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总裁论道 作者:秦朔 陆新之 吴晓波-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偏言”的叫法还没有变。一位老尼姑走过来对我说,菩萨请你上去一趟。我说,我时间紧,要赶飞机,今天就不去了。车子经过村口的小河时,发现小河的两旁有了绿色,虽然看不太清楚,但我想一定有棘棘菜和斜蒿。小时候,放学了,我常采这两种菜让妈妈炝浆水吃。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想了许多,眼睛有点潮,鼻子有点酸。
  我又匆匆地上路了,赶向一个我已经熟悉的世界,一个现代化的、财富的世界。但我在这个世界所做的一切正确吗?
  33年后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菩萨还在原点。“世界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的理论也没有改变。但在我的心里,原点是这样的美,这样的浪漫,这样的自然……
  我开始想,大自然不只是简单,是简单的复杂。我们的民族几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靠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思想和精神应该就是“尊重自然,顺其自然”,没有比这更大的法宝能够保佑我们民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界的本质是自然,自然是简单的复杂,是神奇的。我们盖的房子能不能也“尊重自然,顺其自然”?
  心灵之约篇我以为我看得懂金庸,以为对金庸作品烂熟于胸便是一种懂得。直到十几年后,看到金庸先生的《月云》,所有的侠骨柔情、风云激荡顿时失却了颜色。从我心间悄然流过的,尽是《月云》中朴素悲悯的江南燕子、微雨小船。
  ——丁磊
  “你也小心点别让你们美国总欺负中国,哪天中国翻了身第一件事把你们开除出联合国。”
  ——黄铁鹰
  手机上流行一条短信:“给长城贴瓷砖。”不知是说工程的巨大,还是说对长城的破坏。

人生之旅篇:潘石屹(3)

  ——潘石屹
***************
*第三部分
***************
  在那个时候,我以为我看得懂金庸,以为对金庸作品烂熟于胸便是一种懂得。直到十几年后,看到金庸先生的《月云》,我发现自己竟如同一个浑然忘了招数的剑客,所有的侠骨柔情、风云激荡顿时失却了颜色。从我心间悄然流过的,尽是《月云》中朴素悲悯的江南燕子、微雨小船……

心灵之约篇:丁磊

  每个人都有一个江湖梦。对于看着金庸小说长大的一代人来说,那个风云际会的“射雕世界”是永远的梦。——丁磊
  谁是谁的江湖梦?
  人生是注定要与年少时光重逢的。
  就像现在,翻检着手头这本名为《我的射雕时代》的书稿,我仿佛又成了那个梦想着仗剑走江湖的少年,用棉被遮住手电筒的微光,将书摊上租来的已经翻得残破不堪的金庸小说,不厌其烦地看过一遍又一遍。大概是在初二吧,我已经读完了金庸的所有小说。在那个时候,我以为我看得懂金庸,以为对金庸作品烂熟于胸便是一种懂得。直到十几年后,看到金庸先生的《月云》,我发现自己竟如同一个浑然忘了招数的剑客,所有的侠骨柔情、风云激荡顿时失却了颜色。从我心间悄然流过的,尽是《月云》中朴素悲悯的江南燕子、微雨小船……
  曾经两次和金庸吃饭,喝黄酒、吃大闸蟹,笑谈江湖事,然而我依然觉得先生经典的莞尔背后,是“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式的深不可测。100个人读金庸,便有100种不同的理解,但要真正读懂先生笔下那些永远也谈论不尽的人物,恐怕要等到40岁以后。
  金庸先生的14部小说中,我最喜欢的要属《天龙八部》。它将豪气干云或者柔情似水都写到了极致。乔峰几乎集合了天底下所有英雄的美德和悲怆,段誉则融合了无数君子的温善与“无为”,两相比较,我还是喜欢段誉多一些。这倒不是害怕效法乔峰“掌心一翻,把断箭送进胸膛”的决绝,也不是羡慕段誉与心上人仙福永享的逍遥甜蜜,只是从心里面觉得,一个人若是连苦难都叫人忍俊不禁,一定是个天生的开心果。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大象无形,大巧若拙。段誉被王夫人绑了做花肥的情节与埋伏在散兵坑、与越军对垒的阿甘有一拼。彼时,他们都不知道人生这盒巧克力到底会是什么味道,但两个人喜剧性的坚守却同样叫人笑中有泪。从1997年创办网易至今,个中甘苦酸辛,也许旁人难以想像,但即使是在互联网最低潮时期,我也从没想过放弃。在速成秘籍与执着操守之间,我宁愿失去名动天下快意恩仇的机会,也要选择朴实平凡的创业打拼。
  心灵之约篇
  有英雄汉的粗豪铁胆,就有小女子的似水柔情。在佳人如云的金庸小说里,我喜欢王语嫣比较多一些。她和小龙女一样有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气,只是她比小龙女少了点冷肃,多了些稚气,更何况她心存天下武功,最合适做红袖添香的贤内助。对于感情,我最欣赏《千江有水千江月》里女主人公贞观的一句话,她说,若把心比做井,那么大信是此生唯一能汲出水来的人。在这一点上,王语嫣倒是深合这一层意思,痴恋慕容复时,一颗心只扑在表哥身上,爱上段誉后,满腔柔情又都一并转给了段郎,这种带着点傻气的执着也是我喜欢的。
  我因为家在浙江奉化,对小说中很多对江南的描述,都有很深的体会。也许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那些江湖的豪情却是理解很少。后来我很少看小说,但是金庸的武侠世界给我的少年时代很多美好回忆。
  我自己觉得很幸福,身边的很多东西都有人把他写下来,四处传播,无论是金庸的江湖还是鲁迅的世界,都给后来去江南的人很多幻想。
  每个人都有一个江湖梦。对于看着金庸小说长大的一代人来说,那个风云际会的“射雕世界”是永远的梦。所以,才有了那么多利用金庸的武侠世界书写当代人体验的妙文,也才有了这本《我的射雕时代》。
  千百年来,文字的载体一直在变。十多年前的我们,从租来的卷边缺页的书上亲近金庸笔下的侠文化,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又把键盘输入的文本文件重新还原成纸质图书,只不过,我们的点击将变成品读,我们的激赏将滋生出更多反思。
  曾经的时代渐渐远去,我们这些所谓的“网络英雄”也许会成就另一代人的江湖梦。我不知道人生的下一盒巧克力会是什么味道,但我为之努力过的一切,却必将历久弥真。

心灵之约篇:王永庆(1)

  作者简介:王永庆,生于1917年,1954年筹资创办台塑公司,靠“坚持两权彻底分离”的管理制度,他的“台塑集团”发展成为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在世界化学工业界位居“50强”之列,是台湾唯一进入“世界企业50强”的企业王。现任台塑集团董事长。
  吃得了苦,便是最伟大的力量。——王永庆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事事要求明朗化
  各位都是大专毕业生,在学识修养上,我认为已有足够的实力,到社会上工作,贵在能够于自己的岗位上有所贡献。
  如何贡献呢?绝不是像过去的做法:在管理不善的时候,要靠资格、要靠人事关系才能获得重用。这种做法,不仅事无法办好,对于工业发展,甚至对于国家民族都有不良的影响,更别说有所贡献了。
  要有贡献,先要大家懂得管理,使管理明朗化,而后大家才知道如何做事,如何适才适所,于是人才可以被发掘、被提拔。
  所谓发掘人才,就是不要埋没人才,资质稍微差一点的人,也要提拔,因为管理明朗化以后,能力差一点的人,不得不自我反省,努力跟上周围的人,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
  在一个表现比较突出的单位,我们随便请一位同仁和他谈一些问题,大抵都可以答得上来,并且会解释得很好;如果是差一点的单位,大多数的人都糊里糊涂,不仅主管无知人之明,大家对事的处理也搞不清楚。一个单位或一个团体的成员,说他们都很好,我想未必;说都很差,也不见得。
  在一个管理明朗化的单位里,差一点的人,看到别人精明能干,处事练达,由于向上心使然,就会努力学习,把事情学会、弄清楚,而更由于管理明朗化、制度化,一切操作定有标准可遵循,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由于环境的熏陶,秩序化的逼迫,个人的所作所为,自然被纳入一定的轨道,不好的也就慢慢地变得好起来。
  心灵之约篇
  要是在一个大多数的人都糊里糊涂的单位里,就是本来较精明、脑筋也清楚的人,看到大家都浑浑噩噩、迷迷糊糊,也会不知不觉地懒散下去。时间一久,自然而然地也跟着大家马虎、耽误,凡事不去追根究底,也变得糊里糊涂,这是非常可惜的。
  因此,我们今天要谈“科学管理”,必须使大家先了解管理的重要,懂得如何管理,如何才能使管理明朗化,然后,大家才会懂得如何做事,这是非常重要的。
  各位读了十几年的书,现在毕业了,到社会上工作,绝对不能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父母、社会和国家培养各位到大专毕业,实在花了一番心血,而所期望于各位的,是希望各位将来对社会、对国家民族有所表现,有所贡献。
  饮水思源报亲恩
  我们暂且抛开对国家民族应如何贡献的大题目,先谈一谈父母对我们前途的关心和期待。
  大家都知道,父母抚养我们、培育我们,是出于一种天生的爱心。为人父母者,不论他们一生中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坏事,哪怕是当了强盗,也决不会希望子女和他们一样干坏事沦为强盗。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能够好好做人,好好表现,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情是旁人所不能想像的。
  父母不仅生养我们,还要苦心培养我们,这种恩情,山高海深,永远不能磨灭。
  然则,我们为人子女者,应该如何孝顺父母呢?环顾现实社会,大家讲孝道,大多是嘴上讲一讲,真正能够躬身实践的实在很少。我们到饭店或电影院,大家不妨冷静地观察一下,大多数是父母携儿女来玩乐,很少是子女出于孝养而扶持父母来的。
  当然,所谓孝道,并非仅表现于扶持父母上饭店或电影院,只不过说,在此我们可以得一概念,孝“子”的多,孝“父母”的少。
  其实,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心,为人子女者,只要相对地偿报,已经可说达到孝道的标准了,不必要求超越这个标准。为人子女者,有一天也会为人父母,假如我们有了子女,我们会非常疼爱他们,希望他们成龙成凤,想尽办法,怎样才能使子女如何如何的好;但是,如果我们反身自省一下,过去我们的父母正是这样爱护我们、培养我们、期望于我们,现在我们有没有像过去他们关心我们那样,去关心他们呢?

心灵之约篇:王永庆(2)

  再谈一个有趣的问题。最亲近的家人,除了父母,应该是兄弟姐妹。同胞手足,血统一样,只是因为出身时间有先后,生活环境不一样,却会互相计较起来。我个人总认为,对于兄弟姐妹的关照与容让,应该要比对待子女为多才对。可是很奇怪的,兄弟争产,时有所闻,要说有人把财产全部分给他的兄弟,可是绝无仅有的;对于子女,自己宁可每天只吃两餐,饿着肚皮,也情愿把所有的财产全部给他们,这是很耐人寻味的,值得各位去想一想。
  上面说,子女对于父母的孝道尽得太少,则对社会国家的报答更属难能。饮水思源,各位只要承认了父母乃至国家所加于身上的恩惠,只要反省到对父母的关怀应该比以往多一分,那么也会了解到对社会国家的重责大任,应该多尽一分心力。只要有了这层深切的认识,则不仅对父母能够尽孝,对社会国家的贡献更能够忠诚尽职。古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由此而来,是一步一步来的。所谓一室之不治,何以家国为?就是要各位反省,努力充实自己,想通为人处世的道理,才可以有所作为,有所表现,有所贡献!
  养成珍贵的劳动习惯
  各位在“明志工专”生产工厂工作时,我相信大家都做得非常没有意思。为什么呢?因为念机电的不能从事电机工作,念化工的也不能在化工部门工作,那么在生产工厂工作有何意义呢?不但各位同学有这种批评,学校当局也这样认为。
  今天,我们不妨借此机会,大家来谈一谈。
  学化工的若要在化工部门工作,必须有一所大规模的石油化学工厂;学机电的若要从事电机工作,必须有与电力公司合作的或开设制造马达电器开关的工厂,才能如愿以偿,这一点学校是无法做到的。
  当初安排各位同学到生产工厂半工半读,其出发点是希望给各位同学一个劳动的机会,使大家能够体会劳动的真谛。
  当时,我曾经说过,假如生产工厂业绩不佳,使得大家没有工作可做的话,就是拿起扫帚来扫地也可以。只要同学懂得劳动的目的何在,半工半读才会觉得有意义,明志工专校园那么辽阔,而又一天一天地在建设,如果生产工厂没有工作了,还是可以半工半读的,不愁没有劳动的机会。半工半读,对学校虽然也有帮助,可以节省许多费用,但这还是次要的,各位同学因而养成劳动的习惯,其收益将是难以计算的。
  我每天早晨4点半到林口球场打球,22日那天是星期日,美国休斯敦大学副校长黄教授和我一道去,打球时,他笑着对我说:“王先生,我虽然是大学教授,但也当小工割草赚钱,你相信吗?”
  我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他说确有其事。
  原来黄教授有3个孩子,大孩子今年已12岁了,为了让他养成劳动的习惯,暑假找了一个园丁的工作,割草整理庭院。12岁不能驾车,所以黄教授每天早晨开车送他去上工,中午由主人家供应简单的午餐,下午5点钟再去接他回来。有一两次,黄教授照常去接他的孩子,而他的孩子工作尚未完成。有一部分的工作,如果当天可以完成,第二天不去上工也可以。黄教授去的时候,他的孩子正在割草,如在那边等着,也是浪费时间,为了给孩子一个深刻的印象,他脱下西装,蹲下去参与工作,不是为了帮孩子赚钱,不是为了让孩子早点完工,纯粹是为了给孩子了解劳动的神圣,他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劳动的快乐。所以,黄教授津津乐道,说他今天虽然是大学教授,却也做了园丁,割草当小工赚钱。
  我听了这话,非常感动,这一席话说得很合情理,非常正确。
  我相信黄教授叫他的孩子利用暑假时间去当园丁做小工,绝不是为了区区几十元的工钱,而是希望他的孩子,趁此机会来磨练一下自己,体会一下工作的苦和苦后的乐趣。
  几年前,各位对生产工厂都不满意,现在想一想,对于劳动的意义,应该多少有些认识才对。今天各位到社会上做事,应该了解劳动的价值,体会劳动的真谛,凡事必须由于体力劳动体验出来的认识才是最深刻的,因其而养成的精神才是坚忍的、不拔的,以这份艰苦卓绝的无畏精神做基础,何事不可成?

心灵之约篇:王永庆(3)

  吃得了苦,便是最伟大的力量。
  要想有所表现、有所创造、有所贡献,不是凭学历、凭口舌,是咬紧牙关忍受磨练的那份意志那份精神力量,没有经过这个过程,所有的成就都是不够踏实的。
  认清真假辛苦
  今天我3点半起床做早操,4点20分到台北球场打球,遇到一些熟人,他们恭维我一番,说:“王董事长,你每天这么早来打球,精神这么好,非常了不起。”
  我一边谢谢他们,一边在想:“打一次球要花一百多块钱,如果我不是会员的话,差不多要花两百元,这是在享受,为什么人家还要佩服我,说我了不起?”
  天下事有时实在太不公平。
  前几天,和几位朋友一起吃饭,也有人说:“王董事长,你精神这么健旺,风雨无阻到球场打球,我们实在是办不到。”
  我说这没什么,是在享受呀!清早打球,这是我个人的兴趣,虽然要花钱,我也必须去做,因为对我的健康有好处,谈不上什么了不起。
  我们看看那些鱼贩和菜贩,每天早上两点半就要起床,不管睡眠不足多么疲倦,也不管冬天寒流来袭多么冷冽,他们总是一心一意要赶到中央市场去批购鱼虾、蔬菜。在中央市场还得用脑筋去想,100元、95元、90元、85元,怎么样?不买的话,人家抢走了,机会便要失去了。所以这些小贩也非用尽心机动脑筋去争取不可,希望买到好的东西,拿出去叫卖容易出手,能够多赚几个钱。他们就这样从清晨两点半一直忙到11点多,实在够辛苦的。东西卖完了,回到家里,下午又得再做一些其他的工作,这样才能贴补他的一家开销。算一算今天赚了200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