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作者:萨孟武-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吾研究中国历史,凡妇女掌握大权的,往往发生问题。所谓唯物史观、唯心史观对于中国历史都套不上,最多只能应用唯性史观,以说明中国历史的变迁。三代之亡,亡于女祸。西汉之亡,亡于元帝之后王氏。她寿命太长,信任娘家子弟,王氏一门前后有五大司马陆续辅政,终则王莽造作符命,篡取汉的天下(《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东汉之亡,亡于外戚与阉宦的斗争,外戚之能秉持朝政,由于幼主即位,权归母后(东汉自章帝始,皇统屡绝,外藩入继,故母后并非幼主之生母)。母后欲巩固自己的政权,无不委用父兄,以寄腹心。及至天子壮大,要收归大权,就与宦官结合,诛戮外戚。最后由于十常侍之凶恣日积,引起党锢之祸,人心由思汉变为恨汉,汉祚遂亡。(参阅拙著《中国社会政治史》)晋虽统一天下,但武帝有季常之癖,杨后受贾充妻郭氏之贿,坚持要立贾女为太子(惠帝)妃(《晋书》卷三十一《武元杨皇后传》)。惠帝即位,王衍贵为三公,妻子郭氏为贾后之亲,常借中宫之势,聚敛无厌,好干预人事(同上卷四十三《王衍传》)。政事败坏,遂有八王之乱,及后来五胡乱华。经南北朝而至隋唐,隋之亡也,亡于独孤后废太子勇,而立炀帝(《隋书》卷三十六《文献独孤皇后传》及卷四十五《房陵王勇传》)。唐之衰也,因玄宗宠杨贵妃,任用杨国忠为相,激成安史之乱,自兹而后,藩镇跋扈,唐室式微而至于亡。(参阅拙著《中国社会政治史》)由五代而至于宋,宋之党争开始于宫廷问题,仁宗欲废立郭皇后,一方有吕夷简一派之赞成,他方有范仲淹一派之反对,交相诋毁,而朋党之论兴矣。经英宗、神宗而至哲宗、徽宗,朋党之争虽与女祸无关,而均由母后听政与天子之意见不合而起哲宗初立,英宗宣仁高皇后(神宗母,哲宗曾祖母)听政,起用旧党,罢黜新党。每大臣奏事,皆取法于宣仁后,哲宗有言,或无对者。哲宗心甚怏怏;亲政之后,就驱逐旧党,起用新党。哲宗崩殂,徽宗(神宗子)入承大统,神宗钦圣向皇后听政,废除新政,而用旧党。此时徽宗年已十八,看到大臣唯太后之意见是视,所以亲政之后,又起用新党,而逐旧党。参阅拙著《中国社会政治史》。。由元元自成吉思汗崩后,皇位往往虚悬至数年之久,此盖皇后与宗室关于继统之人为谁,意见不能一致。自是而后,每一帝崩,无不发生继嗣问题,而引起宗室内讧及大臣争权之事。参阅拙著上揭书。至明明在宪宗时已有万贵妃之扰乱内庭(《明史》卷一百十三《万贵妃传》),神宗末年以后,三案之争则与郑贵妃及李选侍有关,参阅拙著《中国社会政治史》。,由明至清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之乱政,众所熟知。,政治问题多少均与后宫有关。
  这不是说妇女握权,必生祸乱,而是说祸乱之生常起源于皇后或皇妃之握权。然则妇女握权,何以发生祸乱?古代妇女与今日妇女不同,今日男女平等,女子可与男子受同等的教育。古代有“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言,妇女多不读书。凤姐谓探春“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第五十五回)。贾母告诉巧姐:“好孩子,你妈妈是不认得字的。”(第九十二回)均可证明凤姐未曾读书。妇女纵曾读书,也是一知半解,不识大体。且深居闺房之内,不知外间情形,一旦有权在手,便为所欲为,重者祸国,轻者害家,凤姐就是一个例子。
  据《红楼梦》所述:“凤姐素日最爱揽事,好卖弄能干。”(第十三回)其性格,可从尤二姐和小厮兴儿的对话看出:
  (兴儿)又说:“提起来,我们奶奶(凤姐)的事,告诉不得奶奶(尤二姐)。他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如今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没有不恨他的……只一味哄着老太太、太太两个人喜欢。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没人敢拦他。……或有好事,他就不等别人去说,他先抓尖儿。或有不好的事,或他自己错了,他就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去,他还在旁边拨火儿。……”尤二姐笑道:“……我还要找了你奶奶去呢。”兴儿连忙摇手,说:“奶奶千万别去!我告诉奶奶,一辈子不见他才好呢!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他都占全了。……”二姐笑道:“我只以理待他,他敢怎么着我?”兴儿道:“人家是醋罐子,他是醋缸、醋瓮!凡丫头们跟前,二爷多看一眼,他有本事当着爷打个烂羊头似的!”(第六十五回)
  案凤姐的性格,不但今日,就在古代,不但妇女,就是男人,都可令人憎恶。她若是男人,出去做官,也许可以爬上很高地位,但必是一位奸臣。余据《红楼梦》所述,分析凤姐的性格,而归纳为下列三种:
  一是奸猾。凤姐伺候贾母,极尽奉承之能事,而不露出逢迎的形迹,只能称其斑衣戏彩。不但当时在场的人,就是今日阅读《红楼梦》的人,也觉得凤姐可爱,难怪贾母受其蛊惑,听其自由处理家务。韩非说:“人主……好恶见,则下有因,而人主惑矣。”(《韩非子》第三十四篇《外储说右上》)凤姐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刘老老二进荣国府之时,凤姐见贾母喜欢,“忙留”刘老老住两天(第三十九回),并与鸳鸯商量,拿她凑趣取笑,哄着贾母大大开心(第四十回)。韩非又说:“今人臣之所誉者,人主之所是也。人臣之所毁者,人主之所非也。此人臣之所以取信幸之道也。”(《韩非子》卷十四《奸劫弒主》)凤姐知贾母及王夫人讨厌赵姨娘,但对于赵姨娘所生一女一男,又爱探春而恶贾环。凤姐就说:“倒只剩了三姑娘(探春)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得……太太又疼他;虽然脸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比不得环儿,实在令人难疼!要依我的性子,早撵出去了!”(第五十五回)
  贾琏偷娶尤二姐,给凤姐知道了,一方赚她入住大观园,和颜悦色,满嘴里“好妹妹”不离口,又说:“倘有下人不到之处,你降不住他们,只管告诉我,我打他们。”同时又唆使丫头善姐不要听她使唤,没了头油,不拿;肚子饿了,“连饭也懒端来给他吃了,或早一顿,晚一顿,所拿来的东西,皆是剩的”;凤姐又到宁国府大闹,“嚎天动地,大放悲声”,弄到尤氏、贾蓉不知如何对付(第六十八回)。此种行动岂是大家姑娘能够做出,确实是个“泼辣货”(第三回)。
  二是狠毒。有一次王夫人问起月钱,凤姐一一含笑答复,转身出来,冷笑道:“我从今以后,倒要干几件刻薄事了。抱怨给太太听,我也不怕!胡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娼妇们,别做娘的春梦了!明儿一裹脑子扣的日子还有呢。如今裁了丫头的钱,就抱怨了咱们。也不想想,自己也配使三个丫头?”(第三十六回)此种口吻那像“大家子的姑娘出身”(第七十四回)?“我从今以后,倒要干几件刻薄事了”,岂但刻薄,而且狠毒。她既诳骗尤二姐入居大观园,同时又悄悄命其心腹旺儿买收尤二姐的未婚夫张华,往衙门告状,告贾琏“仗财依势,强逼退亲,停妻再娶”(第六十八回)。此时贾琏奉父命,往平安州办事。害得贾珍、贾蓉利诱威迫,打发张华回其原籍。凤姐想到张华“倘或再将此事告诉别人,岂不是自己害了自己”,因此,“复又想了一个主意出来,悄命旺儿遣人寻着了他,或讹他做贼,和他打官司,将他治死,或暗使人算计,务将张华治死,方剪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声”。幸得旺儿想到“人已走了完事,何必如此大做”,乃告诉凤姐,张华“已被截路打闷棍的打死了”(第六十九回)。凤姐又进一步,欲置尤二姐于死地,唆使丫头虐待尤二姐,刚好此时贾琏已由平安州回来,贾赦见他办事中用,便将房中丫鬟秋桐赏给贾琏为妾,“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用‘借刀杀人’之法,‘坐山观虎斗’,等秋桐杀了尤二姐,自己再杀秋桐”。主意已定,便挑拨秋桐冷言冷语,使尤二姐难堪。尤二姐既受善姐的欺侮,又听秋桐的冷语,“如何经得这般折磨”,便吞金自杀(第六十九回)。
  三是贪财。前已说过:在大家庭之内,财产虽然公有,但各人均欲牺牲公产,富其一房。贾府在林黛玉未入荣国府以前,据冷子兴说:“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都是安富尊荣,运筹谋划者竟无一个。其日用排场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第二回)凤姐既管荣府家务,当然知道外强中干,她为自己一房打算,便营私舞弊。凡管理家务的,均有用人的权,而有用人之权者又容易收受贿赂。明世宗时,严嵩用事,官以货取,“吏兵二部尤大利所在”(《明史纪事本末》卷五十四“严嵩用事”条,嘉靖三十二年杨继盛疏),盖文选归吏部,武选归兵部之故。前已说过,贾芸要谋差事,须送冰片、麝香给凤姐(第二十四回)。凤姐卖缺,做得极其高明。王夫人房中,因金钏之死,须补一位大丫头,月钱每月银子一两。一两银子在当时是很优厚的,许多仆人常来孝敬凤姐东西。凤姐心想他们“送什么,我就收什么,横竖我有主意。凤姐儿安下这个心,所以只管耽延着,等那些人把东西送足了,然后乘空方回王夫人”(第三十六回)。大凡擅权的人,总喜欢赏罚由己,即如沈炼之劾严嵩,“朝廷赏一人,曰由我赏之;罚一人,曰由我罚之,人皆伺严氏之爱恶,而不知朝廷之恩威”(《明史》卷二百九《沈炼传》)。凤姐用人,亦喜欢恩由己出。贾琏乳母赵嬷嬷为她两位儿子谋事,累向贾琏进说,皆不成功,结果亦只有要求凤姐。《红楼梦》叙述如次:
  赵嬷嬷道:“我这会子跑了来……倒有一件正经事,奶奶好歹记在心里,疼顾我些罢!我们这爷(贾琏)只是嘴里说的好,到了跟前就忘了我们。……我也老了,有的是那两个儿子,你就另眼照看他们些……我还再三的求了你(贾琏)几遍,你答应的倒好,如今还是落空。……所以倒是来和奶奶说是正经。靠着我们爷,只怕我还饿死了呢!”凤姐笑道:“妈妈,你的两个奶哥哥都交给我。”(第十六回)
  刚好此时贾蔷奉贾珍之命,下姑苏办事,和贾蓉同向贾琏报告,贾蓉知道权在凤姐,必须通过凤姐这一关,便悄拉凤姐的衣襟。凤姐会意,因笑道:“难道大爷比咱们还不会用人?”于是贾琏同意了。贾蓉悄悄地笑向凤姐说:“婶娘东西吩咐了要什么,开个帐儿给我兄弟(贾蔷),带去按帐置办了来。”凤姐笑道:“我的东西还没处撂呢!稀罕你们鬼鬼祟祟的!”凤姐果然这样廉洁么?不,绝不,她忙向贾蔷道:“我有两个在行妥当人,你就带他们去。办这个便宜了你呢?”贾蔷忙陪笑道:“正要和婶娘讨两个人呢,这可巧了。”(第十六回)由这一事,可知凤姐用人,必须恩由己出,而凤姐不要贾蔷赠送东西,原来是要荐人。
  凤姐因为贪财,就做出两件败家之事,第一桩是重利盘刮。在吾国古代,重利盘刮是犯刑律的,官家处刑尤重。凤姐放利散见于《红楼梦》之上的,共有几次,我无暇细细地看,现在只举三则如次:
  凤姐儿方坐下,因问:“家中没有什么事么?”平儿说道:“没有什么事,就是那三百两银子的利银,旺儿媳妇送进来,我收了。”(第十一回)
  凤姐因问平儿:“方才姨妈有什么事,巴巴儿的打发香菱来?”平儿道:“那里来的香菱?是我借他暂撒个谎儿。奶奶你说,旺儿嫂子越发连个算计儿也没了。”说着,又走至凤姐身边,悄悄说道:“奶奶的那项利银,迟不送来,早不送来,这会子二爷在家,他偏送这个来了。幸亏我在堂屋里碰见了;不然,他走了来回奶奶,叫二爷少不得要知道,我们二爷……知道奶奶有了体己,他还不大着胆子花么?所以我赶着接过来,叫我说了他两句。谁知奶奶偏听见了。我故此当着二爷面前只说香菱来了呢?”(第十六回)
  凤姐忙道:“旺儿家的……说给你男人:外头所有的帐目,一概赶今年年底都收进来,少一个钱也不依。我的名声不好,再放一年,都要生吃了我呢!……我真个还等钱做什么?不过为的是日用,出的多,进的少。……若不是我千凑万挪的,早不知过到什么破窑里去了!如今倒落了一个放帐的名儿。既这样,我就收了回来。”(第七十二回)
  其尤弊的,凤姐除自己体己钱外,又将家里上上下下的月钱扣住缓发,放给别人取利。请看下文所举的例:
  袭人又叫住,问道:“这个月的月钱,连老太太、太太屋里还没放,是为什么?”平儿见问,忙转身至袭人跟前;又见无人,悄悄说道:“你快别问!横竖再迟两天就放了。”袭人笑道:“这是为什么?唬的你这个样儿。”平儿悄声告诉他道:“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已支了,放给人使呢。等别处利钱收了来,凑齐了才放呢。因为是你,我才告诉你,可不许告诉一个人去!”袭人笑道:“他难道还短钱使?还没个足厌?何苦还操这心?”平儿笑道:“何曾不是呢!他这几年,只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他的公费月例又使不着,十两八两,零碎攒了,又放出去;单他这体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袭人笑道:“拿着我们的钱,你们主子奴才赚利钱,哄的我们呆等着!”(第三十九回)
  难怪李纨对凤姐道:“专会打细算盘,分金掰两的!……亏了还托生在诗书仕宦人家做小姐,又是这么出了嫁,还是这么着;要生在贫寒小门小户人家,做了小子丫头,还不知怎么下作呢!天下人都叫你算计了去!”(第四十五回)李纨并不知凤姐放债取息之事,她之所言不过开玩笑而已。
  第二桩是包揽词讼。凤姐为王家之女,贾家之媳,贾家的富贵,本书已有说明。王家呢?凤姐系王子腾之侄女。王子腾初见于《红楼梦》之上,时为京营节度使,不久即升了九省统制(第四回),又升了九省都检点(第五十三回),最后又升了内阁大学士(第九十五回)。虽然未及到任,死在半路(第九十六回),而当凤姐管理荣府家务之时,王家炙手可热,可想而知。家世显赫,以凤姐之性格,若有机会,必将利用之以营私舞弊。刚好凤姐因秦可卿之丧,在馒头庵下榻,老尼静虚便托凤姐做出包揽词讼之事。
  老尼趁机说道:“我有一事,要到府里求太太,先请奶奶一个示下。”凤姐问道:“何事?”老尼道:“我先在长安县善才庵内出家的时节,那时,有个施主姓张,是大财主。他有个女儿小名金哥,那年都往我庙里来进香,不想遇见了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那李衙内一心看上要娶金哥,打发人来求亲。不想金哥已受了原任长安守备的公子的聘定……谁知李公子执意要娶他女儿。张家正无计策,两处为难。不料守备家……偏不许退定礼,就打官司告状起来。女家急了……赌气偏要退定礼。我想如今长安节度云老爷与府上相好,可以求太太与老爷说声,发一封书,求云老爷和那守备说一声,不怕他不依。若是肯行,张家那怕倾家孝顺,也是情愿的。”凤姐听了,笑道:“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老尼道:“太太不管,奶奶可以主张了。”凤姐笑道:“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静虚听了,打去妄想,半晌,叹道:“虽如此说,只是张家已经知道我来求府里。如今不管这事……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似的。”
  凤姐听了这话,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你叫他拿三千两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老尼听说,喜之不胜,忙说:“有!有!这个不难。”凤姐又道:“……这三千两银子,不过是给打发去说的小厮们作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我一个钱也不要,便是三万两,我此刻还拿的出来。”……凤姐便命悄悄将昨日老尼之事说与来旺儿。旺儿心中俱已明白,急忙进城……假托贾琏所嘱,修书一封,连夜往长安县来。……那节度使名唤云光,久悬贾府之情,这些小事,岂有不允之理?(第十五回)
  那凤姐却已得了云光的回信,俱已妥协。老尼达知张家,果然那守备忍气吞声,受了前聘之物。……知义多情的女儿,闻得退了前夫,另许李门,他便一条汗巾,悄悄的寻了个自尽。那守备之子,谁知也是个情种,闻知金哥自缢,遂投河而死。……这里凤姐却安享了三千两。……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