余人,
解放了望都、定县、新乐3 座县城,切断了保定到石家庄敌军的联系,使我
冀晋与冀中两个解放区联成一片。

敌人在保南吃了败仗,急于向我报复。2 月6 日,保定以北的敌军乘我
主力南移之机,以一部又从涞水向易县进攻;一部在徐水、固城一线策应。
为了诱敌深入,我军主力撤离易县,向西南方向退却,准备在塘湖地区歼敌。
但敌人进至塘湖后,只作短暂停留,便东向与进到姚村策应的敌军靠近。由
于敌军猬集一团,我们原定在塘湖歼敌的计划难以实现。为了创造新的战机,
我们当即以一部向平汉线固城、漕河段出击,威胁敌之侧后,并围攻徐水城。
这样,果然吸引了敌人,2 月15 日,敌人急忙回援徐水。16 日我们以主力向
姚村急进,当晚,我军各部队进入战斗,经3 小时激战,歼敌约两个营。正
当重新调整部署,准备发起总攻时,由于有的部队战场观察不实,把敌人向
姚村收缩误认为是向东撤退,以致错过战机。18 日,由于敌军增援,我们撤


出战斗。这一仗没有打好。

我们在保定南北连打四仗,挫败了敌人自占领张家口以来的锐气,但由
于未能大量地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整个战局仍未取得主动。

姚村之战后,军区机关驻地由冀西移到冀中的安国县。安国,古称祁州,
为北方最大的药材集散地,是个物产丰富,市场较发达的地方。由于姚村没
有打好,我们如实向中央军委报告。2 月21 日军委给聂荣臻和我发来电报,
对我们进行了批评,指出:你们最近时期在保、易间的争夺战是在被动情况
下进行的,故打不出好仗。今后应大踏步进退,不拘于一城一地之得失,完
全主动作战,先打弱敌,后打强敌,调动敌人,各个击破。

我感到军委对我们的批评是中肯的,指出了我们在前一阶段作战中存在
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是机械地执行夺取“三路四城”的方针。从当时敌我力量的对比来看,
是不适当的。首先打大同,更是失策;大同久攻不下,又不撤围,就更被动。

我从承德回到张家口后,奉命组织东线战役,这时我开始感到平绥线的
战略形势很紧张。大同久攻不下,西面有傅作义、马占山两军,东面是蒋军
的主力,均为美械化装备。因此,我在接受东线指挥任务后,想打好一点,
来缓解边区北线的形势,摆脱被动局面。我率军区主力在东线进行了两个多
月的作战,虽严重地打击了东线敌人的3 个美械化军,但仍未大量歼灭敌人。
后来中央局决定撤围大同,放弃张家口,这时北线的形势已是相当被动,但
有些同志还不愿从平绥线东段撤出。我当时虽然看到平绥线军事形势不利,
但对久围大同将造成的严重后果看得不够。从张家口撤退后,主力转到南面,
在保定南北连打几仗,除保南战役外,都是敌人主动进攻。而保南战役,也
是在敌人进攻我根据地的态势下,我们不得不采取的反击行动。这一时期的
军事行动,有保守倾向。

二是没有大量歼敌。从内战爆发以来,晋察冀军区部队在人民群众的大
力支援下,英勇作战,共歼灭了敌军8 万余人,堪称战果辉煌。但没有整师、
整军成建制地歼灭敌人,没有打出有较大影响的胜仗。罗瑞卿后来在政治工
作会议中,用“胜利不足”4 个字来概括当时的战局,我认为是恰当的。

军区的同志都在考虑怎样克服这些缺点和不足,认为必须打出去,争取
主动。为了争取主动,3 月底,晋察冀中央局在安国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
在聂荣臻的主持下,根据中央2 月1 日发出的《迎接中国革命新高潮》的指
示和军委一段时间来对我区作战的多次指示,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检查
了军事斗争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讨论了土改和生产问题,研究了今后斗争的
方向和任务。

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力争战局的根本转变。会议认真总结了内战爆发
以来我们的经验教训。我在会上谈了前面说的几个观点,并与一些同志交换
了意见。经过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认为:军事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于领导层(主要是中央局)对全面内战爆发思想准备不足。在“和平民主
新阶段”的思想下军队复员过多(全军20 万人,只保留10 万),临战前动
员太迟太慢(主要是兵员征集)。胜利不足的直接原因是运动战的思想不够,
不敢大踏步进退和集中兵力,根本原因是怕丧失土地。从张家口撤退时虽有
觉悟,但这种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

会议明确了今后军事斗争的方针,是坚决执行军委关于运动战、歼灭战
的指示,大踏步进退,主动向敌人守备薄弱的战线出击,调动敌人,集中绝


对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会议特别强调,我们应当从整个战局
着眼,通盘筹划,不被眼前敌人的局部行动所左右。同时要发动群众,对地
方军、民兵进行游击战的领导和训练,以便更有力地配合野战军的作战行动。

这次会议开得比较顺利。军队和地方的同志也交换了意见,加强了团结。
我认为安国会议起到了统一认识,增强团结,使军事思想更解放的作用,成
为晋察冀转变战局的一个重要契机。

根据安国会议确定的作战指导思想,我们分析了华北的敌情,认为东面
的津浦路和南面的正大路敌人比较薄弱,特别是正太路,除石家庄、太原两
点敌人兵力较多外,其他主要是地方保安团队,分散守备铁路沿线。正大路
以娘子关为界,分属保定绥靖公署主任孙连仲和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两
个指挥系统,这就便于我们各个击破。打正太路是大胆的军事行动,要离开
基本区到根据地南面边缘区作战。我对司令部的同志说,即便敌人到了陈南
庄(当时晋察冀根据地的中心区)也不管它。根据地的党政军民在抗战时期
就有丰富的反“扫荡”经验。只要打下正太路,即便敌人深入也好办。

大家的思想都一致了,就决心以野战军主力向正大路沿线的敌人发动全
面进攻。整个战役拟在一个月完成,分两期进行。

第一期,扫清石家庄外围的敌人。以主力第2、3、4 纵队及地方武装一
部,首先歼灭滹沱河左岸正定及石家庄东南栾城等地区之敌,孤立石家庄守
军第3 军;以地方武装一部于完县、满城和阳高以西地区,积极向保定、满
城活动,并准备阻击南援之敌。战役第一期预定于4 月8 日开始, 12 日结
束。

第二期,以两个纵队主力分经石家庄南、北地区,沿正大路向西攻击,
首先歼灭井陉、获鹿等地之敌,尔后继续西进。同时以冀晋地方武装一部积
极破袭正太路,以1 个纵队主力控制于正定附近,另以一部和地方武装于石
家庄以东佯动,钳制石家庄之敌。第二期作战定于4 月15 日发起, 25 日
结束。

为了保障战役的顺利实施,计划中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战斗发起时,
必须以神速、秘密动作透人敌防御纵深,发挥突然性;针对敌依据其深沟高
垒与多样式的防御工事的特点,各级指挥员、参谋人员要到预定战地进行侦
察,并研究制定攻坚之战法,做好准备;要破坏与控制正定城西之铁路,以
利攻城;注意保密,战斗发起前停止电台联系;严禁以电话传报行动部署;
部队运动一律夜间进行;注意对空隐蔽,并组织对空射击。

3 月31 日,我们将上述计划报告军委。军委复电同意,并要求尽可能提
早举行及缩短作战时间。

4 月8 日,第一期作战于石家庄外围展开。10 日,第4 纵队在冀中军区
部队配合下,攻克了奕城。12 日,第2、3 纵队攻克正定城。两城附近的90
余处敌军据点也随之扫清,并破袭了正定至获鹿段铁路,歼敌1。5 万余人,
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期作战的预定计划。

这时,敌第3 军龟缩在石家庄,固守待援,而平津和保定的敌人没有直
接南下救援石家庄,却于4 月8 日以第94 军、16 军、整编第62 师等部,向
我大清河以北地区进攻。该敌在攻占我胜芳镇后,还继续增兵。我们接受了
以往的教训,没有理会这股敌人,除以冀中军区部队和民兵与敌周旋外,主
力在完成了第一期作战任务后,继续挥师西进,于4 月14 日发起西进正大线
的第二期作战。


21 日,我军夺取井陉。对北来之敌,仅以地方武装民兵阻滞之,军委来
电:“你们现已取得主动权,如敌南援,你们不去理他,仍然集中全力完成
正太战役,使敌完全陷入被动,这是很正确的方针”,并认为:“这即是先
打弱的,后打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打各的)政策,亦即完全主动
作战政策”。

我第2、3 纵队相继攻克井陉、获鹿,沿正太路及其两侧向西进击。第2
纵队攻占盂县后,向寿阳方向迂回。第3 纵队攻克娘子关后,包围了平定,
直逼阳泉。阎锡山感到我军的严重威胁,急派第33 军增援阳泉。为了歼灭该
敌,我们让援敌开进阳泉。阳泉守敌为防我继续西进,在阳泉以西的寿阳附
近也集结了1。2 万多人。我军采取迂回包围,穿插分割、断敌退路的战术,
以第2、第3 纵队从正面牵制阳泉守军,并切断敌人向西、向北退路;第4
纵队从井陉地区西进,3 个纵队互相配合,逐步压缩包围。敌人企图夺路逃
跑。5 月2 日和3 日,我军分别在阳泉、寿阳及其周围地区将该敌大部歼灭。
日本投降时被阎锡山收编的一个日本保安大队500 余人,也向我军投降。这
是日本军队侵华以来向我军投降的最后一支军队。

我第2 纵队主力向西逼近榆次。至5 月4 日,东自获鹿,西至榆次180
余公里的正太路被我控制,并解放了山西的盂县、阳泉、定襄、平定、寿阳
和河北的正定、奕城、井陉等城,以及河北、山西两省的井陉、阳泉、黄丹
沟煤铁矿区。战役前后历时近一月,共歼敌3。5 万余人,完全达到了预定的
战役目的。

正太战役的胜利,使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基本连成一片,孤立
了国民党军的战略要点石家庄,军队扩大了,武器弹药得到大量补充,士气
更高了,我区战局全面主动。实现了安国会议“力争主动,大量歼敌”的作
战指导思想。

正太战役后,为了配合东北我军的夏季攻势,6 月12 日,我军又发起了
以破坏津浦铁路青县至沧县段为主的青沧战役,解放了青县、沧县、永清3
座县城,歼敌1。3 万多人,一度控制了津浦铁路80 多公里。6 月25 日,我
军又发起保(定)北战役,全歼徐水、固城、满城、定县等据点守敌7000
多人。

安国会议后,我军三战三捷,为即将开始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

1947 年4 月下旬,刘少奇和朱德率领中央工委机关到达阜平县之城南
庄。中央工委的到来,我们认为对晋察冀的工作会起到推动作用。

5 月4 日,正太战役刚结束,朱德来到军区机关驻地平山县封城村,了
解当时敌我双方军事活动的情况。朱老总在听取了我们的汇报后,就同聂荣
臻、罗瑞卿和我商量,决定由聂分别召集纵队、旅、团级干部会议,总结作
战的经验教训。随后,他又几次出席晋察冀中央局会议,听取边区工作情况
的汇报,并找指战员谈话,了解干部情况和部队存在的问题,讲我军的光荣
传统,讲如何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并学会带兵、养兵、练兵、用兵,当时给
军区的部队以很大鼓舞。在军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朱德还介绍了全国的军事
形势,并提了加强军区工作的意见。

经中央批准,晋察冀军区利用正太战役结束后的休整间隙,对部队进行
了整编,重新恢复野战军领导机关,由杨得志任司令员,罗瑞卿、杨成武分
别任第一、第二政委,耿飙任参谋长,潘自力任政治部主任。我调回军区,
专力于军区工作。


这次整编,野战军首次成立了炮兵旅,旅长高存信、政委李呈瑞。炮兵
旅是以军区炮兵团为基础,把各纵队的炮兵营集中起来扩编而成的,其装备
主要是缴获的火炮和军区自造的重迫击炮。在整编中,还建立了军区后勤部,
部长由军区参谋长赵尔陆兼任,政委由军区副政委黄敬兼任。后勤部统一领
导全区武装部队的供给、卫生、兵站、军工生产、交通运输、补充兵员、训
练俘虏等项工作。同时对各部队的后方机构进行了整顿,规定“小家务”和
过去开展生产运动时期办的商店一律归后勤部门统一管理。通过这次整顿,
加强了整体观念,使散存的物资集中,闲置的武器装备得以调剂利用,腾出
不少人员,充实了战斗部队。增加了灵活性和机动力。军区明确规定野战军
的主要任务就是打仗和训练。

整编以后,我军又接连发起青沧战役和保北战役,并取得胜利。接着,
于10 月11 日至22 日,又在清风店战役中全歼蒋介石嫡系第3 军主力,俘虏
军长罗历戎、副军长杨光钰和军副参谋长吴铁铮,以及该军第7 师师长李用
章,连同在保北地区阻击战的战果,歼敌总数达1。7 万余人。

清风店战役的胜利,全军欢欣鼓舞。我们认为夺取华北战略中心——石
家庄的条件和形势成熟了,决定乘胜夺取石家庄。

10 月23 日,军委复电同意我们的决心和部署。同一天,朱德、刘少奇
也复电,同意乘胜攻打石家庄。

在石家庄战役的准备中,朱德到安国视察炮兵旅,并亲自宣布打石家庄,
说打下石家庄,可以学会攻坚战,学会打大城市,“要把石家庄当做一所难
得的学校”,“要从这个学校练出一套能攻善守的本领来”。他还提出了“勇
敢加技术”的口号,要求指挥员认真发扬军事民主,通过打石家庄学会攻坚
战。强调要对部队进行入城教育,严格入城纪律;要用事实证明:我军不但
能打下大城市,而且能很好地管理大城市。

11 月6 日至12 日,晋察冀野战军攻克了石家庄,歼敌2。4 万余人。党
中央致电祝贺,朱老总在嘉奖电中称之为“夺取大城市的创例”。

在我军接连取得胜利后,蒋介石为了挽回华北败局,11 月底亲自飞北
平,撤销孙连仲,把华北5 省军事指挥大权交给傅作义。傅作义上台时,蒋
政权已摇摇欲堕,但他却向中外记者宣称:国军将要反攻,不仅要收复点线,
而且要全面收复“匪区”,消灭共军主力。这种不要兑现的预言,当时中外
人士都明白,徒遗人一晒而已。

形势日益发展,地区不断扩大,兵员及缴获、俘虏增多。12 月上旬,又
新组建了第1、第6、第7 野战纵队,这样,晋察冀军区就有4 个野战纵队,
两个地方纵队,机动作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了。此后不久,在破击平汉路北
段作战中,又重创敌35 军,给傅作义以迎头痛击。

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不久,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中共
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由陕北东渡黄河,经晋西北到达晋察冀解放区,
与刘少奇、朱德等会合。4 月13 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来到晋察冀
军区驻地城南庄。在城南庄期间,毛泽东多次听取了聂荣臻的汇报,对华北
军区及聂本人的工作给予支持。

5 月上旬,中共中央还在城南庄召开了书记处扩大会议。根据当时形势
的发展,中央决定将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同时成
立相应的党政军机构。5 月9 日,中央公布了各机构领导人的任命,将晋冀
鲁豫和晋冀两中央局合并为华北中央局,以刘少奇兼任第一书记,薄一波为


第二书记,聂荣臻为第三书记,以刘、薄、聂及董必武、彭真、叶剑英、徐
向前、滕代远、罗瑞卿、刘澜涛、赵振声、王从吾、萧克、黄敬、杨立三、
赵尔陆、杨秀峰等17 人为委员。将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军区合并为华北军
区,聂荣臻为司令员,薄一波为政委,徐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