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60.环上穴
【取法】自尾骶骨至大转子取一连线,连线中点上2寸即环中穴,环中穴的外上5分处即环上穴。体位采取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屈曲,上身稍向前倾(如取环跳穴时的体位)。
【主治】子宫脱垂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毕福高:一般脱垂程度重,病程时间长,年龄大治疗效果就差,相反,脱垂程度轻,病程时间短,年龄小者其疗效就高。
操作:用26号6寸长的毫针,以90度角直刺4…6寸深,针尖向子宫体方向刺,手法以提插为主,用雀啄式点刺手法,可产生触电样针感放射至前阴部和少腹部,针至有感觉为度。一般针2…3次子宫脱出就有明显的上提感。每次针l侧,每天1次,两侧穴位交替使用,不留针,不捻转。
典型病例:张x,女,26岁。因习惯性流产而造成子宫脱垂,已有4年余。经常使用宫托,否则劳动、走路都有障碍。采用深刺环上穴治疗6次,宫体恢复正常位置而痊愈。
注意事项:在扎针前叫病人先排尽小便。进针后以提插为主,不留针,绝不捻针。针刺深度要视患者的体质胖瘦和针感灵活掌握为宜,不宜针刺过重,否则会引起少腹疼痛。
61.新环跳
【取法】臀裂旁开3寸。
【主治】坐骨神经痛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秦丕述:此穴用粗长针治疗坐骨神经痛所致下肢痛和偏瘫,疗效满意。
操作:用lmm粗、6…8寸长针,直刺进针,得气后用泻法运针,有触电感较重放射至足尖。留针5…10分钟或不留针强刺激半分钟。
典型病例:马XX,男,48岁。因抬家俱而致腰腿痛1年余。曾用中西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针灸1次后当日减轻大半,翌日症状全消。
62.脉根
【取法】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下5分凹陷处(相当于胞肓穴下5分处)。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束日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张怀忠:对慢性的脉管炎、坐骨神经痛有效。
操作:用28号4寸毫针,以挟持进针法将针刺入穴位后,结合脉管炎的发病部位,在患者的配合下,用提插手法找向下肢末端传导的针感(针尖微向内上方,针感多向下肢内侧过足心至趾末,针尖微向内下方,针感多沿下肢后侧至足趾末端,针尖微向外上方,并稍加深刺入,针感多沿下肢前侧,过足背达趾末;针尖微向外下方,针感多沿下肢外侧达趾末),使针感达病变部位,然后再作补泻手法。对实热证运用向外方向刮动针柄的弧度刮针法(泻法),连刮针柄10次左右。对虚寒证运用指甲向内方轻刮针柄3…5次(补法)。对虚实兼证可用平补平泻法(即指甲往返刮针法)调之。作完以上补泻手法后即可起针。
典型病例:冯xx,男,42岁。1年前因右小趾破溃向上扩散,于某医院在股骨上1/3处截肢。近1月前又见左足麻凉加重,继而疼痛难忍。左足拇趾破溃坏死面达1xl。5cm,周围呈暗紫色,查左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时有时无,抬高试验阳性。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Ⅲ期I级。经用此法针刺治疗(配用中药“一效膏”外敷),15次后疼痛明显减轻。针刺22次时,创面缩小,足色由暗紫变为紫红,皮温好转。共针刺32次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有力,皮色皮温基本正常,静止痛消失,创面愈合,布格氏试验转为正常,体重增加。共住院83天痊愈出院,2年后随访疗效巩固。
63.二白
【取法】间使、郄门二穴的中间,肌腱旁再开一穴,两穴相平,名二白。
【主治】痔疮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彭静山:治疗外痔效果好,内痔亦有效,但不如外痔的作用良好。
操作:常规消毒,以2寸28号针刺入1。5寸,一般用平补平泻手法,有热者则使用泻法,留针15分钟。
典型病例:赵xx,男,55岁。外痔多年不愈,时常发作,肛门痛,甚则出血。检查:形体一般,面色微赤,舌质赤无苔,脉数,右寸较甚。属于大肠热盛下移于肛门,导致外痔复发。采用此法,找准穴位,用1。5寸28号针按常规刺入,使之得气,必两臂发麻,方能见效。留针10分钟,1次效,数次愈。
64.尺前
【取法】腕横纹上10寸,在太渊穴与尺泽穴的连线上。
【主治】⑴偏头痛 ⑵胸部扭挫伤 ⑶痛经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张成大:尺前穴治偏头痛,只要针感能传到指尖,头痛可立即消除或明显减轻,数次治疗可获显效。对多种原因的头晕也有效,如高血压或低血压、血管收缩功能失调、美尼尔民征等。治胸部挫伤、扭伤除肋骨骨折患者外,均有即刻止痛效果。对痛经、盆腔炎可获佳效,也曾治淋病患者,指压尺前穴后,尿道口疼痛明显减轻,再用磁珠穴贴,尿道刺激症状消失。
操作:用28号或30号2寸或2。5寸毫针,垂直进针,捻转提插得气后,针尖略向指尖方向,尽量使针感传到指尖,则效立见。无针感则效差。留针20…30分钟,也可不留针。
典型病例:张xx,女,28岁。左偏头痛3月,疼痛多从左阳白穴开始,沿胆经向头颈部放射,尤以午后4…9点痛剧,曾用中西药治疗无好转。查双尺前穴压痛明显。针之,针感达指尖,头痛立止。
宿xx,男,21岁。因练拉力器致左胸扭伤,曾治疗2月余无效。查左3、4肋前支处胸壁压痛明显。针左尺前穴,针感传至中指尖,胸痛顿失,留针20分钟。次日时值天冷下雨,左胸已不感疼痛,又感右胸痛(以往在天气变化时常发生右胸痛),即针双尺前穴,留针30分钟,右胸痛消失。
郭xx,女。反复痛经数年。因痛经而剧痛难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针双尺前穴后,留针20分钟,面色转红润,四肢暖,疼痛基本缓解。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此穴。不能过度用泻法,否则使人出现晕针,晕针时可用补膻中、足三里,或服少许人参补救调理。
按语:尺前穴是从一位经络敏感人身上发现的,早期多用于治呼吸系统病变,以后才扩大到心脑血管病、胸、腹脏器病变。初步体会到对许多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都有效,或单取或配合其它穴,但其疗效与针感有无或能否传到指尖或病处有明显关系。
65.上四读
【取法】屈肘,伸腕。当中指背伸时,前臂外侧面近肘部出现凹沟,凹沟最低处是穴。或取屈肘中立位,以肘横纹外侧端与肘尖连线为底边,向前臂外侧做一等边三角形,顶点所达之处是穴。
【主治】偏头痛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薛立功:本穴对痛在头之两侧并及于耳的少阳头痛,效若桴鼓。
操作:用28号或30号1寸半毫针,直刺进针。用提插法找到针感。针感可放散到腕背部,亦可至肩背或头面部,向头面感传者效果好。为达到目的,可用左手拇指按压该穴远侧端,使气行之于前,得气后左右等幅度捻转针柄3…5次,然后等幅度上下提插3…5次,反复操做5遍,一般头痛即可减轻或消失。为加强疗效,可继续上述操作1…2分钟。操做完毕即出针,不闭针孔。
典型病例:张xx,女,20岁。主诉:左偏头痛5天。1个月前突然患口眼歪斜,经某医院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经针灸治疗好转,但未完全恢复。5天前左半侧头痛时作,服药无效,故来就医。检查:左半侧头痛,左枕部可触及一痛性小结。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证属卫阳不足,风邪外袭,少阳气滞,闭阻而痛。左手按压上四读穴,患者即觉头痛减轻,继右手持针,直刺至骨面,然后上提,用提插法找到针感。左手按穴位远端,右手行“平刺法”,感传即向上行,过肩至头,其痛立解。翌日来诊,述针后头痛再未发作。
按语:本穴是根据郭效宗教授的“有效点”理论指导而定穴穴。偏头痛属有效点理论中的Ⅱ区发病。上四读位居上肢Ⅱ区中,故能治疗偏头痛。从传统经络理论也可以看出,本穴居手少阳三焦经循行线上,手少阳从手走头与足少阳胆经相接,其循行于头侧,故针治该穴有调整少阳,疏通经气的作用,少阳经气舒达,通则不痛,故本穴有明显的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66.第二掌骨桡侧下腹穴
【取法】医者与患者对坐,患者手如松握鸡蛋状,肌肉自然放松,虎口朝上,食指尖与拇指尖相距约3cm。医者用与患者相反的拇指尖在患者第2掌骨桡侧与第2掌骨平行处,紧靠第2掌骨长轴的下腹穴前后来回轻轻按压,如在某一穴位有特殊的酸痛点,即在此点扎针,左右同。
【主治】习惯性便秘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林凌:第二掌骨桡侧下腹穴针治习惯性便秘有奇效(实证、虚证均可),一般1次可愈,隔天再针1次,巩固疗效。
操作:找准穴位消毒后,针尖沿着压痛最敏感处的第2掌骨桡侧边缘垂直刺入,一般选用28号1寸针,针刺深度约1cm,用捻转手法,使产生较强针感,并放射至手指和前臂,留针40…60分钟,如中间针感消失,可隔5…10分钟捻转1次,以增强疗效。
典型病例:蔡xx,女,20岁。10岁起患便秘,经治无效,若无服导泻药则不能自行排便。舌红苔微黄,口臭,脉滑数,上唇系带未见痔疮特征。证属肠胃积热,日久伤津,肠道津液枯燥,故大便秘结不通。取双侧第2掌骨桡侧检查,恰好相当下腹穴处有明显压痛点,经在此点进针1cm后即得气,捻转后放射至手指和前臂,留针1小时,中间每隔10分钟捻转l次。第2、3天清晨,患者通畅排便。为巩固疗效,隔天再针1次,留针40分钟。
注意事项:取穴必须准确,方能保证疗效。取穴时,一般压痛点位于下腹穴上,也有个别病例出现在腰穴或腰穴与下腹穴之间。针刺时如得气较弱或无得气,针尖必须在前后左右寻找最佳针感,始终无得气者无效。
67.阳合
【取法】肘前外侧尺骨桡侧缘2…6寸间的压痛点上,左右臂不拘,取按之痛甚者。
【主治】闪挫腰痛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杨济生、吴濂清:治疗急性闪挫腰痛效果极佳。
操作:用28号1。5寸毫针,切准穴位后,沿皮肤向下垂直刺入1。2寸,得气并有向下传导的痠沉胀重感后,在呼气时运用提插结合捻转2…3分钟。手法终止后,提针至天部,让患者起立,做腰部的俯仰及转体动作,获得即刻效果后,再采用坐位或卧位依上法再运针2次。
典型病例:X男,28岁。腰痛,不能活动2天。患者昨天搬动石块用力过猛,扭闪腰部,行动困难,不能翻身转动,咳嗽时痛甚。脊柱直,4、5腰椎及其旁侧寸许有明显固定压痛,下肢沿足太阳经无明显固定压痛,腰前俯困难,不能着袜拾鞋。舌苔薄白,脉象沉涩。按其前臂,以左肘前4寸尺骨桡侧缘痛甚,即定此处为穴。针刺入1。2寸,得气,病人白觉小臂酸胀,诉至手腕后,于患者呼气时做小幅度提插结合捻转,患者反应一般。增加捻转角度及提插幅度后,病人反应较强,如此施术2分钟,提针至天部,嘱病人咳嗽,谓已不大痛,又运针1分钟,再令其大力咳嗽,谓已不痛。又令其站立,试行俯仰、转体,动作自如,均可达正常范围。又运针2分钟,留针15分钟起针,患者高兴而去。
按语:经临床观察,凡患急性闪挫腰痛的患者,其肘前外侧、尺骨桡侧缘均有压痛,最近者2寸,最远者6寸,以压痛最敏感处为穴。查此穴虽不见经书,但其位置与手太阳经所行之处相近,据经脉流注的相交相贯规律,当与足太阳经相合。为针刺时记载方便,故代师将其命名为阳合穴。
68.东乳穴
【取法】曲泽穴与大陵穴之间,正中点处即是东乳穴。
【主治】⑴急性乳腺炎 ⑵回乳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东兴明:治疗急性乳腺炎、回乳症有效。
操作:嘱患者上肢伸直,手心向上,平放在桌子上,按要求选准穴位,用28号或30号2寸毫针,快速直刺进针,一般深度1…1。5寸。在得气的基础上,快速捻针,一般约1…2分钟,至患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触及无痛感为止。左侧患病针左侧东乳穴,右侧患病针右侧东乳穴,双侧患病针双侧。
典型病例:王xx,女,26岁。患者产后20天,自感婴儿吸乳时右侧乳房疼痛,伴有畏寒、发烧、全身不适、关节酸痛等。右侧乳房红肿,表面灼热,触及有硬块,压痛明显,无波动感。予针东乳穴,行针1分钟后,疼痛明显减轻,又经强刺激2分钟,胀痛消失,乳房触及较针前发软,1次即愈。
张xx,女,28岁。停乳后2天,自感双侧乳房胀痛难忍,彻夜不眠。查:双侧乳房肿大,拒按,体温、脉搏正常,余未见异常。经针刺双侧东乳穴,得气后,强刺激1分钟,双侧乳房胀痛明显减轻,有舒适感,又经强刺激2分钟后,触及双侧乳房明显发软,疼痛消失,1次即愈。
注意事项:病情发现越早,针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取准穴位,进针后患者必须有痠、麻、热、胀之针感,否则效果不佳。
69.下内关
【取法】在内关下1cm处取穴。
【主治】手中指苍白综合症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朱长生:手中指苍白综合症是指手中指发生苍白、厥冷、麻痛、指僵直屈曲困难,影响睡眠和工作,轻者仅出现麻痛、冷、指伸屈障碍。采用针治此病,取得显著效果,一般当时即可见效,针治1次完全恢复正常。
操作:在前臂屈面,内关范围消毒,用1寸毫针,在内关穴稍下1cm左右,针尖向手掌方向刺入,深约2cm,一定要有酸麻得气感为度,留针15…20分钟,在10分钟后捻针1次,待手摸病指由冷转温,苍白随留针时间逐渐泛红变温热时起针,起针后麻痛症状基本消失,指屈曲活动良好。
典型病例:王xx,男,53岁。右手中指苍白、厥冷、麻痛5个月余。初感中指痠麻痛,以后出现厥冷苍白,不能屈曲,受冷受热,均可加重病情。经多方面诊治无效。无扭跌伤史,无风湿痛史。平时健康,有吸烟史。针刺后留针约10分钟左右,触摸手指有明显温暖感,逐渐看出右中指由苍白转为发红,至30分钟指色明显红润,温度同食指无名指指温基本相等,起针后右中指活动良好。
70.腰点穴
【取法】根据患者腰部扭伤的部位,左侧扭伤取右侧上肢桡骨全息律的腰点穴,右侧扭伤取左侧上肢桡骨全息律的腰点穴,双侧扭伤取双侧,此穴相当于手三里的部位,在此部位先用JJ201型中国经络诊疗器找到变阻点后定位。
【主治】急性腰扭伤
【刺灸法】电刺激
【治疗经验】
◎贺同琦:采用此种取穴方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简便易行,无痛苦,不用针刺,见效快,初病患者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般治疗5…10分钟后,患者腰部自觉痛减,旋转幅度逐渐加大,前屈后伸感觉腰部轻松,继续治疗10分钟,患者腰部痛觉消失,活动灵活,旋转自如。
操作:患者取站位屈肘,用找变阻点的探棒,按压腰点穴,然后将治疗键开启,将可调键调到疏密波,逐渐加大输出强度,患者会感觉此穴有麻胀感,麻胀可向上传导,并嘱其活动腰部。每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10…20分钟。
典型病例:张xx,女,31岁。昨日不慎扭伤腰部,当时自觉腰部不适,疼痛不明显,尚可继续工作,今晨起床时自觉腰部疼痛难忍,不能翻身,行走困难,由家人扶持来我诊。查体:表情痛苦,腰部僵直,双侧腰肌紧张,腰髓部压痛(+),前屈后伸活动均受限,直腿抬高试验(+)。印象:急性腰扭伤。取穴:双侧上肢桡骨生物全息律腰点穴。1次治疗后,自觉腰部疼痛消失,旋转、前屈后伸,轻松自如,自行行走。
71.扭伤穴
【取法】曲池穴下2。5寸,压痛明显处是穴。
【主治】急、慢性腰扭伤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李延芳:治疗急慢性腰扭伤,一般2…3次即愈。
操作:用30号毫针,直刺1。5寸,用泻法,边捻转边活动腰部,留针15…20分钟。
典型病例:何xx,男,45岁。因搬重物不慎将腰扭伤,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取扭伤穴,强刺激,边转针边活动腰部,留针20分钟而愈。
72.疔俞
【取法】神门后4寸,向内侧3分。压迫时无名指与小指有疼痛感处是穴。
【主治】脂膜炎
【刺灸法】隔姜灸
【治疗经验】
◎许建阳:脂膜炎,又称回归热型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一种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