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刚抽到辩题的时候,史妮可还觉得这道题目挺难辩的。
虞美琴虽然觉得挺中立,关键看双方到时候划定概念的功力,但也挺害怕对方到时候扇动民意。
如今见冯见雄对下一场如此有把握,妹子们都有些出乎意料。
“诶?你是说下一场的辩题,对我们有利么?我明明觉得是对地科院有利的呀。”史妮可忍不住问。
“那是因为你们没远见,不能站在未来的立场看问题其实,这种每年临时仓促出的、紧扣时事热点的题目,就没有真正公平的。过个五年十年,结合未来的社会发展倒回来看,处处都是破绽,其中一方明显会有优势。
再说了,就算比赛有难度,需要好好准备那不是还有陈思聪没打算去法援中心么,我好好调教他就是了。”
经过四场比赛的历练,冯见雄的大局观已经充分赢得了队友的无条件信任。
虞美琴和史妮可见他这么自信,也就没有再质疑。
而倒霉催的陈思聪,在这周里很快进入了地狱训练模式,被冯见雄操练得欲仙欲死。
第60章 大V少年时
田海茉考虑避嫌,不愿意在主持完决赛之前就把冯见雄招进法律援助中心,这事儿也是无可奈何的。
反正也就差了一个星期。
不过因为决赛辩题恰巧撞到了冯见雄知识面的枪口上,所以他也觉得没啥可准备的。稍微给虞美琴、史妮可交代了一番策略、又狠狠操练了一番陈思聪之后,他竟然难得地空闲了几天。
虞美琴、史妮可都要疯狂恶补诉讼法,以应对下周的法援中心面试。邱老师、刘教授那边也没什么可以搭手的。一时之间,冯见雄也没什么正事儿可做,倒是被室友拖着打游戏。
幸好,这种空闲还没持续两天,他的劳碌命光环又发作了。
周四一早,第一节课下课的点儿,校台的丁学姐难得给他打了个电话。
“最近忙啥呢?有空没?”萌音女王丁理慧说话从来不会客气,直接开门见山。
“下周有事要忙,这两天有空。”冯见雄接起电话,连忙表态。一边说一边往教室外走。
几个坐在他身边的同学,一听冯见雄手机里传出一个软糯酥柔的女声,再加上冯见雄遮遮掩掩的姿态,无不微微侧目。
他刚躲到走廊上,就听丁理慧查岗:“这几天有听我的‘校园内外’么?”
“没听,怎么了。”冯见雄回答得很干脆,一点也没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有虚与委蛇的必要。
“……还真是直接啊,你这家伙,一点都不会哄女生。”丁理慧调侃了一句,“那我跟你直说了,前几天我给你的新节目做了个预告,说你下周五就会开始首播。你猜结果怎么样?”
“说好的‘跟我直说’呢?能不能干脆点?”冯见雄是个耿直boy,对于自己不想护的女生从来不愿意浪费精力。所以对丁理慧这种明明说好了要直说、结果继续卖关子的行为,自然是非常不齿的。
“嗨呀!你这人……”丁理慧有些气馁,很少有男生不想多听一会儿她的声音的,
“算了我直说!真是好气啊!我给你预告之后,发短信进来关心你节目的同学居然有好几百,人气都快赶上我了!还有些人问,说地科院是不是在决赛辩题上动了手脚,把难辩的立场分给你。好多人都说这次预告的决赛辩题不公平。”
丁理慧如今算是“师大之声”的“当家花旦”,靠的就是她那不世出的甜美软萌嗓音。在丁理慧加盟之前,“师大之声”在外校听的人更少。
所以冯见雄如果作为一个新人,一下子就匹敌丁理慧的人气,在外人眼里已经是非常逆天的了。
不过冯见雄却知道这是有可能的。毕竟这个世界的口才技能更受人重视、名嘴也更被人尊重。
而且眼下校内的辩论赛正进行到紧要关头,而他恰恰又是以最让人有谈资的黑马姿态出现的、带着法学院队取得了历史未有过的最好成绩,正好处在话题风口上。
“谢谢夸奖,辩题怎么会不公平,我就觉得对我挺有利的。不过你应该不是来告诉我这些的吧。”冯见雄谦虚了一句,顺便澄清一下。
“当然不光说这个戴台长看了你那个节目的预告反馈,昨天随口问了句,如果你有空,可以考虑这周五就把新节目提上来。另外,对同学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你可以在节目上也趁机澄清一下。”
冯见雄想了想,大致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对于一个大学级别的媒体而言,增减一档节目是很随意的,领导一句话就可以变更安排。既然预告的节目反响好、主持人眼下有话题度,趁热打铁也是很常见的想法。
冯见雄便顺着往下问:“那你要我说些什么呢?提前一周上节目,总要准备话题的吧。”
丁理慧一阵无语:“喂喂喂,什么叫‘我要你说什么’?你自己一点想法都没有么?就算今天不通知你提前上节目,你本来也就只剩一周多时间了啊,你就完全没做过准备?”
冯见雄不由自主地撇撇嘴,虽然他知道隔着电话这个表情对方根本看不见:“我这人不喜欢提前太久准备再说下周一决赛,下周二面试,该比你优先级高的事儿多了去了。”
“果然……幸好我早就料到了。”丁理慧也懒得吐槽他,“你就说点儿上一场比赛提过的内容吧,比如未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展望,未来什么技能吃香什么技能会被淘汰不过做节目要委婉一点,尽量用讨论的语气,多和听众互动,不能和辩论赛一样。”
冯见雄整理了一下思路,觉得这个方案还挺靠谱的,就答应了:“给我一天时间准备,明天保证给你一个开门红。”
“不是给我!以后这就是你自己的节目了!”丁理慧纠正了一句。
“不管怎么样,我承你情就是了。”
……
丁理慧的建议,还是挺靠谱的。
冯见雄至今上过的几场比赛,大部分辩题并不亲民,大学生们也不关心:比如温饱和道德、盗版、法律的道德强制……那些都太学术了。
人口控制和经济的问题,虽然也不是和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好歹当初提到了老龄化和就业的关系。冯见雄在反驳对方时还举了人工智能与未来就业技能的展望,算是最有实用性干货的了。
而且这种问题,最能激起中产阶级焦虑,也就最容易被大学生群体关心。拿来搏个开门红,算是中规中矩。
大部分资料是现成的,还有少数是冯见雄临时整理补充的。他自己揣摩了一天,当晚就找到虞美琴,把事儿和她说了,两人对着台词排练了一遍。
虞美琴这几天上课都在自学刑诉法,为进法援中心做准备呢,脑袋昏昏沉沉的。不过听了冯见雄的邀约,她还是很给面子的,毕竟以后两人在这档节目上就是搭档了,总要有些默契。
第二天下午一下课,冯见雄和虞美琴就直奔校台,先在演播室里熟悉了一个小时的设备,大致录了一些效果,自己确认一遍,然后就开始了延迟直播。
大部分广播电台的互动节目,哪怕打着“直播”的旗号,那也不是完全同步直播的,而是会拖后那么一两分钟,为的是方便掐掉一些临时发生的放送事故。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热心观众打通热线电话之后,主播往往得反复提醒“请关掉收音机,听从导播的提示”。因为收音机里的声音,比节目现场是晚很多的。
“差不多了,准备开始吧,注意看提示哦。”丁理慧确认了一下学弟学妹的状态,驾轻就熟地指挥着。
按说这个活儿应该是导播干的,而丁理慧只是前辈主播,不过她学的专业就是编导专业,这些东西也熟手。加上她正当红,想抢活儿干,台里也没人敢跟她抢。
冯见雄深吸了一口气,并没有任何紧张感。
毕竟是做过多年大律师的人,如今又连番当众大谈炎炎,脸皮和心理素质早就练得不要不要了。
来做节目之前,他还上自己刚注册才半个多月的新l博客账号看了一眼,那上面至今还是2000多个粉丝关注。
且看做一段时间的节目之后,能够涨到多少吧。
“各位同学,下午好,这里是年度新节目‘此刻观点’,我是主持人冯见雄……”
冯见雄跟听众打完招呼,给虞美琴一个眼神,妹子立刻接了上去:“我是主持人虞美琴,欢迎大家的收听。刚才冯同学还让我代他向大家说声抱歉:因为我们的原因,以后每周五下午的这个时候,你们就听不到丁学姐甜美的声音了。那些满怀期待的同学,可别找我们麻烦喔~好啦,开个玩笑……”
简短地说了一些暖场的话,冯见雄便把今天的话题读了一遍,再大致解释了一番。然后欢迎收听的同学给热线号码发短信,说出自己的观点。
“今天的话题,主要也是由前几天校内一场新生杯的半决赛引出的。相信很多同学也都关注了,没错,就是法学院和社科院那场……”
“老龄化未必带来劳动力的短缺,这个预判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未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对人类技能需求的大洗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专业的同学所学习的技能价值可能会很快淘汰,而很多学校里没有教授的能力却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大放异彩……”
“诶,小雄,那你能简单展望一下您说的那个人工智能目前最容易突破和替代的人类技能领域么?”虞美琴适时地捧哏。
“当然可以,人工智能这个话题早在阿兰图灵时代就被人提出了,至今已经几十年,其实问题并不新鲜。而今年的最新进展,主要来自一个多伦多大学的、曾经教心理学的教授杰夫。辛顿的最新成果,‘深度学习算法’……”
冯见雄很能抓住节目的节奏,顺着对方的捧哏说了仅仅几十字的扫盲硬干货之后,就考虑到听众的接受能力,很快收住了这些“名词解释”,转到几个深入浅出的举例上,
“具体‘深度学习算法’是什么,相信大家也不会想在节目里听懂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私下里去百度,反正这项思想目前已经被硅谷的谷歌、微软、亚马逊这些公司注意到了,国内目前也有一两个敏锐的互联网公司,比如搜狗,在上面投入了资源……”
“纠正一下哦,微软和亚马逊可不是什么‘硅谷公司’,人家是开在西雅图的……”虞美琴恰到好处地挑了个错儿,让听众觉得更有些亲近感、真实感,同时也不着行迹地引出了几个可以作为卖弄谈资的小知识点。
喜欢听干货访谈类节目的读者,好歹都是有中产阶级思想素质的。这些人往往不太愿意把自己摆在一个较低的姿态接受主播的灌输那样会让他们有一种不好的感觉,似乎自己懂得还不如主播多。
这些听众更喜欢“以批判交流的态度”与作者或者主播交流,时不时指点江山一下。
所以,让另一个萌妹子主播指出汉子主播也会犯点儿小错误,对于听众来说提神效果再好也没有了。
第61章 被动技能地图炮
广播里的冯见雄,继续侃侃而谈地抛出一些博人眼球的预言猛料。
“目前深度学习型人工智能的第一个商业化应用前景,就是我们中国人涉猎的智能输入法,确切地说,是搜狗公司目前正在投入研发力量的、未来会基于细胞词库技术做出的输入法。
理论上这种产品可以统计用户输入中文时的偏好和词频、惯用哪些术语,从而调节连续输入的识别准确度、并调整多个同音词的排序……
这项技术上我们中国人之所以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做到了世界第一’,还是得益于我们面临的汉语拼音输入难度,远胜于英语汉语的拼音输入法,要处理无数的同音异意词,而英语里面敲哪个字母出来的就是哪个字母,不需要电脑去揣测和联想人类的意图。所以即使美国人在人工智能和it技术上领先了我们,他们却不容易想到在这里寻求突破……”
像是怕观众们听不懂这背后的重大意义,虞美琴适时地插话点题:“诶,小雄,那听你的意思,目前我国在深度学习型人工智能的应用上,还是领先的咯?”
冯见雄婉转谦虚地说:“也不能说领先,但至少是世界第一梯队的。米国人那边,谷歌公司也看到了这项技术,并且把它用于提升机器翻译的准确度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外语专业的专家都抨击机器翻译出来的文章简直就跟‘金山词霸’直接逐词直译一样傻,但他们没有看到这项技术的成长性。
不用十年,基于深度学习的自我进化,机器翻译就可以接近人类笔译的水平,15年之内,它就可以淘汰一切非艺术素养型的人类翻译也就是说,如果今天外院的同学,学的专业仅仅是‘商务英语’或者商务别的什么语,那他的工作很可能在15年后就会快速萎缩。翻译界一直强调的‘信达雅’三层境界,或许只有‘雅’是机器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替代不了的。没有‘雅’的翻译,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了。”
“这真是个不幸的消息呢,说一点我本人的经历吧。其实我是一名去年已经大一、后来退学重新参加高考转专业的学生,本来我修的是意大利语……”
虞美琴说这番话时,换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叹息语气,结合她个人的经历,倒是颇有说服力。
“那也没什么好庆幸的,你如今转到了法学院,殊不知未来大量提供资料检索的初级律师,乃至与之性质相同的数据库管理员、图书索引管理员……统统也在被人工智能消灭的工作岗位之列……”
今天的节目太短,而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替代这个话题太大,尤其是大部分的点冯见雄眼下就算预言出来,也缺乏现实世界中已经可用的推导论据。
那样,只会徒然导致自己被当成靠赌运气搏名声的赌徒。
所以冯见雄决定只抓住一个点推导和预言,那就是输入法和机器翻译的进步历史上这两个点是人类少有的在07年就攻克了的深度学习应用,而且眼下已经有业界巨头投资了。冯见雄预言这些,才能有确凿的证据。
将来成真之后,才会被人当成先…知。
这些“危言耸听”的话,立刻引来了无数听众的关注和互动,尤其是激起了外语学院学生们的短信抨击、讨论。
……
“哼,危言耸听!偏偏还能吸引这么多听众来信!这年头果然是敢说话就不怕没人喷啊!”
正牌导播吴学良坐在导播室里,看着热线号码接进来的无数讨论、质疑短信,内心是颇为崩溃的。
那种心情,就跟一个以良心媒体人自居的家伙,看着uc震惊部和咪蒙骗取“10万+”一样。
他是一个新传院编导系大三的学生,在校台实习。原先丁理慧当主播做节目的时候,就是他跟丁理慧搭档、给丁理慧做导播。
今天戴台长临时插了新节目编导、录音师这些后台配套人马却是没换,所以他依然要打这份杂。
冯见雄在节目里说翻译、打字员这些岗位会被机器消灭,吴学良本来不该生气的,毕竟和他没关系。
然而,他却是私下里花了不少功夫学了日语韩语,将来也想过去外语频道做编导,所以冯见雄这番话,几乎是立刻让他产生了不爽。
虽然他已经忘了:他当初之所以学日语,只是因为丁理慧转专业来新传院之前,就是在外院学日语的。
他学日语,只是为了能够读懂更多rb的“通俗影视”,好跟喜欢看日剧日漫的丁理慧有更多共同语言也不比为了听懂“一库憨态压灭跌”而学日语的人高尚到哪里去。
不爽归不爽,事儿却是不能耽误。
节目播出过程中,导播难得有空下来的时间。吴学良忍着郁闷,好不容易把一堆听众来信整理好、递交给虞美琴。
等虞美琴开始念这些听众意见、让冯见雄或点评、或反驳的当口。吴学良偷空踱到丁理慧身后,装作若无其事地低声吐槽:“那小子说话也太狂了吧,这不是看不起你们学外语的么。”
丁理慧一开始还没有反应,显然是听冯见雄的洗脑听出神了。等吴学良说第二句的时候,她才从沉思中惊醒:
“有吗?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啊。他这也不是看不起我们学外语的吧,我听得出来,小雄的意思是学外语的人也要经常自省,看看能不能发展一些机器所不能替代的才华,而不是躺在旧的职业体系下吃老本我觉得很有收获啊。”
吴学良突然觉得这个谈话的画风怎么不对呢。
说好的妹子因为咱的安慰而心有戚戚、一起声讨冯见雄呢?
丁学妹你是抖m么?被人说你原先学的技能是没用的辣鸡,还帮人数钱为人说好话?
难道真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