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读物-蔬菜(txt文本格式)-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各地大白菜均以秋季栽培为主。但是只要品种恰当,气候适宜,春季或夏季也可栽培;亚热带地区还可秋冬栽培。春季栽培常常因前期低温,会发生还没有形成叶球,植株就抽苔开花的现象。欲使春季栽培成功的话, 必须选用不易抽苔,生长期短的品种,并采取保护设施育苗,适当增加密度, 加强肥水管理和适期收获等措施。夏秋栽培,须选用较耐热、抗病的早熟品种及相应的防病、防涝和防干旱的管理措施。  
    秋季栽培大白菜高产优质的关键措施之一是适期播种。大白菜有比较严格的适宜播种期。自北向南从 7月依次推迟到 9月。大白菜根系较浅,生长量大,宜选择肥沃、疏松、保水、保肥的壤土种植。要求有良好的排水、灌溉条件。中国北方多用垄作或平畦栽培,南方为深沟高畦栽培,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方法简、省工,但播种期要求严格;育苗移栽节约苗期占地,苗期管理方便,但移栽费工,需精细管理促使秧苗成活。  
    合理密植是提高大白菜产量和商品质量的措施。不同品种要有相应的合理密度。同一品种,气候条件适宜,肥水条件好,密度可稍小,反之,密度宜稍大些。   
    每生产1000万斤大白菜,大约要吸收氮 1。5~2。3 公斤,磷 0。7~0。9 公斤,钾 2。0~3。5 公斤,施肥种类应是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重复施肥期在莲座末期至结球初期。   
    大白菜发芽期和幼苗期需水量较少,但种子发芽出土需有充足水分,幼苗期天气干旱应及时浇水,保持地面湿润,以利幼苗吸收水分,防止地表温度过高灼伤根系。莲座期需水较多,掌握地面干干湿湿,结球期需水量最多,应适时浇水。结球后期则需控制浇水,以利贮藏。  
    中国北方各地冬季大量贮藏大白菜,供应冬春市场。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大白菜能在田间越冬,可根据需要随时收获。   
    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称为大白菜三大病害,各地均会发生,严重时导致大幅度减产或绝收;此外,白斑病、黑斑病、炭疽病、根肿病、干烧心病等在不同年份和地区也时有发生。主要虫害有菜蚜、菜粉蝶、菜蛾等。 
… Page 6…

    普通白菜  

    普通白菜俗称小白菜、青菜、油菜、不结球白菜等。每 100克鲜菜含水分93~95克,糖2。3~3。2克,蛋白质 1。4~2。5 克,维生素C30~40毫克。 纤维素0。6~1。4克,还含有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可炒食、作汤、腌渍。中国各地普遍栽培。长江以南为主要产区,种植面积占秋、冬、春菜播种面积 的40%~60%,20世纪 70年代后,中国北方栽培面积也迅速扩大。  
    普通白菜根系发达,分布较浅。幼根的再生能力强,适宜育苗移植。茎在营养生长期短缩,叶片着生于短缩茎呈莲座状。叶片为主要食用部分,同时叶片也是营养合成器官。开黄花,种子近圆形,红褐色或黄褐色。      根据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特点,普通白菜分为秋冬白菜、春白菜和夏白菜:①秋冬白菜:中国南方广泛栽培,品种多。株型直立或束腰,依叶柄色泽不同分为白梗类型和青梗类型。白梗类型的代表品种有南京短脚黄,常州长白梗。青梗类型的代表品种有上海矮箕,杭州早油冬。②春白菜;植株叶片比较展开。少数直立或束腰。耐寒,丰产。如无锡三月白和杭州晚油冬。③夏白菜:夏秋高温季节种植,又称火白菜、伏菜。代表品种有上海大白菜。  
    普通白菜生长周期为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抽苔孕蕾期和开花结果期。
    普通白菜喜欢冷凉气候,在气温18~20℃和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最好。零下2~3℃能安全越冬,25℃以上的高温生长衰弱,容易感染病毒病。
    普通白菜类型、品种繁多,适宜性广泛。在中国江、淮地区,除冬季和早春栽培需要简易覆盖外,可多茬露地栽培;华南地区可全年生产。在栽培上一般按三季安排:①秋冬白菜:育苗移栽,收获成株为主。华南是 9~12 月陆续播种,分期收获至第二年的2 月份。江淮地区是8 月上旬~10月中旬陆续播种,封冻前收获完毕。②春白菜;晚秋播种,小苗越冬,第二年春收获成株;早春播种,采取幼苗。③夏白菜:以栽培采收菜秧为主,5 月上旬~ 8月上旬可随时播种,不断收获。  
    普通白菜除早春、夏季为栽培菜秧而采用直播外,一般进行育苗移植。适宜选择保水保肥、排水良好的土壤作育苗床,要施足基肥,播种时应播匀和适当稀播。出苗后及时间苗,避免苗徒长;间苗后要进行追肥和浇水,并注意苗期除草和病虫害防治。一般播后25~30天移栽。白菜生长期间应不断供应肥水,多次追施速效氮肥,这是促进白菜生长,保证丰产的重要措施。  
    普通白菜可加工制成下列产品:①腌白菜:采收成熟的成株,去除根、老叶,待稍萎蔫时,用盐腌渍,约 25~30天后即可食用。②白菜干:采收充分生长的成株,去根和老叶,洗净,沸水泡片刻后上架晒干。       

                          菜心 
… Page 7…

    菜心又称菜苔、菜花。起源于我国南部,由易抽苔白菜品种经长期选择和驯化栽培而来,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之一。食用部分为菜苔,品质柔嫩,风味可口。菜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以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上 海、北京、南京、杭州等城市郊区有少量栽培。  
    菜心根系浅,主要分布在 3~10厘米的土层中,抽苔以前茎短缩,绿色。开黄花,种子细小,圆形,褐色或黑褐色。  
    菜心的生育过程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叶片生长期、菜心形成期和开花结果期。在适宜条件下,种子萌动至子叶开展为发芽期,需 5~7 天;第 1真叶开始生长至第 5真叶为幼苗期,需14~18天;第 6真叶至植株现蕾为叶片生长期,需 7~21天;现蕾到菜心采收为菜心形成期,需14~18天;初花到种子成熟为开花结果期,需 50~60 天。不同品种生育期长短不同,早中熟品种40~45天;迟熟品种50~70天。菜心在白天20℃,夜温150 ℃时发育良好,产量高,品质佳。   
    一般按生长期长短和对栽培季节的适应性菜心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等类型。①早熟类型:植株小,生长期短,抽苔早,菜苔细小,腋芽萌发力弱,以采收主苦为主,产量较低。较耐热,对低温敏感,温度稍低就容易提早抽苔。主要品种有四九菜心、油叶早心。②中熟类型:植株中等,生长期略长,生长较快,腋芽有一定萌发力,主苔、侧苔兼收,菜心质量较好。主要品种有黄叶中心、60日菜心、青梗中心。③晚熟类型:植株较大,生长期较长,抽苔迟,采收期长,产量高。品种有青柳叶迟心。  
    根据不同品种对温度的反应,确定适宜播种期是菜苔栽培的关键措施。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早熟品种一般可在4 月至8 月播种,中熟品种一般在 9月至10月播种,晚熟品种一般在11月至第二年 3月播种。菜心可直接播种也可以育苗移栽,以育苗移栽为宜。应注意适时,适量播种,及时间苗,培育嫩壮幼苗。种植菜心宜选择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的土壤,一般栽培株行距为 15~20 厘米。  
    施用有机肥可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菜心品质。栽植前施用腐熟有机肥和钾肥,移栽返青后及植株现蕾至采收期间追施速效氮肥。生长期间适当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优质菜苔的形态标准:苔粗、节间较疏,苔叶少而细,达到初花。当菜苔高度同植株高度相同时(俗称“齐口花”),为最适采收期。  

                         甘蓝 
… Page 8…                                

    结球甘蓝  

    结球甘蓝又名洋白菜、包菜、圆白菜、卷心菜、莲花白、椰菜等。中国各地均有甘蓝栽培,是东北、西北、华北等较冷凉地区春、夏、秋的主要蔬菜,华南等地冬、春也大面积栽培。多数地区选用适宜的品种实行排开播种,分期采收,在蔬菜周年供应中占重要地位。   
    公元 9世纪一些不结球的甘蓝类型已成为欧洲国家广泛种植的蔬菜。经人工选择,13世纪欧洲国家开始出现结球甘蓝类型,16世纪传入北美,18世纪传入日本,自16世纪开始传入中国,有几条途径:通过缅甸传入中国云南,通过前苏联传入中国黑龙江和新疆,通过海路传入东南沿海地区。  
    结球甘蓝根主要分布在深30厘米的土层内,根吸肥、吸水能力强,并有抗旱耐湿能力。结球甘蓝营养生长期茎较短,多为 16~25 厘米,花茎高大。叶球是甘蓝的养分积累和贮藏器官。甘蓝叶球的形状有圆球形、圆锥形、扁圆形。甘蓝开放的花呈黄色,授粉后 40 天种子成熟。种子一般使用年限为 2~ 3年。  
    按叶片特征,结球甘蓝分为普通甘蓝、紫甘蓝和皱叶甘蓝。紫甘蓝叶球为紫红色,皱叶甘蓝叶片为绿色,叶面皱缩。我国主要栽培普通甘蓝。按叶球形状分为尖头型、圆头型和平头型。①尖头型品种:叶球近似圆锥形,适合于春季早熟栽培,代表品种有鸡心甘蓝。②圆头型品种:叶球圆球形,适合早熟或中熟栽培。球叶脆嫩品质好。代表品种有金亩 84 等。③平头型品种:叶球为扁圆形,中晚熟,抗病性强,叶球大,适应性广,较耐贮运。代表品种有黑叶小平头等。现在我国、日本及欧美一些国家广泛使用杂交种。优良的一代杂交种有京丰 1号、夏光、晚丰等。  
    结球甘蓝第一年完成营养生长,形成叶球,第二年在春夏季长日照和适温条件下抽苔开花结籽,完成生殖生长。在适宜温度下结球甘蓝发芽期 (由 播种到第一片真叶显露)需8~10天;幼苗期(第一片真叶到7~8 片叶展开), 需25~30天;莲座期早熟品种需20~25天,中晚熟品种需30~35天;结球期 (由心叶开始抱合到叶球形成)适温为15~20℃,早熟品种需20~25天, 中晚熟品种需30~50天。  
    结球甘蓝喜温暖、清凉的环境,能抗严霜和耐高温,同时要求中等强度 的光照。  
    结球甘蓝适应性较强,耐寒又耐热,大部分地区以春、秋栽培为主。适期播种和培育壮苗是结球甘蓝丰产关键技术之一。秋甘蓝的育苗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故应选用抗热、抗病品种。苗床上应搭棚防雨和曝晒。定 植方式,南方采用深沟高畦,北方可采用平畦。早熟品种每亩 4000~5000 株,中熟品种每亩 3000~3500株,晚熟品种每亩 2000~3000株。   
    结球甘蓝每生产 1000公斤产品需氮4。1~4。8 公斤,磷1。2~1。3公斤,钾4。9~5。4公斤。幼苗期消耗氮素较多,莲座期对氮的要求最大,结球期需要较多的磷和钾。早熟品种生长期短,应早施追肥,中晚熟品种生长期长, 除基肥外,还应多次追肥。整个生育期需要多次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叶球 形成后期应控制浇水,防止裂球。   
    结球甘蓝主要病害有黑腐病,菌核病,霜霉病,软腐病和黑斑病。虫害 主要有菜青虫。  
    结球甘蓝可制成泡菜。加工方法是:将叶球洗干净,晾晒1~2天,剔除老叶和茎,切成约 5厘米宽的菜条放入菜坛,沸水100公斤加6~8 公斤食盐,冷却后倒入坛中淹没菜面,盖严坛口,温度保持在 18~24℃,6~10天后即可食用。              

                        花椰菜
… Page 9…   

    花椰菜是甘蓝的变种,又名菜花、花菜。食用部分是由花序变态而形成的养分贮藏器官。花球颜色洁白,粗纤维少,质地柔嫩,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盐类,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花椰菜的花球可速冻,脱水加工还可外销,外叶可作为畜牧业的青饲料,所以花椰菜栽培面积越来越大。    
    花椰菜由甘蓝演化而来,演化中心在地中海东部沿岸,1490年引入意大利,17世纪传到德国、法国和英国,19世纪传入我国。  
    花椰菜根系发达,主要根群分布在30厘米耕作层内。顶芽形成花球,现小花蕾时,心叶向中心花球自然扭曲,以保护花球免受直射光而变色,防止霜冻的危害。正常花球呈半球形,表面呈颗粒状,质地致密。在栽培上有时出现“早花”,“青花”,“毛花”与“紫花”现象。“早花”是植株营养生长不足,过早形成花球。花球表面花枝上绿色苞片或萼片突出生长,表现为 “青花” 。花球的花枝顶端部位,花器的花柱或花丝非顺序性伸长为 “毛花” 。结球期遇异常的高温和持续的温暖天气,又缺少水分也易引起毛花、青花和紫花。在栽培过程不结花球的现象叫瞎眼。   
    按生育期长短花椰菜可分为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①早熟品种:苗期28天左右,从定植到采收40~60天。主要品种有矮脚50天。②中熟种:苗期30天左右,从定植到采收80~90天。主要品种有荷兰雪球、厦花80天。③晚熟种:定植到采收需100~120天以上。主要品种有文兴 100 天。   
    花椰菜栽培宜选择有机质丰富、疏松肥沃、保肥、保水的土壤种植。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播种出苗后及时间苗,早熟品种每666。7m定植2500~3000 株;中熟品种栽 2000~2300 株;晚熟品种栽 1600~1800株。定植前,要结合整地作畦,施足基肥,花椰菜对硼钼等元素敏感,缺硼常引起花球变锈褐色,味苦;缺钼植株生长迟缓。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每 666。7m 施硼砂 50~100克或铜酸铵 50 克,可用水溶解后与其他基肥拌匀施用。生长期间应适当追肥,早熟品种应及早追肥;中熟品种在定植缓苗后追肥 1次,花球初现时重施;晚熟品种生长期长,追肥次数稍增加。生育期内,还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及时灌溉排水,中耕除草,花球成熟前,须用老叶遮覆球面,保护花球,增进花球洁白度。                              
    球茎甘蓝   
    球茎甘蓝又叫茎蓝、玉蔓菁和擘蓝等。肉质茎脆嫩,每 100克产品含糖 2。8~5。2 克,粗蛋白 1。4~2。1 克,维生素34~64毫克。可鲜食、熟食或腌制。原产地中海沿岸,由叶用甘蓝变异而来。在德国栽培最为普遍,16世纪传入我国,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球茎甘蓝叶丛着生在茎上,叶柄细长,茎膨大形成肉质茎,茎为圆形或扁圆形。   
    球茎甘蓝按球茎皮色分为绿、绿白和紫色三个类型。按生长期长短可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个类型。早熟品种植株矮小,叶片少而小,定植后50~60天即可收获,代表品种有北京早白。中、晚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多而大,定植到采收需 80~100天,代表品种有笨苤蓝、大同松根。  
    球茎甘蓝喜温和湿润、充足的光照。较耐寒,也有适应高温的能力。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0℃。肉质球茎膨大期如遇30℃以上高温,肉质易纤维化。适宜在腐殖质丰富的土壤种植。   
    中国北方一般春、秋二季栽培,南方秋冬季和冬春季栽培。栽培球茎甘蓝一般需育苗移栽,定植后浇水、中耕,适当蹲苗。肉质球茎开始膨大时追肥和均匀浇水。浇水不匀,易使肉质球茎开裂或畸形。接近成熟时,要停止浇水。                                                                       

                          榨菜 
… Page 10…

    榨菜是瘤状茎用芥菜的加工成品名称,在四川称菜头。原产我国四川东部地区,约有200 多年的栽培历史。浙江省 1931年前后,由海宁斜桥开始引 入,1983年以来发展很快,目前已成为浙江重要特产蔬菜之一。榨菜由于具备特有香、鲜味与耐贮藏运输,深受市场欢迎,同时可以利用冬春闲地栽培,适宜桑地、棉田套种。栽培结合加工,经济效益倍增。   
    榨菜根群主要分布在30厘米深的耕作层内,生长初期茎短缩,生长中、后期茎伸长、膨大,并在节间形成瘤状突起。生产上最常用的品种为草腰子、半碎叶种等。   
    榨菜生长期长,对温度要求严格,耐寒力差,特别容易感染病毒病。长江以北冬季严寒,榨菜不能露地越冬,在霜冻前采收,长江下游冬季较寒冷,只能幼苗越冬, 9月底至10月初播种, 3月至 4月茎膨大;长江中游如四川涪陵在 9月上旬播种,入冬前茎开始膨大, 2月下旬收获。种子直接播种比育苗播种期可晚10~15天。  
    榨菜要求排水良好,适宜深沟高畦,浅沟平畦排水不良,菜头容易空心。基肥适宜用有机肥料,同时要增施磷肥和钾肥。定植成活后及时追肥,促进叶子生长,肉质茎膨大时要重施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肉质茎充分长大,绿色花蕾开始出现,这时应及时采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