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汉-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是同一时间,匈奴的这些王爷们都皱起了眉头,其中以稽善最为愤怒。中行说就像是一个快死了的老头那般唠叨,而且是喋喋不休的唠叨,每次讲的都是同样的话题。

“不行!我不退!”

稽善恨不能上去亲浑王两口。

依稚斜既无奈又郁闷,他拉了中行说一下,压低声音:“本王知道军师大人建议正确无比。可是军师啊!这个时候不是讲这些话的时机,我们目前要做的是进攻,是进攻,你明白了吗?匈奴人有一句谚语‘只有抢来的,才是值得珍惜的’,他们要的就是用武力重新去夺回,证明自己的武勇和维护自己的尊严!”

匈奴人这边为了进攻与否吵吵闹闹,五军这边却是尽力备战当中。

击败敌人的一次进攻并不代表获得了整场战争的胜利,这点毋庸置疑,五军的将领们也完全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投入到更加紧张的备战,他们一直觉得,既然敌军派出了试探性质的部队,那么下一波就该是真正的主力上来进攻,不多做准备的话,胜利就不再属于自己!

韩安国抓住空挡又开始了自己的试探,他小心翼翼的寻问林斌要怎么处理与淮南王刘安的关系。

“不处理就是最好的处理。我把话在这里说明白了:刘安送来多少东西,我就收多少;相应地,天子送来多少东西,我也全收下。不过……我不会白要,无论是谁送我需要的东西过来,我都会付出相等的回赠。”

韩安国眼皮直跳,他有点没听明白林斌想要表达的意思。

张与林斌接触得久,他在旁低声叹息:“护汉侯此举虽然妥当,但是……与商贾何异?”

“商贾很丢人吗?”林斌语气强硬,“我不会加入皇权的斗争,永远都不会!”

韩安国总算明白了,林斌选择的是两不相帮,要在中间赚取足够的利益。

“不知护汉侯‘送’了多少战马前往淮南?”

“二十万金,相应的兵器、器具、锦绸只能换到五千匹战马。”

韩安国呆了一下,“那……我等送来的军需可换多少战马?”

林斌理所当然道:“那些是交换黄河北岸的物资。”

“……”

张与韩安同时露出苦笑。

“如果想要换取战马,你们可以和吕炎商谈。在和淮南王交易的物价基础上,我会优待你们。”

一番话又说的韩安国和张面面相觑。

林斌不再说话,在他想来,这样的选择没有错误,屡次遭受白眼之后还出于民族情感帮助汉国防御来自匈奴的威胁,这已经尽到了义务,不然的话他早该在吞并了吕炎部和蒙昭部调转方向前往辽东发展。在辽东潜伏三到五年,整军亦完善军备,等待准备完毕再卷土重来,那时才是真正往西的时机。

当然,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林斌的潜伏方案再一次破产,他无法潜伏就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完善军备。那么该怎么办呢?他只有从淮南王的反叛势力和汉国的皇权势力获得物资,不然想要西进永远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而在这个时候,匈奴的王爷们终于吵够了,他们虽然不情愿,但是做出了无比正确的选择。他们决定打,但不是这个时候打,应该先赶造攻城器械,做出足够多的盾牌,再挥兵进攻。

第一百九十二章:阵战之道(下)

牧附近不是戈漠就是草地,想要建造攻城器械需要从地方搬来木材,因此匈奴人的进攻计划足足耽误了六天。

六天说多不多,但说少也绝对不少。在临战时,一刻钟都有可能会改变最终战局的结果,何况是六天?

林斌抓住了时机巩固防御工事,同时还派出小股的骑兵在夜间袭扰匈奴人各部,此举起到了扰敌作用的同时,匈奴人的士气越加低落。他在前线与匈奴主力对峙期间,黑旗军与休屠王、楼烦王的作战分出了胜负。

黑旗军虽然仓猝迎战,但却是属于以逸待劳的那方,蒙昭率军迎战穿越了戈漠过来的休屠部和楼烦部。最开始蒙昭准备不及,黑旗军迎战兵力比之敌军少,致使黑旗军与休屠部和楼烦部展开的是一场相对比较公平的厮杀,一个昼夜的厮杀却为蒙昭换取到了宝贵的时间,等待黑旗军援军到达,蒙昭于广牧东南方向的戈漠边缘围困了休屠部、楼烦部。

楼烦部和休屠部既然是穿越戈漠而来,那么他们就无法携带牲畜,只能带着够吃三五日的干肉,水源也注定在穿越戈漠时消耗掉大部份。他们本来打的主意是‘就敌于粮’,撞上迎战的黑旗军让‘就敌于粮’的策略破产,后来被围困,万余大军的粮食、水源都被消耗个干干净净,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个选择:其一投降;其二战死。

曾经提到无数次,这个时候没有形成民族观念,华夏人或许还有有点忠心某人的情操,但是草原人的眼中只有生存,只要能够活下去,草原人并不介意归附于谁。

有了以上的解释。休屠王和楼烦王在接到蒙昭发去的劝降书时,考虑到自己战败后回去也没什么好下场,他们直截了当的回复:愿降!

林斌已经接到了蒙昭地战报,后方的威胁已经解除,那颗悬在心口上石头总算是落下去了。他吸取了前次的教训,命令蒙昭依照需要多设哨卡,提防匈奴人耍出同样的把戏,严令蒙昭必需亲自监督。同时,他没有任何思考,直接命令蒙昭派人将投降了的休屠王和楼烦王押解到前线。

此时。休屠王和楼烦王还没有押到,匈奴右贤王部、右谷蠡王庭部、浑部、屠申部、黑羊部、泽延部、等多部匈奴军队却是已经做好战争准备。

这些匈奴部落的首领们按照匈奴的古传统先是在阵前的石头堆那边看部落的萨满蹦蹦跳跳,兴致高昂的跟着喊了几句“昆仑神啊”,忙得可谓是不亦乐乎。

依稚斜和稽善猫在一边,他们俩地脸色都是又喜又忧。喜者:攻城器械都造好了,有了攻城器械那堵矮墙不难攻下。忧者:派出去袭扰汉军后方的军队情况不容乐观,要是有效果的话,驻守在前面的汉军不会那么镇定。

“休屠王和楼烦王有没有可能根本没有穿越沙漠。而是躲了起来?”

“……,有这个可能。休屠部的俾小王是一个狡猾的家伙,他一定是躲起来静看我们这边的情况,我们这边打胜了汉军,他就会出兵。要是我们被堵在这里。这个狡猾的家伙肯定会拉着楼烦部地俾小王一起逃!”

“你不会没有留后手吧?”

稽善眼珠子直转悠。犹豫了足有一会,这才说:“我待浑邪部的俾小王不薄。这个人也对我忠心耿耿。”

“噢……?浑邪部被你从高阙掉了出来。他们该是往阴山方向去了?休屠部和楼烦部穿越沙漠袭击广牧后方是真亦假。林斌就算打败了第一支绕过去袭扰的军队,你也还有第二支。然而。林斌打败了第一支,他绝对料不到还有第二支。你真正的杀手锏是浑邪部!”

“大王子果然聪慧过人。呵呵,本王想啊,和汉军作战不能只做一手准备,汉国人太狡猾,每次都是喜欢玩阴谋诡计,不得不提防啊!再有,大王子想必也对那个林斌不陌生,林斌一直以来都是以骑战闻名,善战的名声就是在指挥骑战地时候闯出来地。大王子你想想,一个擅长骑战地人,他突然间想要打防御战了,这其中能没有原因吗?不但有原因,而且肯定是有很大的阴谋,不搞清楚是什么阴谋,就必需要小心谨慎地对待啊!”

“所以……你要我和站到同一阵线,让贺兰山地部落战士作为此战的主力,由他们去攻城?”

“当然!贺兰山地小崽子们哪次不是仗着自己部落富裕轻蔑其它的大匈奴人,可偏偏他们打仗不行又自傲自大。大王子仔细想一下,上一次浑王和屠申王的一万战士一个也没有回来,这两个自以为是的部落王能咽下这口气吗?本王这也是给浑王和屠申王一次找回尊严的机会。”

一阵号角声打断了稽善和依稚斜的窃窃私语,他们同时转头看去,以浑部、屠申部为主力的贺兰山战士正在接受萨满的嘱咐,那些匈奴士兵在萨满和本部俾小王的鼓励下正在嗷嗷大叫,一幅士气很是高昂的样子。

稽善干巴巴评价:“别看他们叫喊得凶,一上去肯定要被汉军的弓弩吓得话说不出来。汉军的弓弩啊,确实是比大匈奴的弓厉害,这点本王可是多次亲眼看见呐……”

******************************************************************************

“让他们喊,让他们叫,那帮匈奴兔崽子就叫喊得凶,论杀人比不上咱们五军的勇士。各位将士只管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稍后匈奴人要是再派杂兵过来,甲贺

部队不用放箭。对吧?甲贺的弓弩手放箭了,咱们就只能光瞪眼了嘛!哈哈!!”

吕炎神奇的发现林斌很会鼓舞士气,林斌地每一次讲话尽管粗野没有为王者的风范,但是句句都能直接的勾起将士们的求战之心。

这时。像往常那样,林斌的话音刚落,将士们就又高声大笑起来,丝毫没有临战前的紧张,反而是迫不及待的想要与敌接战。

经过六天的加固,矮墙被加高了一丈有余,墙面的纵深也加长了大约五尺,比之先前墙面并列站五人显得拥挤的情况,现在站上五个人还能有空间灵活地进行交替作战。五个士兵加上一名伍长,最小型的步阵一摆。防御力增加的不是一点半点。

林斌还在继续高声讲话,他曾经也是一名士兵,了解越是在战前士兵们越是需要一些什么,他才不在乎自己讲出去的话有多么粗野,只要能够达到提升士气的效果这就足够了。

韩安国呐呐声道:“护汉侯……带兵与之卫尉李广多处相同。其一乃是鼓励将士士气,愿与将士同甘苦;其二这阵战之道领悟如出一辙,深知弓弩之利。不过嘛……护汉侯有一处优于李将军,护汉侯善用麾下将士之长处。乃派霜、陈汐两位统领招集骑兵待命。本将可以预见,匈奴人破不了护汉侯亲自把守的防线!”

张继续沉默,他的身边却是多加了一个人。

娇小身影罗衣裳,青丝随风而飘,那双美目无时无刻不专注于林斌身上。她眼睛红肿。似有泪痕未干。纤纤玉手安抚于小腹之前,抿起朱唇轻咬贝齿。煞是一幅委屈模样。这人是大汉公主刘。她来到这里不是擅自前来。而是林斌出口召唤,原因……刘留在后方频繁接触已经怀孕的燕子。林斌很怀疑刘地动机,深怕这个刁蛮的婆娘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这才叫她过来。

“公主,莫多想,护汉侯此举对公主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刘昂起头直视苍穹,目光坚定:“本宫终有一日会将他重新握于掌中!”,足足沉默了有一会,她又加上一句,“为我大汉所用!”

张只能在心里想:“难!难了……”

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五十名甲士由远到近,他们在刘、张、韩安国跟前立定。

带队的队率抱拳:“大人有令:战场箭矢无眼,为大汉公主安全,请大汉公主到后方休息!”

一声叹息,它来自张地心里,他还是说“难”,十部五军都视林斌为自己地王,汉国非刘姓不得封王,光从这点来讲,就算林斌愿意归汉,天子容得下一名擅自称王地人吗?

刘目视前方,那里匈奴人已经排列了十个步兵方阵,步兵阵中藏有攻城器械,数百骑匈奴将领在各个军阵之前来回狂奔,她就是再怎么不懂军事也该明白大战即将爆发。刘对林斌还专门派人过来保护、劝慰到后方休息,她感到十分开心,仿佛回到了以前被林斌保护的时光,“他还是关心我地”,殊不知,这并不是林斌下令,而是吕炎!

吕炎笑眯眯地看着甲士将刘送下墙,他亦是看见了刘脸上甜蜜地表情,“大汉公主……你还是有利用价值的,呵呵……”,他自言自语一半却是感觉自己地右肩猛地一沉,回头惊喝:“何人!”

林斌死死地盯视吕炎,“大战在即,你在这边嘀嘀咕咕什么?”

吕炎僵住的表情马上松开,“大人,炎在想,此次负责进攻的部队乃是匈奴何部?若是匈奴右贤王部和右谷蠡王庭部,为何‘车’如此稀少?(掩护士兵填平护城河的工具,源于商朝,制作十分简单,用木架搭成长方形结构,上方和前方钉有木排,裹上牛皮。)”

林斌没看其它就是看着吕炎一直在眨动的眼睫毛,每次吕炎只要一紧张眼睫毛就会不停的眨,这点林斌早就观察出来。林斌在战前也不愿意多追究,“还不去严令长戈手、横到手严加戒备!”

吕炎自以为掩饰得当,故作轻松抱拳离去。

匈奴人在萨满的鬼吼鬼叫声中,又是在号角的催促之下踏步前进。算不上严整的军阵,两万多人一起踏步向前还是具有一定的气势,他们的使命是填平碍事的陷阱,用命去试探汉军弓弩的射程、箭雨密度等等。当然,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被派出来当探路石。

林斌退后几步看向墙的后面,他看见的是霜和陈汐已经各自集结两千骑兵准备就绪,随时听候军令出去击毁匈奴人的器械。他看完了重新走到正前,观察匈奴步兵方阵。匈奴步兵方阵里的攻城器械十分稀少,这是林斌先前就预料到的结果,毕竟草原树林稀少,仅是六天的时间匈奴人能有那时间多造复杂的攻城器械不如拼命造盾。

事实上,匈奴的各部统帅也有自知之明。草原人叫他们去破坏那是一流,轮到建设的时候除了发懵就是发呆,叫他们造结构负责的攻城器械确实是为难他们了。

“等匈奴人靠近一些再放箭。”

甲贺严谨点头,匈奴人随便用木条编起来的木盾挡挡穿力小的三两石小弓或许行,面对汉军的弩手发射出去的弩箭简直和没有防具一样,他有十足的信心不让匈奴人靠近。

“胡虏……不是被用来杀的吗?”

不知何时,甲贺已经完全接受了林斌那套民族至上的言论……

第一百九十三章:疏忽不得

论是古、还是今,游牧民族的社会结构都将注定他们支极其散漫、缺少纪律的军队,许许多多的部落没有养职业军人,他们以下马为牧民、上马为战士而沾沾自豪。这样的军队,它的战斗力是建立在拥有优势战马的条件下,一旦下了战马,他们的战斗力起码减掉一半,尤其,丝毫不用否认,游牧民族不擅攻城,这是不争的事实。

长久以来,农耕民族抵御游牧民族皆是用城堡、要塞、高府阔城,利用城墙的优势与游牧民族展开防御战,这给人一种感觉,就好像农耕民族的战力比游牧民族低下,这种理解似乎没有错误,但却不是绝对!

自相矛盾?或许是吧,这个世界上哪件事情没有两面?

林斌在野战中能够战胜匈奴人,但是那会大伤元气,这已经是有事实的根据。在上一战,林斌率领两万神策军、三万狼骑、五万仆从军、十八万奴隶军与匈奴右贤王部三万(不算西域五万)、右谷蠡王庭部五万决战于北新平野,只是一个昼夜的激战,林斌损员将近十万,一战战没万余辛辛苦苦攒起来的精锐。他有时候会想,如果没有那些被当作炮灰拖住右谷蠡王庭部军队的仆从军和奴隶军,自己的精锐在那一战中会损失多少?

斗智斗勇,这都是建立在手中有足够兵力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可以运用的士兵,主帅的什么智谋、什么勇悍,其实那都是狗屁!

部下们了解林斌的心思,也赞同保存实力以备后用。他们心里是老不愿意为了汉国而让袍泽去流血,说没有怨言那绝对是假的。只是谁也不敢说罢了。现在,没有什么愿意与不愿意,主帅军令颁布,身为属下只有服从,他们值勤于自己地岗位,抽出了自己的战刀,打算把怒气发泄在胡虏身上,就像已经慢慢被接受的观念:“胡虏就是用来被杀的!”

像蚂蚁一样的敌军。匈奴军队蜂拥而来,行走在前十排的是扛着大盾的步兵,在这些步兵后面,稀少而又简陋的攻城器械被严格地保护。混乱没有章法是游牧民族的特色,其实匈奴的统帅也不奢望自己的军队能够摆出什么像样的军阵,弓箭手被安排得十分糟糕,没有站立在军阵最合适的地方。间接影响了军阵应有的威力。

匈奴军队还在继续前进,靠近五军防御地段约一千步时,他们选择停了下来。阵阵号角声吹响,持盾地匈奴步兵踏步向前。前进了约百步立定,攻城部队之间响起了嚎叫,肩膀上扛着装满沙土麻袋的匈奴士兵嗷嗷奔跑起来。

匈奴盾兵听到后方传来的嚎叫声,他们扛盾、迈步,嘴巴里亦是“啊啊”大叫,尽可能地结队前进,行走期间,第一排盾兵死死握住盾牌的把守堆前;第二排地盾兵快步而上,顶起盾牌搭在第一排盾兵的盾上;随后,持盾的匈奴士兵高举盾牌靠拢。立时,一个简简单单的盾阵被立了出来。

吕炎眼睛眯了一下。他从那些盾兵立阵的过程中看见了吕河部的影子,鼻子一抽发出冷哼。“吃里扒外的东西!”。他转头看向甲贺。只见甲贺表情平淡,那双眼睛却是锐利得可以杀人。分明也是动怒了。

敌人离得远,负责守城的五军将士只眼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