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4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众生。现在的问题,我们要如何契入境界?真的要想入佛境界,佛菩萨、古来祖师大德教导我们,没有别的,解行相应,你就能契入。我们学佛功夫不得力,解跟行分了家,解是解,行是行,彼此不相应,这就是学佛功夫为什么不得力,原因在此地。
  我们看看清凉大师在此地总结的有十二句,第一个:「其十须弥尘数众生得益,方在一国,余一切土皆尔,故云一一国土各令等也。」这正是《华严经》所说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心是这样的,念也是这样的,行也不例外。「十须弥」,十是表法的意思,不是数字,代表圆满,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一个不漏,它表这个意思。要令一切众生都得最殊胜的利益,饶益众生,最丰饶的利益。我们有没有这个心?有没有这个愿行?今天我们得人身,生活在这个世间,所为何来?这个问题应当常常想想。为自己,没错!你话说得没错,你的心、你的行错了。怎么错?你没有为自己。没有为自己那到底为的是什么?你为的是你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不是自己。再告诉你,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是真正为自己,为什么?虚空法界是自己的心,无量无边微尘海数的众生是自己的身,这是真正为自己。谁能够知道?谁能明了这个事实真相?六道凡夫不知道,所以叫迷惑颠倒,把这个身、四大五蕴之身以为是自己的身相,把妄想分别执著误以为是自己的心相。佛在经上讲得那么清楚、那么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相!四圣法界的圣者依旧不能很清楚,说实在话他们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法身菩萨才真正见到宗门里面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法身菩萨才见到。八地菩萨以上可以说真相逐渐大白,真正觉悟了。
  譬如我们这个人,真正觉悟了这个身体是自己,我们现在像什么?像我们人身体上的一根汗毛、一个细胞,我们误以为那个汗毛是自己、那个细胞是自己,不知道整个身是自己。整个身是什么?整个身是宇宙,佛经里面常讲的「尽虚空界、尽法界」,那是我们的真身,在佛法叫做法身,称为法性身、法性土。身土是一不是二,自他是一不是二。「自他是一不是二」你要是不好懂,你就想我刚才的比喻,自是一个细胞,他是另外一个细胞,我们这个身体是许许多多细胞组成的,自他是一不是二。有没有自他的相?有,自他相确实有,但是它是一体,这叫法身。什么时候我们自己能够证得、能够肯定虚空法界是自心相,无量无边微尘数刹土众生是自身相,你就证得清净法身,你就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的起心动念,决定跟《华严经》一样,你的起心动念跟《华严经》讲的不一样,你没有入华严境界,你没有证得清净法身。换句话说,你的真诚心没有遍虚空法界,你的清净平等心没有遍虚空法界,你的正觉慈悲心没有遍虚空法界,你就不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是什么样子?前面所念的二十句就是,那是法身菩萨的样子。
  清凉大师第二句讲「此一切土益,在一念时中。」一念当中具足圆满的功德利益。这就是我们平常常常听到的,或者是看到古德注疏里头所讲的「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一念如是,念念如是。要有一念不如是,这就是失念,这不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决定是念念如是,一念不相应那就是过失,凡夫有过失。我们在这个地方,要学菩萨念念相续。当然这不是我们短时间能做得到,我们肯定有失念的时候,就是忘掉了,又去胡思乱想了。这个不怕,怕的是觉悟太迟,古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它就相续,迷就断掉了,觉是进步,迷是退步。我们现在用功,真的是进得少退得多。
  现在我们在这里讲这部经,讲的时候、你听的时候你觉,这一天四个小时,讲完之后又迷了。四个小时进步,二十个小时退步,成就难!如何能保持不退?这叫功夫。宗门教下常常是用观想保持,净宗学人是以一句六字洪名保持,这一句佛号具足圆满的大方广佛华严!没有读过《华严》、没有听过《华严》,虽然念这一句佛号,他没有办法生起观想,所以利益就有限。如果没有学过《华严》,学过《无量寿经》,这一句佛号念念与《无量寿经》圆满相应,那也等於与大方广佛华严相应;可是,《无量寿经》要了解得透彻,所以经典在今天确实不能不细讲,讲得愈细、讲得愈透彻,对於修学的人,愈有利益。
  第三句说「如是念念之益」,念念的利益无量无边,「方一法门所开悟,一一法门皆尔。」这个事实不能不知道。你知道之后,你的疑惑断了,你的妄想分别执著就断掉,「法门平等,无有高下」,门门都入这个境界。只是众生的机缘不相同,这就好像我们开保险柜的号码锁一样,号码锁对准了,这个门很轻易就拉开,号码可以随意去设立。你要问为什么?因为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一切法的体、理体就是自性。哪一法不能见性?哪一法不能悟入?既然能悟入、能见性,那哪一法不是佛法!所以我们对於世出世间任何一法都要平等对待,对佛法如是,对其他宗教亦如是。为什么?其他宗教也是唯心所现的,只要修学方法正确,其他宗教都能够明心见性。不是宗教呢?世间一切诸法呢?说老实话也不例外,岂不闻佛法中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
  圆是什么?觉悟圆满的人,证得圆觉的人。正报一毛孔,依报一微尘,一毛孔是任何人身上一毛孔,我们身上一毛孔跟诸佛身上一毛孔没有两样;我们这个世间一微尘,跟华藏世界一微尘也没有两样,要记住皆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有什么两样?菩萨毛孔放光,放无量光,一一光中化无量菩萨,一一菩萨度无量无边众生,成就究竟圆满的利益。我们要问,我们身上毛孔放不放光?不放光,为什么不放光?不是不放光,是它现前有障碍;障碍如果除掉了,它跟这个经上诸菩萨一样,大放光明。我们的障碍就是不觉,不觉才是我们真正的耻辱。为什么诸佛如来他恢复了大觉,诸大菩萨现在正在努力的恢复,我们现在还没有起心动念,还没有想恢复?这是真的。如果你有这个念头「想恢复」,你就真干,你就真的改毛病、改习气,你真干。我还不能够真干、不能够落实,「我想恢复自性」的这个念头没有生起来。
  第四句:「彼多法门,方是一念所用,余念念所用法门亦尔。」对的,法门无量无边,一念具足!念念都具足无量无边的法门,这是法身菩萨。想想我们今天在这里学,无量无边法门学个几个法门都学得这么辛苦,还没有办法契入,看到这些法身菩萨怎么不羡慕?羡慕又有什么用处?自己一定要晓得,佛有,菩萨有,我也有,我跟诸佛菩萨无二无别。为什么?在今天他自性里面,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他都能现前,我为什么不能现前?看到诸佛菩萨的形象,我们要回过头来反省,我为什么糟到这样的地步?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我们是自己违背了自己的性德,落到如此地步。如果我们能够回归性德、随顺性德,我们就能跟诸佛菩萨一样的得大自在,一样的具足无量无边恒沙德行。
  佛门常说「回头是岸」,我们也常常听说,自己也会讲,可是就是回不了头来,这个原因在哪里?我们对於事实真相了解得不够。如果真的明白、了解,回头很容易。由此可知,世尊当年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为什么为大众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然后我们也能够联想到,佛法在世间帮助自己、帮助众生,第一个手段是什么?教学!不教不学,你怎么能了解事实真相?佛法教学的内容,没有别的,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真相而已。所以佛法不是玄学,它是实学,学了真的管用,学了真得利益。凡是不能得利益的,你学得不彻底,你学得不够深入。像我们现在在学校念书一样,你所修学的不及格,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如果达到这个标准,你当然得受用,你自然就回头了。这个意思一定要明了,然后才晓得达到这个标准的真实利益;这个标准在佛门里面讲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最低的标准。在这个标准里面,就是古人所讲的「一经通,一切经通」,「一法门通,一切法门通」,就这个意思,跟这边讲的完全一样:一念具足,念念具足,这个生活才是究竟圆满,这个生活才是真正得大自在。我们对它不明了,所以追求的念头起不来,求学的意愿生不起来;搞清楚、搞明白了,求学的愿望就坚定。
  
  前面清凉大师总结这一段话意思还没有尽,但是大师这些话诸位要是看《疏钞》不难体会。总而言之,无非显示重重无尽的法界,这些全是事实真相。法界是圆融的,就像我们这一个房间许许多多的灯,每盏灯光光互射,每一盏灯光里头都圆满具足这个房间一切的灯光,互融互遍;无论是心、是愿、是行、是种种建树,无一不周遍法界。清凉末后说,「唯智顿观,非心识境,华严海会,大用皆然。」《华严》确实是大,没有智慧你就不能体会,他讲的「顿观」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体会。要有清净的智慧,你才能体会得到,才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才真正了解十方三世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情。诸菩萨不但毛孔放光,光中又化无量无边的菩萨,代佛教化众生,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而且光中还有音声,前面我们看到供品里面出音声赞佛,下面我们看到光中出声音也赞佛。第三光声自述:
  【尔时诸菩萨光明中,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向下有十首颂,这十首颂是诸菩萨光明当中出的声音,光中出声。第一首:
  【诸光明中出妙音,普遍十方一切国,演说佛子诸功德,能入菩提之妙道。】
  这一首是总说。清凉大师注解讲,前面「光声召命」,现在「光声自述」,「菩萨位极,用穷深广,若非自述,时众难知。」菩萨位极,这一句就给我们说明,十方来参与法会的菩萨都有一位主菩萨,主菩萨肯定是等觉菩萨。「菩萨位极」,菩萨的位子他到了极处、到了最高,再往上去就证得圆满究竟的佛果。菩萨最高的位子是等觉,来参与这个法会,他率领著世界海微尘数的诸菩萨,他的同学、他的同伴,这些菩萨的地位跟他就非常非常接近。前面讲光召有缘,有缘的标准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不是我们普通所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在本土本国,毗卢遮那佛的国土,我们讲的华藏世界;他方来的这些菩萨都是等觉菩萨,我们把标准稍微放宽一点,大概都是八地以上,不是初住,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总是八地以上,从十方世界来的,数量那么多。众生的数量也不少,我们在前面看到他示现的代佛教化众生,念念当中展现的境界,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所以高位的菩萨,他们的德用深广无际,要不是自己说,中下根性的人不会明了。所以这才同时发声,光中同时出现了音声。
  『诸光明中出妙音,普遍十方一切国』,光遍虚空法界,音也遍虚空法界,当然亦遍三世。为什么?时间跟空间是一体的。『演说佛子诸功德』,「佛子」是菩萨,法身菩萨经上讲的是佛真子,用我们现在话来说,是如来真正的学生;换句话说,四圣法界里面声闻、缘觉、菩萨,是佛教学的旁听生,还不是正式的学生。我们是什么地位?我们连旁听生的资格都不够。在这个地方应当要生大惭愧心,应当要真正忏悔,勇猛精进,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诸佛如来有真实的慈悲,以无比殊胜的方便,为我们开了净土法门「带业往生」,这一生当中就可以升做正科生,不要当旁听生。我们懂不懂佛这一番心意?要真正体会得,我们才晓得我们今生唯一的一桩大事,那就是念佛求生净土。
  前面我给同修们提到,今天找几个同参道友不容易,一个人干,家庭就是道场,遵守谛闲老和尚教锅漏匠徒弟的那个方法,我们行!这个方法一点拘束都没有,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接著念,成功的关键就是万缘放下。锅漏匠能够成功,秘诀就在此。他何以能放下?他尝到世间的苦滋味,他的生活过得太苦,对这个世间毫无留恋。所以他真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一个愿望专求西方净土,他没有二念。人家三年成就了,那不是假的,自在往生,预知时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走了以后还站三天,等老和尚替他办后事,不容易!他能做得到,我们要问哪一个做不到?古大德跟我们讲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凡是去不了的就是你放不下,你要是放下没有去不了的。於世出世间法,只要有一样放不下,就把这个殊胜的机会破坏了。我们要干,不能不干。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一切处一切时念佛第一,其他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小事。我们除了这一门之外,修学任何法门,这一生当中都不能成就,这总得要晓得。
  唯有这个法门,我们有把握有信心『能入菩提之妙道』。等同诸大菩萨的大觉;舍弃这个法门,不认真修学这个法门,这人没有觉悟,没有智慧,还不肯回头。换句话说,「佛子诸功德」广义的来说就是大方广佛华严,归纳起来讲就是《大乘无量寿经》;於是我们就清楚、就明白了,一大藏教世尊为我们说法四十九年,最后归净土三经。我希望我们同学们要重视,不要在这大经上下功夫,要在念佛上下功夫。大经只听,帮助你拓开心量,帮助你心行与《无量寿经》相应。你听有好处,心量拓开了,念念也像诸大菩萨一样,尽虚空遍法界,在这里学习。学习到一定的程度,你必定落实,你的心行都会落实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你会照顾他们、你会帮助他们,你智慧开了,你有善巧方便,你有菩萨的四摄六度。前面讲的这二十句,你都能落实,都能变成你现前的心行,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就入菩提妙道。舍弃这个法门,学《华严》不念佛,《华严》白学了。清朝初年彭际清居士作《华严念佛三昧论》,黄念祖老居士有讲义,大家可以看看。第二首:
  【劫海修行无厌倦,令苦众生得解脱,心无下劣及劳疲,佛子善入斯方便。】
  向下九首「别显德用殊胜」,这就是前面讲的佛子功德,功德殊胜。前面三首,就是第二、第三、第四这三首,「通显体用自在」。清凉大师告诉我们,第二首「悲智相导」,度生不疲不厌。『劫海修行无厌倦』,「劫海」是指的长时间。长到什么程度?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你千万不要想著,「什么时候放个假?什么时候我可以休息几天?」你错了,诸佛菩萨修行永远没有假日。为什么?一有假日就懈怠堕落了。勇猛精进,你一停止就不能前进了,不进则退,所以怎么能有假日?世间的学校、世间法的学习可以有假期、有假日,为什么?他不想了生死、不想出三界,那个行;你想了生死、出三界,你生死没了,三界没出,你怎么能休息?你怎么能懈怠?
  那我们要问,圆成佛道之后能不能休息?不能休息。为什么?世间还有许许多多苦难众生没有得度,圆满菩提自性里头的大慈悲心自然流露出来,决定不会看著众生在受苦受难你不去管他,没有这个道理!所以菩萨成佛了,还是永远没有休息,干什么?倒驾慈航。回到九法界里头来,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永远为一切众生做示现,也就是经上常讲的「为人演说」。你要为别人表演,做出样子来给人看,教人怎么修,教人怎么回头、怎么觉悟,怎样入菩提妙道,你做出样子来给人看,劫海修行!所以自己没有证得无上菩提,那个时候修行是为自己;证得无上菩提之后,还是不断的修行,是为众生。一样要做出学十善、修五戒,一样的为出家大众表演。为凡夫、出家众表演什么?「沙弥律仪」,条条做到,教化众生的,做榜样给人看的。诸位同修必须要晓得,言教固然是方便,感化的力弱,身教感化的力量强,真做到了。稍有善根的人看到之后,他心里有感动,「我要学!」
  我早年亲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我们最受利益的是他的身教,言教其次,他所讲的他都能做到,我们受感动。亲近善知识时间要长,时间短了不行,长时间的不离善知识,天天在受他的薰陶,尤其是身教的薰陶,怎么会不得利益?时间短了,难!因为你离开善知识,你很难不受这个社会影响,你很难不被五欲六尘动摇,你的根不深,你容易失败。李老师当年要求我是五年,我自己想想五年不够,我跟他老人家说我希望加一倍,十年,他老人家听了点点头。现在这个花花世界,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真的是念念之中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